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与普通放射检查用于诊断肺部孤立性球形病变的效果比较论文_杨林,张敏

青州市中医院 山东青州市262500

【摘要】目的:观察CT与普通放射检查用于诊断肺部孤立性球形病变的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8年4月-2019年4月收治的62例疑诊肺部孤立性球形病变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CT与普通放射检查,比较两种影像学检查结果。结果:CT影像学检查肺部孤立性球形病变检出率(98.39%)明显高于普通放射检查检出率,良性肿瘤、肺癌、炎性病变、结核病以及其他肺部孤立性球形病变CT影像学检出率均高于普通放射检查检出率,P<0.05。结论:肺部孤立性球形病变患者CT影像学检出效果明显优于普通放射检查。

【关键词】CT检查;普通放射检查;诊断;肺部孤立性球形病变

肺部孤立性球形病变是指肺部普通放射检查时肺部呈圆形或椭圆形阴影肺系疾病,肺部孤立性球形病变多见于良性肿瘤、肺癌、炎性病变、结核病,肺部孤立性球形病变患者临床可出现咳嗽、咳痰、高热、恶寒等临床症状,医师单纯依据患者临床症状难以对肺系疾病进行确诊,在实施影像学检查过程中鉴别诊断难度较高,误诊率较大,不利于医师准确判断的诊断,因此研究肺部孤立性球形病变患者CT与普通放射检查差异就显得十分重要[1,2]。本次研究比较我院2018年4月-2019年4月收治的62例疑诊肺部孤立性球形病变患者CT检查与普通放射检查结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我院2018年4月-2019年4月收治的62例疑诊肺部孤立性球形病变患者一般资料如下:男(32例)女(30例)比例为16:15,年龄最小为21岁,年龄最大为67岁,中位年龄为(45.12±1.12)岁,患者呼吸系统不适症状持续时间最短为2天,不适症状持续时间最长为12天,平均病程(7.54±0.12)天。参与本次研究的两组患者一般资料经统计学验证,P值大于0.05。

1.2病例选择标准

参与本次研究的患者均因咳嗽、咯痰、恶寒、发热等症状入院,在征得患者、患者家属同意后所有患者均行影像学检查。排除标准:(1)排除合并严重心律失常、心功能衰竭患者。(2)排除肝、肾等脏器功能异常患者。(3)排除合并胸腔积液、气胸等肺系基础性疾病患者。(4)排除合并幽闭恐惧症或合并神经系统功能紊乱患者。

1.3方法

患者入院后均行普通放射检查以及CT检查,普通放射检查采用X线诊断仪步实施影像学检查,肺部普通放射检查过程中患者取站立位,X线诊断仪相关参数如下:电压为60kv,电流为500mA。CT检查采用16排CT诊断仪行CT检查,CT诊断仪相关参数如下:电压为120kv,电流为100mAs,视野范围为320mm,层厚为5.0mm,矩阵为512 X 512,在实施增强扫描前经肘前注射碘对比剂,碘造影剂浓度为300g/L,碘造影剂给药剂量为1.5m1/kg,注射速度为4ml/s一5m1/s,碘造影剂注射30s后开始实施增强扫描,扫描后将所有扫描数据传至工作站进行加工处理,请两名有3年以上阅片经验的影像学医师共同读片。

1.4观察指标

(1)观察比较CT以及普通放射检查两种影像学肺部孤立性球形病变检出情况。

(2)观察比较CT以及普通放射检查两种影像学具体肺部孤立性球形病变疾病检出情况。

1.5统计学处理

结果中各项数据均使用SPSS21.0软件系统处理,(%)表示的数据用χ2检验,标准差以及百分比检验后所得P值,若低于0.05表示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若超过0.05表示数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观察比较CT以及普通放射检查肺部孤立性球形病变检出情况,具体情况(见表1),62例疑诊肺部孤立性球形病变患者后期均确诊为肺部孤立性球形病变,CT共检出61例,普通放射检查共检出55例,肺部孤立性球形病变CT检出例数明显多于普通放射线检出例数。

2.2观察比较CT以及普通放射线检查肺部孤立性球形病变具体疾病检出情况,具体情况(见表2),62例肺部孤立性球形病变确诊患者中有30例为良性肿瘤、有12例为肺癌、有7例为炎性病变、有8例为结核病,有5例为其他肺部孤立性球形病变,上述肺部孤立性球形病变具体疾病CT影像学分别检出29例、12例、7例、8例、5例,普通放射检查分别检出27例、10例、5例、7例、4例,CT相关疾病检出率明显高于普通放射检查。

3讨论

肺部影像学检查时可有多种肺系疾病出现肺部孤立性病变,因此具体肺系疾病临床诊断难度较大。绝大多数肺系疾病患者可伴有咳嗽、咯痰、胸痛等临床症状,由于肺脏结构发生病变,肺部体格检查叩诊、听诊结果均可发生改变,因此单纯结合患者临床症状、体格检查结果以及普通放射学检查结果难以分辨肺系疾病类型[3]。CT检查与普通放射检查相比属于临床临床应用较高的肺系疾病影像学检查方式,肺部孤立性球形病变患者普通放射检查影像中病灶边界不清、病灶组织分辨率低,医师难以观察到普通放射检查结果中病灶部位是否存在毛刺,肺部孤立性球形病变影像学检查中病灶是否存在“毛刺征”是肺炎、肺癌鉴别诊断的重要依据[4]。CT检查扫描速度较快,对机体造成的损伤较小,且CT扫描所得图像清晰度及空间分辨率高,对病灶形态如:“分叶征”“ 毛刺征”等较普通放射检查存在明显优势。CT检查有利于提升医师对肺癌、肺炎、肺结核及其他肺部病变的检出率,并为进一步明确诊断提供依据[5,6]。

本次研究显示对于良性肿瘤、肺癌、肺部炎性病变、肺结核以及其他肺部孤立性球形病变患者借助CT检查可有效提升疾病鉴别诊断检出率及肺系疾病的确诊,有利于医师结合患者病情制定针对性较强的临床诊疗方案,从而促使疾病治愈,防止普通放射检查致肺部孤立性球形病变误诊、漏诊,延误患者病情。

参考文献:

[1]刘乾.CT与普通放射检查对肺部孤立性球形病变的诊断价值比较[J].河南医学研究,2015,5(9):100-100,101.

[2]张振国,艾孜买提·艾尼瓦尔.CT与普通放射检查对肺部孤立性球形病变的诊断价值对比[J].保健文汇,2018,8(11):43.

[3]李钒.CT和普通放射检查对肺部孤立性球形病变的诊断价值比较[J].中国民康医学,2017,29(11):24-25.

[4]范学彬.CT与普通放射性检查对肺部孤立球形病变的诊断价值比较[J].中国保健营养,2017,27(8):96-97.

[5]纪方强.CT与普通放射检查对肺部孤立性球形病变的诊断价值比较[J].养生保健指南,20174,(6):251.

[6]黄伟涛.CT与普通放射检查对肺部孤立性球形病变的诊断价值比较[J].现代医用影像学,2016,25(5):886-887,894.

论文作者:杨林,张敏

论文发表刊物:《世界复合医学》2019年第0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9/5

标签:;  ;  ;  ;  ;  ;  ;  ;  

CT与普通放射检查用于诊断肺部孤立性球形病变的效果比较论文_杨林,张敏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