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药品质控员加强病区药品质量管理的方法探讨论文_张志方

北京市顺义区医院 北京100000

作者简介:张志方,女,47岁,本科,主管护师。

【摘要】 目的 探讨药品质控员在提高病区药品质量管理中的作用。方法 对2013年9月至2015年8月病区实施药品质控员管理前后病区药品在药品混放、药品过期、药品储存、毒麻药品的管理、药品管理知识及记录完整性等进行比较。结果 缺陷条数由对照组6类27条减少到观察组3类8条。 结论 实施药品质控员管理药品后能够明显降低病区药品在管理上的缺陷,有效保证药品质量。

【关键词】 药品质量 管理 高危药品

【中图分类号】R473.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5213(2016)09-0176-01

护士是科室药品保管者与使用的直接责任者,但在工作中由于科室药品品种多、部分药物存在包装相似、瓶体大小相同和品规越来越多等原因给护士管理药品增加了难度。病区药品管理的好坏直接影响药品的质量和患者的用药安全与质量效果,还会直接影响医疗安全,诱发相关的医疗纠纷[1]。为了加强病区药品质量管理,我院妇儿部自2014年9月起设置7名药品质控员加强病区药品质量管理,经1年实施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13年9月至2014年8月各病区的药品管理为对照组,2014年9月至2015年8月各病区药品管理为观察组。

1.2方法 对照组药品管理方法是各班次接班时进行清点,护士长定期检查。观察组药品管理方法:一是各班次接班时进行清点和护士长定期检查;二是药品质控员定期分类进行检查,包括:一般药品2周检查1次、基数药品2周检查1次、高危药品1周检查1次、毒麻药品1周检查1次。药品质控员由科内高年资护师或是主管护师担任,为方便检查,要求年龄<45岁,视力无老花,且有责任心、熟悉本专科用药知识及愿意从事此项工作的人员。药品质控员上岗前进行培训,内容包括病区药品质量检查标准、药品管理制度、药品储存相关知识及要求等。药品质控员职责:将本科室所有药品按照护理部要求进行分类、并建目录,每月对目录内容进行核对、修改、确认;每半年负责本科室基数药品,并与药剂管理人员进行核对一次;负责本科室护士用药知识培训;每月汇总本科室药品的管理情况,并进行分析和反馈,对存在问题制定改进措施;对科内看似、听似、易混淆及配伍禁忌的药品进行统计,上报护理部。

1.3评价方法:统计两组在护理部晨间查房、护士长夜间查房及护理部质控组在月质控检查中出现药品管理缺陷的次数、检查记录正确性及完整性、科内护士对药品相关知识的知晓情况等。

张志方,女,47岁,本科,主管护师

2结果 见表1

3讨论

3.1存在问题分析:

3.1.1从表1可以看出对照组存在的问题共有6类27条,具体情况如下:①药品混放:均是外观相似,剂型相同的药品放在一起,如氯化钾放入利多卡因盒内、氯丙嗪放入异丙嗪盒内、呋塞米放入尼可刹米盒内等等;②药品过期:包括盐酸异丙嗪和去甲肾上腺素过期;③药品存储不符合要求:未开启的胰岛素未放在冰箱内保存及碘海醇没有避光保存,高危药品没有定点放置等;④毒麻药品管理不规范:毒麻药品使用无日期记录,毒麻药品清点记录缺失;⑤记录不全:抢救车药品及治疗室药品清点记录不全;⑥药品管理知识欠缺包括高危药品定义不知晓、毒麻药品管理规定知晓欠缺,科内药品知识掌握不全面。

3.1.2观察组存在问题共3类8条,具体情况如下:①药品混放:地塞米松放入罂粟碱盒内,地西泮放入庆大霉素盒内,利多卡因放入葡萄糖酸钙盒内,氯丙嗪放入异丙嗪盒内,胃复安放入维生素B6盒内;②药品过期:1瓶奥硝唑过期;③药品知识欠缺:高危药品定义及科内高危药品名称掌握不全面。

3.2成效:

3.2.1药品质控员起到了很好的管理作用 通过两组对比可以看出观察组缺陷条数由6类27条减少到3类8条。药品质控员长期上白班,弥补了护士长外出和休息时对药品的管理缺失。药品质控员建立科内新药登记本,收集新药说明书,并负责对科内护士进行培训和考核,同时负责科内新近护士和年轻护士常用药品知识的培训。提高了病房护士对药品知识的掌握,杜绝了记录不全方面的缺陷。

3.2.2加强药品管理保证了药品质量 护士是药品流通过程中领取、保存和使用的直接执行者,药品质量直接关系到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命安全。《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规定,过期或保存不当导致效价降低的药品均属伪劣药品[1]。病区药品通过药品质控员专人管理后药品储存不符合规范和毒麻药品管理不规范等方面的缺陷降至为0。

3.2.3健全了科内药品管理体系 药品质控员在病区药品管理中重要作用是承上启下,病区实施各班次在接班时清点药品,药品质控员分类定期清点药品,护士长每月清点药品的方式管理病区药品,在科内就形成了三级管理体系。由于有了药品质控员的监管,有效减少了交接班时清点流于形式,避免了人人管却人人不管和药品的统计管理工作谁上班谁执行的现象。

3.3对存在的问题不容忽视

3.3.1药品混放 实施药品质控员专人管理病区药品后虽起到了很好的效果,但存在问题仍较多的是药品混放共5条,占观察组药品管理缺陷的62.5%。分析原因可能是:①各班护士在接班时只注重查看药品数量没有仔细查看药品混放等问题。②个别主班护士责任心不强,从药房领取药品后未将药品放在相同药品盒内。③从混放的药品看大多是外观相似、剂型相同、药品名称相近的药物混放在一起。④混放的药品多数是日常常用,用量大,领取频次高的药品。针对原因护理部采取的管理对策:对包装相似、听似、看似药品、一品多规或多剂型药物的存放有明晰的“警示标识”。药品盒盖上贴上护理部统一定制的红底黑子标签作特别标注。不同批号的同种药品,盒外应注明有效期限,并有使用说明;按药品批号左进右出顺序摆放和使用,防止药品过期。药品质控员不可能对每位上班人员时时进行监管,因此加强护士职业道德教育,强化自我管理意识,提倡慎独精神,如:主班护士每天在领取药品后必须将药品放在同名称药品的盒内,以减少药品混放的发生。

3.3.2高危药品知识缺陷 在药品知识缺陷方面主要是高危药品,说明护理人员对高危药品的相关知识认知存在不足,与蒋银芬[2]等研究一致。对策:各科室建立高危药品目录,药品质控员对科内护士进行培训,要求科内护理人员知晓高危药品使用要求和管理要求。如高危药品必须定点放置,并设立“高危药品”红字提示牌等。

综上所述,药品实施专人管理,对健全病区药品管理体系,保证药品质量起到了很好的作用。但对存在的问题如:药品混放和对高危药品的认知不足还有待进一步加强管理,以切实保证患者的用药安全。

参考文献

1 潘爱君,王燕.加强病区药品质量安全的实践与效果[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3,5(21):490-492.

2 蒋银芬,丁力.运用医疗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提高高危药品的应用安全[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12,28(1):21-23.

论文作者:张志方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16年9月

论文发表时间:2016/10/31

标签:;  ;  ;  ;  ;  ;  ;  ;  

设置药品质控员加强病区药品质量管理的方法探讨论文_张志方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