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黑杨耐盐基因(Bet-A)遗传转化的研究

小黑杨耐盐基因(Bet-A)遗传转化的研究

梁宏伟[1]2001年在《小黑杨耐盐基因(Bet-A)遗传转化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渗透胁迫下,有些耐盐的微生物和植物细胞能够主动积累一些小分子有机化合物和蛋白类来维持渗透平衡和体内水分。甘氨酸甜菜碱(glycine betaine,简称甜菜碱)就是这样一种盐胁迫下很好的调渗保护物质,当前被认为是最有希望的植物渗透调节剂之一。但甜菜碱在许多农作物和林木中不能积累,如果利用基因工程手段将其合成途径相关基因转入这些植物中,既可积累甜菜碱,又将可能达到提高植物耐盐性的目的。 高等植物甜菜碱的生物合成包括两步反应:胆碱→甜菜碱醛→甘氨酸甜菜碱,这两步反应分别由胆碱单加氧酶(CMO)和甜菜碱醛脱氢酶(BADH)催化。源于大肠杆菌(Escherichiacoli)的胆碱脱氢酶(CDH)可兼具有CMO和BADH的催化功能,合成甜菜碱。它是由Bet基因家族中的Bet-A基因编码,基因全长1668bp,成熟蛋白质分子量为61.9KD。本研究通过农杆菌介导法将Bet-A导入小黑杨(Populus simonii×P.nigra)中,使其积累甘氨酸甜菜碱,从而期望获得耐盐的杨树新品系。 首先建立小黑杨组培再生体系。设置BA和NAA的不同浓度梯度组合试验,确立小黑杨叶片分化再生最适宜培养基配方为:MS+0.5mg/L BA+0.1mg/L NAA;组培苗生根培养基配方为1/2MS+0.1mg/L NAA。由于目的基因和选择标记基因NPT Ⅱ(卡那霉素抗性基因)嵌合在一起,这样在遗传转化中卡那霉素可作为选择剂。因此需要进行叶片分化和生根对卡那霉素的敏感性测定,以确定合理的选择压。组培系统建立后,通过浓度梯度试验确立叶片分化对卡那霉素的临界浓度为50mg/L,即在进行外源目的基因对小黑杨叶片转化时,50mg/L的卡那霉素为最低选择剂量。芽诱导生根对卡那霉素的临界浓度为40mg/L。 然后以小黑杨组培苗为转化受体材料,通过农杆菌介导法导入Bet-A基因。分别调整工程菌液浓度、浸染时间及共培养时间等影响介导转化的关键因子,确立介导法转化小黑杨叶片的高效遗传转化体系。对获得的11株转化苗进行了PCR扩增检测,其中7株有特异性扩增条带产生,而阴性对照没有任何扩增条带。取其中3株进行了Southern杂交检测,转化苗获得了阳性杂交带,而阴性对照没有杂交带产生。由此可以证明,外源基因已整合进小黑杨的基因组中。

白爽[2]2007年在《转Lea基因小黑杨花粉植株抗旱、耐盐性分析》文中研究表明本研究利用农杆菌介导法将从极度抗旱、耐盐植物柽柳中克隆得到的lea基因(lateembryogenesis abundant,)导入小黑杨花粉植株基因组中,通过对转基因小黑杨和非转基因对照小黑杨的盐、旱胁迫试验,比较它们抗性的强弱,筛选出抗性优良的转基因株系。对小黑杨花粉植株进行遗传转化,共获得11株卡那霉素抗性芽,对其进行PCR检测,结果均为阳性;进行PCR-Southern杂交,各转基因株系均出现杂交谱带,证明lea基因已整合到小黑杨花粉植株基因组中;进一步对11个株系进行Northern杂交和实时荧光定量RT-PCR检测,结果表明外源基因在RNA水平上得到表达。分别对11个转基因株系进行了NaCl胁迫和干旱胁迫试验,分析逆境胁迫条件下转基因小黑杨与非转基因对照小黑杨的丙二醛(MDA)含量、相对电导率、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率等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在200 mmol.L~(-1)NaCl处理6 d后,各转基因株系POD活性与对照之间无明显规律;平均MDA含量和质膜相对透性分别低于对照植株的14.4%和14.5%;平均净光合速率和叶绿素含量分别高于对照植株的140%和15.8%,综合耐盐性分析表明:耐盐性从强到弱分别为T11>T1>T14>T6>T3>T10>T5>T13>T4>T9>T7>CK。综上说明,盐胁迫条件下,转基因小黑杨受害程度明显小于对照,抗盐能力强于对照。干旱胁迫处理7 d后,转基因小黑杨相对电导率平均低于对照小黑杨11.41%;平均MDA含量低于对照小黑杨17.71%;而此时POD活性与对照之间仍无明显规律;而转基因小黑杨的叶绿素平均含量为47.43 mg.g~(-1),高于对照的14.57%,平均净光合速率高于对照植株的31.5%,综合抗旱性分析表明:抗旱性从强到弱分别为T11>T9>T14>T1>T13>T7>T10>T3>T6>T4>T5>CK。说明lea基因的导入提高了小黑杨的抗旱能力。综合以上结果,lea基因的表达能够不同程度提高转基因小黑杨的抗干旱、耐盐碱胁迫能力,其中T11抗性最强,T1、T14次之,其余各转基因株系的抗性也明显高于非转基因对照。

参考文献:

[1]. 小黑杨耐盐基因(Bet-A)遗传转化的研究[D]. 梁宏伟. 东北林业大学. 2001

[2]. 转Lea基因小黑杨花粉植株抗旱、耐盐性分析[D]. 白爽. 东北林业大学. 2007

标签:;  ;  ;  ;  ;  ;  

小黑杨耐盐基因(Bet-A)遗传转化的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