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电站“区域集控、无人值守”运行管理模式的探讨论文_毛伟

水电站“区域集控、无人值守”运行管理模式的探讨论文_毛伟

云南能投对外能源开发有限公司 云南昆明 650000

摘要:目前水电站的重要作用已得到凸显,因而水电站的相关工作也得到了极大的重视,传统的“有人值守”模式由于缺陷众多,与当前水电站的发展要求已不相适应,因而新的水电站运行管理模式得以产生,“区域集控、无人值守”运行管理模式,凭借技术水平高、管理效率高、监控力度强、人力资源需求少等优势,目前已在水电站中得到广泛应用。基于此本文对“区域集控、无人值守”运行管理模式在水电站中的应用情况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区域集控;无人值;水电站;管理模式

目前大多数水电站都在深山或者边缘地区进行建设,与城市相距较远,这影响了生产一线人员工作的正常开展。而对于传统的水电站,不管是技术还是设备亦或者是生产方式都较为滞后,仅靠运行人员二十四小时进行监控,并不能发挥着有效的作用,反而还会使人力资源遭到极大浪费。基于上述情况,本文对水电站“区域集控、无人值守”运行管理模式进行了探讨探讨,以求为同行提供一个借鉴。

一、“区域集控、无人值守”具体情况

集控中心成立在众多水电站附近,可监测并控制这些水电站的设备,集控中心或者调度机构发出程序命令即可监测水电站的各项情况,对当中机组工况进行变换,并对设备中存在负荷的部分进行调节。另外在规定的待命值班地点进行值班人员待命的设立,让他们随时恭候,工作人员按点巡视厂房,若设备出现故障或者存在异常,安装的相关装置则会自觉解决当中存在的问题,无需人员前往处理。

二、实施“区域集控、无人值守”的重要作用

首先管理模式得以创新,相关工作流程得到了简化,同时工作效率也得到明显提升。这一运行管理模式,全面、系统管理监控水电站,对调度、监控及故障的处理进行保证,使调度命令传递的过程及时间得到有效缩短,并使事故及突发情况的处理效率得以提升,对水电站运行效率、精细化管理、管理水平的提升意义重大,可为水电站的稳定运行提供保证。其次人力资源得到了节约,同时劳动生产率也得到了提升[1]。采用这一运行管理模式,对当前的智能调控技术、网络技术以及通讯技术等进行有效利用,使统筹监管及远端操作得以实现,有两方面的重要作用,一是使劳动力成本得以降低;二是可使高速、精准数据分析及处理得以实现[2],进而使水电站安全生产水平得以提高。最后可推动电力改革的深入发展。实施“区域集控、无人值守”运行模式,是对国家电网公司发展战略体系建设及电力改革的积极响应。加快电力改革进程,对水电站建设管理体制进行健全,并对区域内的综合管理水平进行提升,可使水电站的竞争力得到提升,进而促进水电站朝着持续、健康的方向发展。

三、“区域集控、无人值守”模式管理策略

3.1无人值守实施情况

梯级水电站由各个区域内水电站组成,因此区域内的水电站受梯级调度中心的管理和监控,无人值守主要在各个被监控电站设置。集控中心设置在多个水电厂附近,他们共同被总监控室监控,无人值守在各个被监控电厂设置。无人值守在区域内单座水电站中设置,由更高一层集控中心进行控制和调度。水电厂直接由上级调度监控,可使“无人值守”得以实现。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2设定集控中心的原则

首先要对电站的监控需求及平稳运行等进行满足,以此才能使电站的高效、平稳、安全运行得以保证;其次结合水电站的类型、相关设备容量需求及本地区的经济条件对集控系统进行配置,使系统设置更具科学性、合理性。再者对集控中心进行建设,对系统的整体性、可靠性、稳定性及安全性方面必须要全面分析和考量[3],集控中心自动化系统对于数字化智能型接入能力是完全具备的,功能众多,在设置时要与相关标准相符合。最后在集控中心值班室进行落快门硬接线按钮及地理回路紧急停机的安装,以对机组远方按键可靠停机进行确保。

3.3对相关规章制度进行建立和健全,并对工作人员的职责进行分工

对运行人员现场值守倒班的运行方式进行优化,对组织机构进行调整、对岗位职责进行划分、对业务流程进行理顺;对水电站无人值守执行手册进行编制,并对合理、科学的规章制度进行创建,为建设人才梯队体系及人员培训提供保证,进而使所有工作人员的业务水平与水电站工作要求相适应。具体如下:集控中心持续二十四小时工作,对运行状况及相关数据进行填写和记录;待命值班人员随时恭候,结合水电站实际情况进行多个待命值班点的设置[4],保证信息接收准确性及处理;当发生通信短期内无法进行联系、电站设施设备条件出现问题,不能对无人值班技术要求进行满足、天气条件异常糟糕等情况可对有人值班模式进行恢复;在电站对交接班制度、事故处理制度、设备检修管理制度、远方监控制度、现场巡检制度等进行的创建,让各个工作区域的工作人员对自身职责进行明确,更顺畅的对电站中发生的各项情况处理。

3.3.1待命值班人员的职责

待命值班人员主要职责是对集控中心以及电站管理人员的指示进行接收和执行,主要工作内容涵盖有现场操作和处理、现场的巡查、相关手续的办理、电站发生的各项突发状况和事故的处理、向上级提出一些建设性意见和建议等等。

3.3.2集控中心人员职责

对电力调度机构下发的发电调度计划及运行方式进行执行,承担负荷调节、管理运行、区域内电站机组启动与暂停、转换远程工况等职责;其次还承担着对电力调度机构管辖区域内的新设备投入申请及老旧设备的检修申请单进行办理的任务[5];最后还需要对事故处理进行协调,做好相关工作的汇报。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水电站中对“区域集控、无人值守”运行管理模式进行运用,是社会发展的结果,大势所趋,水电站要想谋求未来的持续稳定发展,必须要依据本区域内的具体情况合理、有效的对这一模式进行运用,以此才能使其重要作用得以发挥。

参考文献

[1]水电站“区域集控、无人值守”运行管理模式的探讨[J]. 山东工业技术, 2018, 278(24):234-235.

[2]集控式少人无人值守水厂建设方法[J]. 制造业自动化, 2018, 40(9):48-50.

[3]张占军, 陈志明. 计算机监控系统在无人值守变电站的应用研究[J]. 经营管理者, 2017(24):274-275.

[4]王丽娟. 关于电网一体化运行调度控制系统应用的思考[J]. 能源技术与管理, 2018(1):181-183.

[5]孙小江, 李键, 朱勇等. 物联网技术在小水电站在线监测及故障诊断的应用[J]. 电工技术, 2017(10).

论文作者:毛伟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6/18

标签:;  ;  ;  ;  ;  ;  ;  ;  

水电站“区域集控、无人值守”运行管理模式的探讨论文_毛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