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高职院校超重及肥胖学生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以北京劳动保障职业学院为例论文_吴学文

(北京劳动保障职业学院 100029)

摘要:超重及肥胖是影响学生身体健康和身体素质的危险因素之一,肥胖不仅会导致学生耐力、速度、弹跳、灵敏性等身体素质下降,还会影响学生身体健康。高校学生的肥胖率不容乐观,控制、降低高校学生的肥胖率是当下高校体育教育面临的重要问题,也是难点问题。作为高校体育工作者要正确认识到高校学生的肥胖率问题,分析现状、探究原因、解决问题是所有高校教育工作者应该抓紧的重要工作。

关键词:高职学生;超重肥胖率;现状及对策

少年强,则中国强,身体健康是象牙塔内莘莘学子学习本领、报效祖国的基本保障。根据中国肥胖调查组的报告显示,国内高校学生的肥胖率问题不容乐观,高校学生的肥胖问题逐渐引起大家的重视,是近几年体育健康领域研究的热点问题。高职院校是为国家培养高技能一线工作者的重要场所,高职院校的学生更要注重身体健康问题,减少避免肥胖问题的产生,为了解北京市高职院校的学生肥胖现状,同时也为给北京市高职院校的体育课程设置提供依据,本文以北京劳动保障职业学院为例,根据学生体质健康测试数据,分析学院学生的肥胖现状及身体素质缺陷,并针对现状提出可行的对策及建议,为北京市高职院校体育课程设置和体育活动开展提供参考依据,以期改善高职院校学生的身体形体,降低高肥胖率,提高身体素质,为社会培养健康的高技能人才。

1 研究对象

以北京劳动保障职业学院全体在校学生的身体形态为研究对象,采集2018年学院16级、17级学生身体形态数据,并以此为调查分析对象。测试对象情况表详见表1。

2 研究方法

2.1 调查法

采用国家指定的体质健康测试系统中的身高体重仪对学生的身体形态进行采集。身体形态用BMI来计算,计算公式为体重(KG)除以身高的平方(米),得出的数据与国家体质健康测试标准进行判定体重等级。BMI值以24、28为超重和肥胖的临界点。

2.2 数据分析法

采用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分析肥胖率,及肥胖学生的各项身体素质情况。

3 讨论与分析

3.1 学院超重及肥胖人群情况分析

经过统计分析,学院学生的超重率及肥胖率不容乐观,超重人群占总人数的17.52%,肥胖人群占到14.65%,超重和肥胖人群占了总数的32.17%。说明被调查对象中有近三分之一的人体重过大不合格。在16级学生中,超重和肥胖人群占14.08%,17级学生超重肥胖率达到了18.09%,低年级的学生超重和肥胖问题更为严峻。在性别的分布上,男生超重和肥胖人群占22.55%,女生占9.62%,男生的超重和肥胖问题要比男生严重。

根据中国肥胖问题研究小组的统计,北京市7-19岁学生的男生超重率是17.00%,肥胖率男生是9.99%;女生超重率为9.46%,肥胖率是6.47%。与北京市的平均数据比较,男生的超重率和肥胖率均低于北京市平均水平;但女生的超重率及肥胖率均高于北京市平均水平。虽然女生整体的超重和肥胖人数要少于男生,但学院女生的超重和肥胖问题也要引起学院的高度重视。

由此可见,学院学生的整体超重和肥胖率比较高,总体上男生要比女生严重,男生情况优于北京市平均水平,女生则比北京市平均水平严重;学院低年级的学生超重和肥胖问题比高年级的更为严峻。

3.2 学院不同教学系超重及肥胖人群情况分析

由表3可见,学院四个系的学生超重和肥胖情况差异较大,学院整体的学生超重率为17.52%,肥胖率为14.65%,超重肥胖率为32.17%。相比较下工商系和劳经系的身体形态相对要好一点;安工系和机电系的超重率和肥胖率比较严峻,尤其是机电系超重率高达22.37%,肥胖率高至19.41%,超重肥胖率高达41.78%,机电系的超重肥胖率远远高于学院平均水平,这可能与各系男女生人数比例有一定关系,机电系男生人数占86.52%、安工系男生人数比例为79.65%,学院男生的身体形态整体要比女生差。但如此高的超重肥胖率也必须引起重视,学院体育课程设计和教学内容上要加大机电系和安工系减脂方面的训练安排,同时要注意科学安排运动量和运动强度,毕竟体重过高是运动风险因素之一,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科学安排课程,合理减脂。

3.3 学院学生超重及肥胖问题的对策与建议

超重肥胖问题不仅仅是形体美观问题,更是应该引起大家重视的健康问题,肥胖是引起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等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超重肥胖是目前影响高校学生身心健康的重要问题,必须引起社会、学校、教师和家长们的注意。引起超重和肥胖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除了先天遗传、药物副作用等不可避免的因素外,后天体育锻炼和饮食、生活习惯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针对学院学生的超重和肥胖现状,提出以下建议,以期改善学院学生的身体形态,保证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3.3.1学院重视,健全机制

目前,超重和肥胖是学院面临培养合格人才的重点问题,体育教育应该是学院教育的重要方面,学院领导及教师要正确面对这个问题,健全学院规章制度保证学院体育教育的实施,将培养形体健康、身体素质优良的优秀人才列为学院的人才培养目标,人才培养方案中要把身体健康、形体健康列入具体方案中,并监督实施到位。

3.3.2推进体育课程改革,探索创新教学方式方法,贯彻学生终身体育理念

要敢于打破常规,克服创新惰性,根据学院各系学生的身体状况,针对不同专业学生的身心健康需求,为各专业个性化定制体育课程目标、设置不同教学内容、采用先进的教学手段方法,因材施教,保证学生的体育课堂安全、科学、有效、有趣,在体育课程设置上不仅要锻炼学生身体素质,更要教会学生如何进行体育锻炼,提高学生体育锻炼的能力,培养学生锻炼兴趣及习惯,贯彻终身体育的理念。

3.3.2课上课下相结合,培养健康的体育生活方式

学院学生的体育课时是有限的,仅仅靠上课的时间来达到锻炼目的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发挥课下时间、课下资源帮助学生、引导学生进行体育锻炼。学院要积极推进校园体育活动的开展,发动社团、训练队等学生团体的作用,开展各式各样的校园体育文化活动,把学生吸引到运动场上来,帮助学生发现自己的体育兴趣,培养健康的体育生活方式。

3.3.2加大体育宣传力度,营造校园体育文化氛围

学院要积极运用新媒体、自媒体等网络信息资源,丰富学生的健康知识获得渠道,通过课堂、讲座、宣传片、广播等各种形式宣传超重、肥胖的危害、原因、对策等相关知识,营造积极向上的校园体育文化氛围。

4 结论

4.1 学院学生超重、肥胖问题严峻,男生超重肥胖率高于女生,女生的超重肥胖率高于北京市平均水平,学院各系超重、肥胖情况差异大,男生居多的工科系更为严峻,超重和肥胖已经是影响学生身心健康的重要问题。

4.2 学院要正确面对学生超重肥胖的重要问题,健全制度保证学院体育工作的大力开展,根据各系学生的超重肥胖情况,改革课程体系,推动校园体育文化建设,保证学生的身心健康。

参考文献

[1] 中国肥胖问题工作组.中国学龄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筛查体重指数分类标准[ J].中国流行病学杂志, 2004, 25: 97- 102.

[2] 李成叶, 孙军玲, 陈天娇. 中国学龄儿童青少年1985- 2000年超重、肥胖流行趋势动态分析 [ J] . 中国流行病学杂志, 2004,25: 103- 108.

论文作者:吴学文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5中

论文发表时间:2018/10/12

标签:;  ;  ;  ;  ;  ;  ;  ;  

北京市高职院校超重及肥胖学生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以北京劳动保障职业学院为例论文_吴学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