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待语文课堂中的“节外生枝”论文_张晓英

善待语文课堂中的“节外生枝”论文_张晓英

吉林省双辽市卧虎镇中心小学校 136402

摘 要:语文课堂中的“精彩”很多时候都是出其不意的,需要教师顺着学生的思路,从容地处理每个环节,充分展示学生思考、探索、交流的过程,使语文课堂中的“节外生枝”转变成精彩的催化剂。

关键词:语文 课堂 节外生枝

课改以来,随着教师理念的不断更新,民主的、和谐的、开放的课堂充盈着小学语文教学的每一个角落,课堂成为了学生学习的主阵地和展示自己的舞台。在我们的课堂教学中,经常会出现一些意想不到的“小插曲”。“半路杀出个程咬金”,这对我们老师来说,无疑是最棘手,最头疼的问题,继续下去吧,可能会扰乱我们正常的教学思路,甚至难以收场;粗暴打断或强行说服,又怕损伤学生的学习热情。不过,多年的教学实践使我深刻地认识到:只要我们从容面对,善待这些课堂中‘节外生枝’,就可能化被动为主动,使我们的课堂更加精彩。

一、善待错误,将错就错

我曾听过这样的一节作文指导课,主题是写自己喜欢的小动物。教师在指导学生对小动物进行细节描写时,试图用对比的方式让学生认识到细节描写的方法和作用——

师:下面老师请同学们欣赏一位同学描写的《母鸡》片段,读一读,想一想,你觉得他写得怎么样?

(出示《母鸡》的片段)“不论是在院里,还是在院外,它总是挺着脖儿。它十分负责,时刻注意保护鸡雏的安全。它发现吃的,总让儿女吃。它很勇敢,什么也不怕。”

生1:我认为这段话写得很好,抓住了母鸡的特点。

生2:我也很喜欢这段描写,因为表现出了母鸡的慈爱。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

学生们纷纷表示对这个片段的赞赏,但很显然,这已背离了教师对这一设计的预想。这时,教师并没有急着指出孩子们的认知错误,而是将错就错,耐心地告诉大家:你们善于思考,很有主见。那么,老师这还有一份老舍先生写的《母鸡》的片段,和上一段相比,你觉得这段写得好吗?

学生读后,马上意识到了自己先前错误的、片面的认识,纷纷找出这一片段中的精彩之处,从而深刻地感受到细节描写对表现事物所起到的作用。

二、善待质疑,因势利导

一节语文课,我给学生们讲许地山的《落花生》。这是一篇很有教育意义的记叙文。课文生动的描述了花生不同于其他果实,从而启发做人要像花生一样,默默无闻、朴实无华、实实在在。

教学片断:

师:刚才同学们通过阅读,已经知道文章是将花生、桃子、石榴、苹果作对比来告诉我们做人的道理的。谁说说做人应该做怎样的人?

生:做人要做像花生那样的人。

生:像花生那样。它虽然不好看,但是很有用。

听了他们的回答,我满意地点点头。

此时,有一个很不和谐的声音冒了出来:“老师,我要为苹果、石榴、桃子平反。”我突然一征,同学们的目光也齐刷刷地投向了这位同学,我让他接着说:“苹果、桃子、石榴它们必须把果实挂在枝头,要是它们也像花生一样把果实埋在地下,那就得烂掉了,反而实现不了自己的价值了。做像苹果、石榴、桃子那样外表好看的人不也能为社会做贡献吗?”

我定了定神,随即抓住这一有利时机,因势利导,对全班学生说:“现在,请大家结合生活实际,好好想一想你要做像花生那样的人,还是像桃子、苹果那样的人,为什么?”这时候,课堂气氛一下子热烈起来。学生纷纷表达自己的想法。课堂上,正因为我尊重了学生的想法和看法,教学也因此走向了更广阔的天地。

三、善待意外,变废为宝

一天,我正在给同学们上《妙语批试卷》这一课,当讲到“康有为看后,哭笑不得,本想一撕了之,又觉未出心中之气,也太便宜了这个不学无术之徒,便提笔在卷后批道——”这一句时,我引导学生体会心理描写的好处。学生们学得也兴趣盎然、津津有味。这时,响起了一阵敲门声,教导主任领着一个陌生男子推门而入,我的讲课即刻便被打断了。待他们走后,课,我还得接着上,只是再也找不回原来的那种氛围了。同学们似乎都还沉浸在刚才的意外事件之中,有惊魂未定的,有幸灾乐祸的,有袖手旁观的……怎么办?为了完成教学任务把课文继续讲下去?可是,把同学们生拉硬扯地往课文里拽,显然是徒劳的。这时,我联想到同学们刚才的表现和之前讲到的心理描写,灵机一动,计上心头——

“刚才我们讲到心理描写可以推动故事情节发展,增加表达效果,使故事更加完整、生动。可见,心理描写在习作中多么重要啊!刚才的意外事件一定让大家心潮起伏了吧?那么,从主任领着陌生男子推门而入开始,你的心理都经历了怎样的变化呢?下面就请大家拿起笔,把你刚才的心理活动真实地再现出来。”

因为是刚刚历经过的亲身体验,学生心理描写的片段写得真实而鲜活,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总之,当面对突如其来的教学资源时,教师不应当冷眼嘲笑,漠然置之,而是应当真诚地去面对,充分地运用自己的教育机智,灵活地进行教学策略的调整。善待“节外生枝”,精彩或许就会从这里开始。

论文作者:张晓英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5年12月总第17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2/1

标签:;  ;  ;  ;  ;  ;  ;  ;  

善待语文课堂中的“节外生枝”论文_张晓英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