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反馈电刺激结合盆底功能锻炼治疗压力性尿失禁临床研究论文_李云芬

(邵东县人民医院妇产科 湖南邵东 422800)

摘要:目的 探讨应用生物反馈电刺激结合盆底功能锻炼对压力性尿失禁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40例压力性尿失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生物反馈电联合盆地功能锻炼治疗,连续4周,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后对患者进行尿动力学检查、尿垫实验和膀胱排尿日记等,通过KHQ健康问卷判断治疗方法对病人日常生活的影响。结果 患者治疗后尿垫重量和漏尿次数与治疗前对比显著减少,腹部漏尿点压力显著上升,KHQ评分与治疗前相比显著提高,以上数据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结论 生物反馈电刺激结合盆地功能锻炼治疗压力性尿失禁疗效确切,患者日常生活质量明显改善。

关键词: 生物反馈电刺激;盆地功能锻炼;压力性尿失禁

Clinical study of biofeedback electro stimulation combined with pelvic floor exercise in the treatment of stress urinary incontinence

Li Yunfen

Department of Obstetrics and Gynecology,Shaodong People's Hospital,Hunan Shaodong 422800

[Abstract] 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efficacy of biofeedback electrical stimulation combined with pelvic floor exercise in the treatment of stress urinary incontinence. Methods:40 cases of patients with stress urinary incontinence as the research object,carries on the biofeedback electrical joint basin function exercise for 4 consecutive weeks,respectively before treatment and after treatment for patients with urodynamic examination,urine pad test and bladder voiding diary,to judge the impact of treatment on the patient's daily life by KHQ health questionnaire. Results:after treatment the urine pad weight and urine leakage times compared with before treatment significantly reduced abdominal leak point pressure increased significantly,KHQ score improved significantly compared with before treatment,the above data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 < 0.05),comparable. Conclusion:biofeedback electro stimulation combined with functional exercise in the basin is effective in the treatment of stress urinary incontinence,and the quality of daily life of the patients is obviously improved.

Keywords biofeedback electric stimulation;basin functional exercise;stress urinary incontinence;

压力性尿失禁多发病于中老年女性,随着年龄的逐渐增加其发病率也逐步上升,该病主要由于患者腹部压力的突然上升造成尿液流出[1],患者在用力咳嗽和打喷嚏时都有可能造成尿液无法控制,给患者带来巨大的心理负担并严重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2]。由于该病通常不会导致死亡,因此非手术的治疗方式更容易让患者接受,其中生物电反馈刺激和盆地功能锻炼都是临床常见的治疗压力性尿失禁的方法,本研究将探讨使用生物电反馈结合盆地功能锻炼对压力性尿失禁的治疗效果。详细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40例压力性尿失禁患者,年龄最大患者58岁,年龄最小患者45岁,平均年龄(48.9±7.65)岁,经确诊为压力性尿失禁患者并排除神经系统病变和其他心、肝、肾等器官损伤;尿失禁病史2-17年,平均尿失禁病史为5年;平均分娩次数(1.23±0.81)次,阴道分娩25人次,剖宫产15人次。患者在年龄、病史等一般资料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及家属均已统计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2方法

首先对所有研究对象进行尿动学检查,记录患者治疗前腹部漏尿点压力、排尿日记。使用MLDA2盆底表面肌电分析及生物反馈系统和生物电刺激反馈仪(南京麦澜德医疗科技有限公司生产),使患者处于半卧位状态,使用电级线连接患者腹部和阴部的电极,两个电极分别检测患者腹部肌肉和阴道盆地肌肉的收缩,首先将频率设为50Hz,脉宽设为250us的电刺激来唤醒患者浅层和深层的本体感受器,再将频率设为20-60Hz,脉宽为100-700us电刺激使患者收缩I类和II类肌纤维,最后根据患者I类和II类肌纤维生物反馈模块的反应和计算机给出的提示进行盆底功能锻炼,加强I类和II类肌纤维的收缩,每次治疗20-40min,每周两次治疗,连续4周。

1.3观察指标

于治疗前后对患者进行尿动学检查,统计患者腹部漏液点压力和膀胱测压容量,记录患者排尿日记如漏尿次数、白天小便次数等,再对患者进行尿片实验,记录患者尿片质量。对患者进行KHQ健康量表调查,分为社交限制、人际关系、身体活动影响等方面评估患者的日常生活质量。

1.4 统计学处理

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应用平均值±标准差(),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治疗前后患者各项指标对比

经过治疗,患者的漏尿次数、尿垫重量和白天小便次数与治疗前相比显著下降,膀胱测压容量显著上升,两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情况见表1

3 讨论

压力性尿失禁是一种多发疾病,给患者的正常生活带来很大影响也给家属带来较大负担,其发病率达到15%-30%[3],且患者年龄的增大发病率会逐渐增加,随着近年来我国逐渐进入老龄化社会,如何更好地治疗压力性尿失禁成为医学界面临的共同课题[4]。

目前我们还没有完全掌握压力性尿失禁的发病机制,但可以确定的是该病的发生与盆地支持组织肛提肌损伤有关[5],患者的肛提肌纤维和肌肉比正常人薄弱,骨骼肌含量降低,应用生物反馈电结合盆底功能锻炼的方法对盆地肌肉功能进行收缩锻炼,能够强化盆地肌肉群的强度[6],增加骨骼肌含量,使阴部神经兴奋,促进传导功能的恢复,从而达到对压力性尿失禁的治疗作用。

本次研究共选取40例压力性尿失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患者连续进行生物反馈电结合盆底功能锻炼治疗后,患者患者的漏尿次数、尿垫重量和白天小便次数与治疗前相比显著下降,膀胱测压容量显著上升,患者KHQ评分与治疗前相比显著提高,两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证实应用生物反馈电结合盆地功能锻炼治疗效果确切,患者日常生活质量得到提高,将生物反馈电与盆底功能锻炼相结合的治疗效果优于单独使用;同时在治疗的过程中也存在一定的问题,如盆底功能锻炼计划不详细,部分老年患者由于行动不便难以全部完成锻炼等,进一步完善后值得进行推广。

参考文献

[1]金鑫 三种手术方式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疗效评价[J]. 中国处方药 2014,12(3):94-95

[2]龚会 早期生物反馈联合盆底肌锻炼对不同分娩方式产后压力性尿失禁患者的影响分析[J].基层医学论坛 2016,20(33):4663-4664

[3]张桂欣 阴道分娩和剖宫产对盆底结构功能和压力性尿失禁的影响[J].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4,18(11):189-190

[4]万晓慧 产科因素对压力性尿失禁的发生及盆底肌力的影响[J].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 2014,37(8):1037-1040

[5]嵇静 盆底肌生物反馈电刺激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80例临床研究[J]. 中国药物与临床 2013,13(4):499-501

[6]农立明 产后压力性尿失禁女性患者膀胱移动度超声变化特点及其诊断价值[J]. 中外医学研究 2016,14(21):53-54

论文作者:李云芬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7年第1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8/24

标签:;  ;  ;  ;  ;  ;  ;  ;  

生物反馈电刺激结合盆底功能锻炼治疗压力性尿失禁临床研究论文_李云芬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