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我国电力工程建设过程中的技术问题论文_王孝伟

试析我国电力工程建设过程中的技术问题论文_王孝伟

大唐陕西发电有限公司延安热电厂 陕西延安 716004

摘要:在我国的电力工程整体建设过程中,电力覆盖网络越来越广,电力产出也越来越强,同时在电力工程建设的过程中使用到的技术类型与以往相比也有了极大的改进,但是在电网建设的过程中还是存在着一些不足,必须要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予以改进。

关键词:电力工程;技术问题;无损检测技术

随着在电力事业快速发展的背景下,电力工程对焊接质量和无损检测提出更高的要求。无损检测技术是金属技术监督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焊接质量管理的关键手段,使用无损检测监督电力工程焊接质量,对提升焊接质量管理效果意义重大。

1.电力工程建设过程中的主要技术问题分析

1.1电力工程技术管理水平较低。在电力工程施工建设过程中,工程的技术管理工作是一项艰巨而复杂的工作,要求管理人员具有较高电力知识和技术水平,并且还需要具有一定的电力制度管理能力。并且在电力工程施工建设中,电力工程技术也比较复杂,不仅包括电力工程的施工、规划等方面技术,同时还涵盖了电网组织、监管等领域的知识。当前我国电力工程管理部门管理水平较低的现象普遍存在,一方面工程的施工技术比较复杂,在工程施工过程中难免会出现设备故障、测量误差等问题,这些问题都会对工程施工技术管理造成一定的影响。另一方面电力工程技术管理工作中,由于工程施工建设周期较长,经常会受到各种因素的干扰,导致工程施工的技术管理工作质量和效率较低。

1.2工程技术人员综合能力不足。在电力工程技术管理工作中,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不足,一部分管理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不足,难以满足工程技术管理工作需求,还有一部分管理人员的责任意识较低,没有全身心地投入到管理工作中,影响了管理工作质量和效率。第一,工程技术人员的专业水平不足。当前工程技术管理人员大都是退休的施工技术人员担任,这些人员的技术水平比较陈旧,随着相应技术的发展,没有及时更新自己的知识技术体系,难以满足技术管理工作需求。第二,技术管理人员责任意识不足。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电力工程施工建设过程中,管理人员的管理意识较低,不重视相应管理工作的展开,没有积极履行自身的管理责任和义务。

1.3工程技术工作落实不到位。在电力工程建设过程中,还存在着工程技术工作落实不到位的问题。随着我国社会的不断发展,电力企业已经逐渐得到了普及,但是在我国的一些贫困地区以及经济落后地区,由于受到经济发展水平的限制,导致其电力工程技术水平较为落后,工程技术工作落实不到位。在电力企业的生产发展过程中,还有部分电力企业注重追求自身的经济效益,不重视相应的工程技术,没有及时引进、更换先进的设备,导致工程技术没有得到有效地改进和创新,工程施工质量和效率低下。

1.4工程技术问题。当前电力工程架线方式大都采用架空架线的方式,导致在实际的工程施工建设过程中,布线设计问题经常发生。在采用架空线路的布线方式时,其接线形式一般需要根据工程施工的具体情况进行实际选择,这就给工程的布线设计留下隐患,如果接线形式选择不合理,就会影响到实际架空线路建设质量和效率。当前城市的工业、商业区主要采用环形方式进行供电。在电网建设中架空线路上搭线用电等情况极为常见。这种用电方式具有较大的安全隐患,时有安全事故的发生。并且工程的线路网络本身比较脆弱,在工程施工建设过程中需要给予一定的技术支持和专业保障。但是在工程施工中,施工人员往往对线路的运行情况疏于关注,导致相应的线路运行问题没有被及时发现和处理,线路老化、破损等没有及时进行维护和替换,所以电力系统的监管和维护不到位,导致布线问题的发生。

2.解决电力工程施工技术中存在问题的对策

2.1加强施工技术交底。在电力工程施工的过程中,施工技术交底是一项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如果没有充分的做好技术交底工作,就会给施工人员工作的开展带来一定的阻碍作用,从而影响整体工程的质量。在施工的前期,技术管理人员必须要对施工人员进行施工技术的交底,如此才可以保障,施工进行的过程中,能够对施工的特点、工艺等环节进行把握,从而为施工的保障施工的质量。

2.2完善的施工流程。在电力工程施工的阶段,应该使用一个合理的招标方式来对建筑单位进行招标,要对建筑单位的信誉、影响力、发展规模等情况进行充分的调查,从而为施工的质量和安全提供保障,其次,也应该对施工的流程进行不断的完善,加强人员的管理培训,规范在施工技术中出现的错误操作,加紧业务培训,保障施工工作能够完美的交接,从而确保施工的工期。

3.案例分析及建议

3.1案例主管管道焊口状态。某电厂一期工程的设计容量为 M W 600 6× MW,1 ~4 号锅炉使用双火焰、一次再热、超临界、露天直流锅炉。锅炉最大连续出力为 1950t/h,其中,过热器出口压力和温度分别为 2534MPa、542℃,再热器出口温度、压力依次为 569℃、425MPa,锅炉效率高达 9384%。根据工程管理模式,管道焊接与检查工作由不同的承包商完成。锅炉本体监测的大径管、小径管分别为 672 个、34212 个,锅炉本体合金钢焊口为31104 个,小径管高合金焊口、异种钢焊口分别为1948 个、8222 个。锅炉本体小径管使用全氩弧焊接法,1 ~ 4 号机组主蒸汽、再热热段、冷段等动力管道共有 376 个焊口。

3.2无损检测。(1)为保障焊接工程的质量及效率,使用无损检测技术辅助焊接作业。使用无损检测时,其温度控制在 50℃以上,并挑选上述管道总数的十分之一进行抽样检查,全面检查焊接口质量。在进行无损检查时,选择台塑线软件完成监测和管理工作。实施焊接操作过程中,由于锅炉自身结构比较复杂,应对其内部所有管道实施检查。同时,为准确显示工程的进度,工作人员要认真记录相应的数据,并制成表格存档。根据案例数据可知,2 号与 3 号锅炉存在显著差异,因 2 号锅炉工程进行一半后挑选射线软件对其展开无损检查。而 3 号锅炉具体实施过程中,一直使用射线监管开展无损检测。这种方法能保障整体检查所有工程,详细记录各项数据,确保所用商品达到规范要求。如果施工过程中存在不达标的零件,需及时返修或实施调整,这种检查方法不单能提升商品焊接质量,也可保障整个电力工程的工作效率。(2)必须注意,国内锅炉本体小径管一般只进行 1 次射线检查,本案例中锅炉本体小径管实施 2次射线检查,以提升缺陷检出率。结合管排布置情况,进行 2 次 90℃射线检查,主要包含一级过热器、再热器等。由于超声波检测无法准确检出返修焊口的缺陷,此刻需要借助射线检测进行验证,从而得到合格的商品。各项工程结束后,再对各设备内部清洗程度进行检查。(3)在探讨电力工程无损检测过程中,为保证焊接后各管道接口的稳定性,在焊口热处理前后均进行一次检查。实际进行焊接操作时,因某些部件需将母材固定起来,待其外表润滑无棱后,方可进行全面的浸透检查,以保障焊缝的完整性。必须注意,有裂痕的部件批改或返修时,需通过浸透检查明确裂痕部位,准确进行修正处理。

我们发现在我国经济发展的过程中,电力行业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电力行业也是电网安全运行的一个根本出发点,要想实现电力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我们就必须要贯彻和落实科学的施工技术,对已经存在的问题进行积极的解决和处理,加强电力工程施工技术的发展,从而对整个电力工程的技术进行不断的创新,在保障了电力工程质量的同时,也促进了整个电力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论文作者:王孝伟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8年第3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3/1

标签:;  ;  ;  ;  ;  ;  ;  ;  

试析我国电力工程建设过程中的技术问题论文_王孝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