浅谈新生儿脐部护理体会论文_韦香萍

(广西柳江县拉堡镇卫生院;广西柳江545100)

【摘要】目的:分析及探索新生儿脐部的有效护理方法,并观察其护理效果,旨在为临床护理工作提供参考。方法:收集2014年3月~2016年3月间于本卫生院出生的50例新生儿进行临床研究,根据随机双盲法将所有新生儿随机分成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各包含25例新生儿。对照组25例新生儿为其提供常规的脐部护理服务,研究组25例新生儿则施行护理干预,即常规消毒后修剪脐带残端,以脐带包对创面进行包扎等。观察两组的脐带脱落时间与并发症发生情况,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与对照组新生儿相比,研究组新生儿的脐带3~6d脱落率明显较高,7~14d脱落、>14d脱落率明显较低,研究组新生儿的脐部渗血、潮红及感染等发生率均明显较低,(P<0.05)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科学合理的护理干预方法可有效缩短新生儿的脐带脱落时间,降低新生儿的脐部并发症发生风险,值得推广。

【关键字】脐部;新生儿;护理;感染

脐带是产妇与胎儿间的关系纽带,其主要作用为帮助胎儿输送养料及氧气[1]。待胎儿成功分娩后需将脐带剪断,而剪断的脐带残端会缓慢干枯变细变黑。而新生儿的脐带结扎部位是感染的高发区域,这是因为脐带断端属于开放性创面,易遭到微生物及病原菌的侵犯,因此断脐后对新生儿的脐带残端进行科学合理的处理具有非常重要的临床意义[2~3]。为了分析新生儿脐部的有效护理方法,本组收集本卫生院出生的50例新生儿进行临床研究,分别给予不同的护理措施,现总结如下:

1 研究对象和方法

1.1 研究对象

收集2014年3月~2016年3月间于本卫生院出生的50例新生儿进行临床研究,纳入标准:(1)产妇均无妊娠合并症;(2)均无宫内感染;(3)新生儿体重均超过2.5kg;(4)新生儿阿氏评分(Apgar)均>8分;(5)产妇及家属均签署知情同意书,且自愿参与本研究。根据随机双盲法将所有新生儿随机分成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各包含25例新生儿。对照组中,男性14例,女性11例;胎龄37~42周,平均(38.43±2.21)周;体重2.5~4.3kg,平均体重(3.24±0.47)kg。研究组中,男性15例,女性10例;胎龄37~42周,平均(38.17±2.63)周;体重2.5~4.1kg,平均体重(3.18±0.51)周。两组新生儿的性别、胎龄、体重等基线资料对比,(P>0.05) 差异存在临床可比性。

1.2 护理方法

两组新生儿出生1min~2min后,均给予0.5%的碘伏严格消毒新生儿的脐带根部,再于脐带距根部约1.5cm位置使用气门芯进行结扎处理,然后于脐带距离结扎处约0.5cm位置剪断脐带远端部位,挤出脐带中残留的血液,再给予0.5%的碘伏对其脐带残端进行常规的调度处理。在此基础上,对照组25例新生儿为其提供常规的脐部护理服务,主要每天为新生儿沐浴,并且沐浴完毕后将脐轮擦干,但未安排专门的护士负责。沐浴后以0.5%的碘伏对脐部进行消毒处理,经脐带残端开始逐渐擦拭至脐周,擦干全身后扑上爽身粉。研究组25例新生儿则施行针对性的护理方法,护理内容包括:每位新生儿均安排相应的责任护士进行专人护理,且注意对产房和沐浴室的消毒隔离情况进行监测。责任护士在进行相关护理操作前后均需进行严格的手部卫生清洁[4],在胎儿分娩次日洗澡后给予0.5%的碘伏对其脐带根部、残端、脐周进行消毒处理,分娩48h后给予消毒剪刀修剪新生儿脐带结扎部位下方的脐带残端,再给予0.5%的碘伏进行消毒处理,经脐带残端开始逐渐擦拭至脐周,再给予脐纱包扎脐部。护理过程中注意保持新生儿脐部的干燥、清洁,禁止不同新生儿共用同一物品,以避免交叉感染[5]。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的脐带脱落时间与并发症(包括脐部渗血、潮红及感染等)发生情况,并进行比较分析。

1.4统计学方法

详细收集本研究中的相关数据,在SPSS19.0统计软件中进行记录及分析,研究中的计数资料经x2检验法分析,研究中的计量资料经t检验法对分析,(P<0.05)代表数据间的差异对比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的脐带脱落时间对比

与对照组新生儿相比,研究组新生儿的脐带3~6d脱落率明显较高,7~14d脱落、>14d脱落率明显较低,(P<0.05)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见表1:

3 讨论

通常情况下,胎儿成功分娩后其脐带会缓慢干枯僵化,然后经过一段时间后方可自行脱落,临床经验表明,脐带残端一般在3d~7d时脱落,而脐带创口则通常在8d~14d时方可全部愈合[6]。由于新生儿脐带中包含了3条血管、淋巴与丰富的明胶样高蛋白,在其脐带残端脱落之前,明胶样高蛋白及其脐带分泌物是多种微生物病原菌生长的优秀培养基,如果没有进行及时有效的护理干预,往往易产生细菌定植,从而造成脐部感染等并发症[7~8]。因此,采用科学合理的护理方案对新生儿的脐部进行护理,对于减少脐部感染的发生及确保新生儿的身体健康具有非常重要的临床意义。

本次研究中我们对25例新生儿施行护理干预,主要包括常规消毒后修剪脐带残端,以脐带包对创面进行包扎等内容,结果表明,研究组的脐带3~6d脱落率明显较高,7~14d脱落、>14d脱落率明显较低(P<0.05),这提示该护理干预方法能够有效缩短新生儿的脐带脱落时间。同时,研究组新生儿的脐部渗血、潮红及感染等发生率均明显较低(P<0.05),这提示该护理干预方法能够有效减少脐部并发症的发生。

综上所述,科学合理的护理干预方法可有效缩短新生儿的脐带脱落时间,降低新生儿的脐部并发症发生风险,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唐鸿玉.新生儿脐部感染原因分析及护理进展[J].中外医疗,2011,30(21):189-190.

[2]叶爱彬,罗淑媚,范杏娇等.新生儿脐部的护理方法及相应效果[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1,05(10):112-113.

[3]刘江燕.不同脐部护理方法对新生儿脐部愈合的效果观察[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15,15(76):169.

[4]寿文惠.护理干预对新生儿脐部感染的预防[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16,16(3):275-276.

[5]熊烨.新生儿脐部感染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J].医学信息(中旬刊),2011,24(2):682-683.

[6]马琼,邓悦.新生儿脐部护理临床研究[J].职业卫生与病伤,2014,29(6):425-427.

[7]鲁霞.如何科学有效地对新生儿进行脐部护理[J].中国中医药咨讯,2012,04(1):260.

[8]李靖云.不同新生儿脐部护理方法对新生儿脐部愈合的影响体会[J].饮食保健,2015,2(14):125-126.

论文作者:韦香萍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6年6月第1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8/7

标签:;  ;  ;  ;  ;  ;  ;  ;  

浅谈新生儿脐部护理体会论文_韦香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