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权,让多元主体共同参与学校管理论文_尹华琼

分权,让多元主体共同参与学校管理论文_尹华琼

成都市双水小学校 四川 成都 610081

摘 要:传统的学校管理是一种由塔尖向塔基渗透的管理模式。我校将学校管理从塔尖向塔基倾斜,增大塔身及塔基的空间并逐步走向多元,即设立“众议院”式的“教师会议”,扩大教师参与学校管理的职权,体现参与的广泛性,激发了凝聚力;增设家长、学生、社会大众等参与学校管理,体现管理资源的多元化,实现了决策的科学性。教师、学生、家长真正成为了学校发展的主人,见证了管理中的公平,维护了发展中的正义,被尊重的心里需求得到满足,自身的积极性、创造性、大局性被调动出来,成为了学校发展的强劲动力。

关键词:分权 参与主体 多元化

一、改革缘由

回顾学校的发展历程,是发动群众参与,激发群众智慧,借助专家引领,在尝试分权管理中不断地修正实施路径,积极地进行学校现代教育制度的探索历程。我校尝试将权力下移,赋予教师、家长、学生、社会大众参与学校管理的权限,分别通过学校发展理事会、专家委员会、家长委员会、教师会议、学生委员会等组织,主动参与学校的管理,让学校管理更加透明,从而实现学校管理的民主化。

二、具体举措

健康的民主管理格局,意味着各方主体权责的匹配以及权力的合理管理。

1.教师参与学校管理

学校管理设立“众议院”式的“教师会议”参与学校决策,“教师会议”实行独立责权。这,正是分权带来的良性发展结果。“教师会议”由“教代会、绩效委员会、谈判委员会”组成。“众议院”式的“教师会议”的工作范围包括教师福利、工作监督、课程设置、政策制定等有关学校的发展事宜。

(1)政策制定。学校办学理念的确定和内涵发展,必须采取广泛征求教师意见的自下而上、和科学决策的自上而下两个形式,确保了科学性;教师绩效须有各个学科推荐的教师代表组成的绩效委员会参与,确保了基础性;课时确定与平衡,有学科教师组成的教代会参与,确保了公平性;学校刚性的制度要求与适当照顾少部分利益结合,确保了人文性。

(2)工作监督。学校工作每年必须向教代会定期汇报,听取质询和建议;每年绩效测算必须有每个学科的广泛参与,并参与计算,负责向所在学科教师进行解释;“三重一大”必须有谈判委员会成员和廉政监督员在场参与,监督整个过程和验收产品质量。

(3)课程设置。三级课程中,首先确保国家课程的落实,地方课程的体现以及前两类课程的校本化。根据学校特色安排的双语课程、课程超市(群文阅读、数学的导学案等)、英语的设置年级等,均有教师代表参与决策并最终落实。

(4)教师福利。福利是激发动力、凝聚人心的有效手段。双水小学充分地发挥教师会议的作用,让它看得见、摸得着。①教代会:在学校整体安排下,教代会确定涉及教师福利的具体事项,讨论决定相关内容和操作形式,授权相关人员进行落实,再向全校教师进行汇报;②绩效委员会:讨论、修改每年的绩效方案,测算每位教师的具体数额,并向所在学科老师进行解释。绩效委员会成员采取两年一换,达到人人参与,让所有教师充分地了解绩效的组成部分,真正地发挥绩效的激励作用,完全公开透明。③谈判委员会:负责学校的校园文化建设、大宗采买、选定商家、洽谈价格、质量保证和监督等涉及到与公司价格谈判之类的事情,全部由教师代表组成的谈判小组进行,廉政小组到场监督,填写《双水小学维修、采买谈判备忘录》,所有参加人员签字确认,向行政会汇报并形成决议后通过,再向在教师大会通报整个流程。这样自“下——上——下”分权式管理,充分地体现了广泛的民主与科学的集中。教师会议受学校发展理事会(行政会)指导,但是又具有相对独立的责权范围。

2.学生参与学校管理

学生参与学校管理的形式是学生委员会,为保证其有效运作,我校成立了以班级为单位的学生委员会分会,对学校管理行使自己的权利。所有学生干部均由班级推荐、个人自荐、公开竞选的形式产生。他们定期开展会议,邀请学校行政干部和教师代表参加,对学校的教育教学管理提出自己的意见。内容涉及食堂工作、作业布置、教师评价等方面。

(1)文明礼貌劝导。大队部成员在门口执勤、两操路队、上下楼道、课间休息等方面全方位进行管理,对好的方面和值得改进的地方在每天的课间操进行总结,并与班级文明星考核挂钩,对班主任和当事学生都有约束力。

(2)午餐自助管理。以前每到吃饭时间,老师们就头疼。既要帮着学生打饭,还要组织纪律,忙得不可开交。现在,大队部成立了午餐部,具体负责各班学生的文明就餐、爱惜粮食等情况。午餐部工作人员统一标志,倡导高年级学生主动为一年级小弟弟小妹妹打饭,培养团结友爱的好作风,对每天学生就餐检查进行检查,在当天的广播里进行总结。这样,学生参与到午餐管理中,既为老师减了负,又培养了学生的主人翁意识,真可谓是一举多得。

(3)自主策划活动。学校决定开发主题式德育校本课程,在规划课程的时候,学校注意了学生的全员参与。各班学生委员会收集各班学生想要上的课程,采取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决定每个班的课程设计,并将资料在全校学生委员会中分享,从而选取合适的课程。然后将提案交予教师委员会、家长委员会、专家委员会讨论,形成了学校新学年主题式德育校本课程。学生参与课程开发,激发了学生对课程的兴趣和满意程度。成功打造了“丝路花雨”、“点石成金”等一系列精品活动。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4)为学校发展建言。学生的眼光往往是独到的,能够观察到成人不易察觉的地方。每学期,学生委员会都要组织学生为学校发展建言:你希望本学期学校开展哪些活动?你希望学校在哪些方面改进?你认为上学期学校存在什么问题……活动先由大队部发起,学生委员会开会落实实行方案,接着各班开始收集建言;每班的学生委员会成员将建言收集整理,上报学生委员会;学生委员会将收集的建言再次整理,上交学校发展理事会。

3.家长参与学校管理

家长参与学校管理的机构是家长委员会。每班选出十位家长,作为班级家长委员会成员,再向学校家长委员会推荐2名成员组成校级家委会。在家校合作时,作为家长和学校工作的一个缓冲区。家长委员会的权利有多大呢?

(1)评价教师活动:每期一次家长开放日活动,家委会组织教师满意度的调查,评价结果直接关系到老师的绩效与续聘。

(2)监督食堂工作:每周三中午12:00~13:00为家长品餐时间,每个班选派家长轮流参与。让家长就食品安全,食堂用料及加工流程,孩子的文明就餐,孩子是否能够吃好吃饱进行全程考察,并当场发放问卷,听取家长的意见和建议。根据家长提出的“采购”问题,我校由校级干部牵头,成立学校食堂管理小组,融合年级组长、后勤等人员,每月对食堂的采购、出货、经费的支出等进行审查,并定期向全体教师公布。

(3)建言学校发展:校长信箱热线、QQ微信群,每期至少两次家长委员会是家长深度参与学校管理的主要形式。面对学校管理中的热点、难点问题,家长享有学校管理中的知情权、参与权、提案权、表决权和监督权,促进了学校与外界的沟通、协调。学校获得了“成都市家长示范学校”的荣誉称号。

4.社会大众参与学校管理

家庭和社会中蕴涵着丰富的教育教学资源。我校以开放的姿态,积极地为社会参与学校管理提供制度的保证,设立了专门的社会参与学校管理的机构,明确其相关职能。

(1)赋权于社区。学校与所在的荆竹社区一直都有良好的互动平台。社区可以参与学校活动的策划,支持学校运作,帮助学校解决各种困难和问题,维护学校的声誉和权益。一是赋予一定权限,协调学校与家长的关系,解决疑难问题;二是给予充分的建议权,对学校发展提出建议并跟踪执行;三是为学校争取教育资源,如为学校赠送乒乓球桌,为困难学生捐款,邀请各界人士到学校进行送课活动等。

(2)授权于专家。站在巨人的肩上是最容易获得成功的。专家是学校发展的重要资源,要避免“借而不用、用而无果”的现象,必须赋予专家一定的权限,一是教师成长的管理权,就赋予教学研究人员跟踪教师成长,行驶“校长”的专业发展权力,在考勤、师德、业务及业绩上有充分的发言权。二是学校发展方面的建言权,如办学理念的深入、学校的内涵发展、品牌建设等,让学校走上了健康、持续、快速发展的快车道。

四、改革成效与思考

10年来,学校时时都在发生变化,记载了双水小学分权管理所走过的不平凡历程。

1.学校风清气正

学校校风好,师生、家校、干群关系和谐。学校先后被评为“成华区优秀文明单位”“成都市和谐职工之家”“成都市优秀职工之家”“成都市廉政文化进校园示范校”等殊荣,连续8年获得成华区“教育教学突出贡献奖”和“目标考核表彰奖”,见证了学校分权管理取得的成效。

2.干部团结创新

团结是学校发展的第一要务,效率是学校发展的生命。管理团队的每个人都是行家里手,人人都能独当一面,做事讲究效率为先。现在虽然“分掉了”管理者的部分权限,但是相应的责任却在不断增加,管理者将重心下移,重在宏观谋划、过程指导与落实、效果评估等,因此,班子历年的考核都是“优秀”奖励,为学校发展起到了引领作用。

3.教师积极进取

老师参与学校管理,不仅体现了教师是学校发展的主人,更是最大程度校务公开的表现。对学校的归属感认同感增加,教师互帮互助、团结进取、学校的和谐发展自然顺理成章。

4.家长认可满意

“双水小学是一所让家长放心、舒心、省心的好学校”,一位曾经毕业的学生家长发出这样的“三心”感叹,代表了家长的心声:“不愧为老百姓家门口的好学校”。

5.学生阳光有为

校园里,处处呈现出活泼开朗的身影,文明有礼的笑脸,善良互助的举止,“上善之星”成为孩子们纷纷效仿的榜样。2015年10月,学校为三一班患重病的学生小吕发动募捐活动,在一天时间内,两个校区2000余名学生全员参与,并带动了家长、社会爱心人士、教师朋友圈,共计收到捐款20余万元,为小吕同学及时送上了健康的祝福。学生先后在省、市、区斩获殊荣,并站上了人民大会堂表演。

6.机制更加完善

学校管理制度更加趋于科学化、人文化,与学校“若水的教育,上善的人”办学理念结合更紧密;“三重一大”机制与现代学校制度建设结合趋于完善,对学校的健康发展起到了保驾护航的作用。

经过多年探索实践,学校大胆整合优化教育资源,积极探索民主办学、开放办学,主动赋权让多元主体参与学校管理,有效地推动了学校管理创新,提高了学校科学办学水平,让双水小学焕发出了勃勃生机。

论文作者:尹华琼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20年第38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0/10

标签:;  ;  ;  ;  ;  ;  ;  ;  

分权,让多元主体共同参与学校管理论文_尹华琼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