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层建筑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探讨论文_刘硕衡

高层建筑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探讨论文_刘硕衡

天津二建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天津市 300141

摘要:随着我国与国际社会的接轨,我国的建筑行业也引入了一系列全新的建筑理念,并在实际工作中得到了运用,创造了更加丰富多彩的建筑经验,我国的建筑行业也在建造出了更多的好建筑。为了保证高层建筑房屋的质量,施工当中必须要保证良好的混凝土浇筑质量,确保建筑物的正常使用中不会出现问题。提升建筑物的安全性能,避免对人民群众产生威胁。本文主要对高层建筑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进行了分析研究。

关键词:高层建筑;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要点

引言

高层建筑的混凝土施工因其自身的特点对相关的混凝土施工技术要求也较高。在如今经济和技术都迅猛发展的时代背景下,相关部门应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加强对高层建筑的混凝土施工技术方面的研究,与时俱进,增强创新,不断推动高层建筑的发展,为国家的城市建设做出贡献。

一、高层建筑的混凝土施工呈现的特点

高层建筑是目前进行城市建设的重点内容之一,与一般的地面建筑相比,高层建筑本身具有很大的不同。首先高层建筑最明显的特点就是建筑楼层又高又多,施工的面积大,相应地施工时就需要挖掘更深的基础,混凝土的使用量比较大,而且也对建筑质量和施工技术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在这种楼层高的情况下,一般都会对楼层基底的施工特别注意,往往根据不同的情况较多地采用桩基础、箱型或筏型基础等几种型式,在进行高层建筑的地下室施工时,通常都是对其底板进行大体积的混凝土施工。其次,就高层建筑中混凝土的强度等级来说,墙和柱一般都很高,这一点与梁板相差较大,而且这种差距是会随着建筑的高度增加而不断增大的。由此可见,一般地面建筑的混凝土施工并不能完全适用于高层建筑,但是高层建筑的混凝土施工不仅具备这些一般的特点和共性,也存在着自身的特点与要求,涉及到更多的施工技术,比如如何针对不同的强度等级来进行混凝土施工,如何用泵输送混凝土,以及大体积的混凝土施工等方面的技术。因此,在进行高层建筑的混凝土施工时,务必要抓住其特点,采用行之有效的技术措施。

二、高层房屋建筑混凝土浇筑技术

1、注重混凝土的分层浇筑

在建筑工程混凝土浇筑施工工作开展过程中,应尽量避免发生离析现象。分层浇筑能够保证混凝土浇筑的均匀性,若其在浇筑的过程中倾斜角度过大,就容易产生离析现象。同时,混凝土在自由下落的过程中高度若>2m,其会顺着串筒滑落,若其浇筑的深度>8m时,必须选择振动串筒,该种串筒上须设置有足够的节管,且保证每隔3个节管上都要安装振动器,是避免离析现象发生的有效途径。混凝土的浇筑工作,以分层浇筑为主,其主要表现为全面分层、分段分层和余面分层,大体积混凝土浇筑以前面两种为主。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全面分层是以整个混凝土结构为重要目标,从整体角度出发,以强调全面分层操作,进而达到混凝土浇筑的目的。首层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初凝前,应开第2层的浇筑,运用此方式进行反复的操作,直到最终完成混凝土的浇筑工作。当操作混凝土浇筑这一施工技术时,应注重结构平面不可过大,浇筑工作必须从短边着手,沿着长边进行规范性的浇筑,根据实际的需求,也可由两端向中间集聚亦或是采用从中间向两端扩散、浇筑的方式进行浇筑,可大大保证浇筑的质量。

分段分层方式的选择,要从结构的底部操作开始进行混凝土的浇筑工作,浇筑足够的距离后浇筑第2层混凝土,然后按照此顺序进行逐层的浇筑。分段分层浇筑其是适用于厚度不大、长度相对较长、面积相对较大的混凝土结构,易于混凝土浇筑施工工艺的合理化实施。余面分层是主要适用于结构长度比厚度大三倍的状况下,注重浇筑操作的一体化与直接性,强调一次到顶,让混凝土自然的浇筑,并逐渐形成坡度与斜面。余面分层是从浇筑层的下方开始进行浇筑,然后逐渐上升与移动,是保证混凝土浇筑质量的重要前提。若混凝土的体积很大,其结构截面也相对较大,其容易导致结构出现裂缝问题,制约着混凝土的使用质量和效果,成为当前混凝土使用与规范的重要前提。混凝土出现裂缝问题主要与外界环境有关,降温而导致混凝土收缩,其所产生的应力大于抗拉强度,就会导致混凝土出现质量问题。贯穿性裂缝主要是由于均匀降温差的外约束力所致。因此,为了避免混凝土出现强烈的裂缝问题,应及时控制降温差,是避免与预防混凝土裂缝现象发生的有效途径。在大体积的混凝土浇筑时,必须保证混凝土具有很强的抗裂性,还要具备足够的抗拉强度,以此来避免混凝土裂缝问题的发生。此外,在水泥选择上应选择低热硅盐酸类的水泥材料,要加入相应的粉煤灰,还要加入足量的外加剂,如减水剂,强调对水泥量的控制,合理控制混凝土想匹配的用水量,可粒径较大、中粗砂石。

2、振捣操作

在浇筑混凝土时,应选择分段分层式的振捣模式,强调振捣操作的持续性,浇筑的高度应与混凝土结构以及钢筋应用的密度参数进行结合。插入式振捣器,要保证快速插入、慢慢拔出,且插点要保持均匀,按照顺序进行规范性的振捣,禁止出现遗漏情况,还要保障振捣的夯实性。分层浇筑的情况下,在第一层进行振捣时,应插入到第二层5cm,且要处理好振动器的移动间距,确保振捣到位。对于屋面及地库顶部涉及防水要求混凝土浇筑的振捣,应使用平板振动器,由于平板振动器所具备的激振频率高、激振力大的特点,可增强砼的流动性、可塑性,构件密实度提高快,施工质量可大幅度提高,大大减少渗漏隐患。

三、高层建筑混凝土的质量控制与注意事项

1、周期性施工管理过程

在实际施工过程中,需要充分分析施工区域的实际环境,以广西省为例,其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常年温度一般保持在20℃,且降水集中。因此,当高层建筑施工区域位于广西省,应特别注意控制其施工周期,在多雨的月份可以适当延长施工进度,给予混凝土充分固化的时间,调整具体施工过程,根据天气的变化情况,对混凝土施工区域采取相应的保温、防水等措施,避免混凝土表面出现不平整的问题。

2、高层建筑混凝土的质量控制

为控制高层建筑混凝土的质量,应加强施工过程的技术管理,严格按照工程施工方案和标准进行,并建立科学的奖惩制度,将混凝土质量责任明确到部门、到施工人员,提升施工过程的质量意识。定期对施工过程进行巡查,并做好施工记录,采取对应措施减少施工问题。在添加外加剂时,需要根据水灰比的设计要求,加入4%左右的复合液,发挥其膨胀、缓凝、防水等性能。根据高层建筑的工程量,安排适当的施工人员,购进合理的机械设备,可以采取分班倒的方式,降低工作强度,减少人为失误。充分借助现代化机械设备,优化资源配置,提高施工过程的效率和质量。借鉴国外高层建筑成功经验,综合施工区域情况,不断创新施工程序,拓宽工程监督途径,保障高层建筑混凝土质量。

结束语

高层建筑与其他普通建筑相比,存在一定特殊性,应特别注意混凝土的浇筑与铺设过程,严格按照高层建筑施工方法和程序,注重其日常养护,控制好施工强度,重视施工人员的操作水平,通过开展混凝土培训讲座、现场指导等活动,贯彻高层建筑混凝土的质量理念。不断优化人力、物力资源配置,在保障高层建筑工程整体质量的情况下,严把建筑材料关,合理节省工程各项开支,总结施工经验,立足于工程实际情况,创新混凝土施工技术,建立健全混凝土施工体系,为企业获取更大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张园龙.高层建筑混凝土工程施工技术探讨[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5(19):62-63.

[2]唐绍华.高层建筑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要点[J].江西建材,2015(19):127+131.

[3]杨明义.建筑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探析[J].商品混凝土,2015(04):140+142.

论文作者:刘硕衡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6年1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10/20

标签:;  ;  ;  ;  ;  ;  ;  ;  

高层建筑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探讨论文_刘硕衡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