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辨证施治支气管扩张咯血的效果分析论文_严贤亮

中医辨证施治支气管扩张咯血的效果分析论文_严贤亮

(黑龙江省传染病防治院 黑龙江哈尔滨 150500)

【摘要】目的:探讨中医辨证施治支气管扩张咯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5月—2017年3月收治的支气管扩张咯血患者34例,将所有患者随机分组,观察组17例,对照组17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患者采取中医辨证治疗,对比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17例,治愈5例,好转10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88.2%;对照组患者17例,治愈3例,好转8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为64.7%;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出现1例呕吐,1例头晕;对照组患者出现1例恶心、1例呕吐,1例头晕;两组不良反应对比,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辨证施治支气管扩张咯血的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中医辨证;支气管扩张;咯血

【中图分类号】R5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8)13-0057-02

支气管扩张是临床上常见疾病,患者主要表现为反复咳嗽、咳痰、咯血等症状[1],长期未得到治疗会导致呼吸功能障碍,或引起肺源性心脏病,严重影响患者的身体健康;咯血是支气管扩张患者常见表现,大量咯血易出现肺不张,甚至失血性休克;中医治疗取得了显著疗效。本研究通过对我院2016年5月—2017年3月收治的支气管扩张咯血患者采取中医辨证治疗,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6年5月—2017年3月收治的支气管扩张咯血患者34例,所有患者均符合《实用中西医结合诊断治疗学》中支气管扩张的诊断标准;患者均知情同意自愿参加本试验,并签署知情协议通知书。排除严重肝、肾功能不全患者、支气管哮喘患者、精神疾病患者。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17例,男性患者10例,女性患者7例;年龄33~69岁,平均年龄为(47.3±2.5)岁;病程1~10年,平均病程为(3.5±1.3)年;对照组患者17例,男性患者11例,女性患者6例;年龄32~67岁,平均年龄为(46.5±2.3)岁;病程1~9年,平均病程为(3.5±1.5)年;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程等一般资料对比,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给予患者常规西药治疗,抗感染、化痰止咳等对症治疗;观察组患者采取中医辨证治疗,将患者分为痰热壅盛型、痰热内阻型、肝火上炎型、气虚血瘀型。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具体方法如下:(1)痰热壅盛型:患者主要表现为咳嗽、多痰,口干口渴、便秘、发热等,方药组成:苇茎20g、薏苡仁20g、桃仁12g、鱼腥草12g、黄芩6g、桔梗12g、甘草6g;(2)痰热内阻型:痰热壅盛型未彻底治愈,导致肺阴受损导致,治疗方在痰热壅盛型方基础上加用北沙参12g、百合6g、知母12g。(3)肝火上炎型:患者主要表现为咳嗽咳痰、呼吸急促、痰中带血、胸闷胸痛、便秘等;药物组成:柴胡12g、前胡6g、丹皮12g、蒲黄6g、野菊花6g、郁金6g。(4)气虚血瘀型:患者表现为反复咳嗽、痰中带血、呼吸急促、舌淡苔红;药物组成:生黄芪12g、太子参12g、白术12g、防风6g、茯苓12g、苇茎20g、薏苡仁12g、苍术12g。以上方剂水煎服,每日1剂,分两次口服。

1.3 疗效判定标准

疗效判定根据《临床疾病诊断依据治愈好转标准》进行判定,分为治愈、好转、无效三个标准。治愈:疗程结束后患者的支气管扩张病变完全消失,临床症状完全消失,未出现并发症;好转:疗程结束后患者的支气管扩张病变有所好转,咳嗽、痰量明显减少,咯血症状消失,肺部湿罗音明显减少;无效:患者的症状和体征无明显变化。总有效率+治愈率+好转率。

1.4 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采取SPSS17.0统计学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采取均数加减标准差(x-±s)表示,进行t检验,计数资料采取卡方检验,当P<0.05时,认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疗效对比

观察组患者17例,治愈5例,好转10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88.2%;对照组患者17例,治愈3例,好转8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为64.7%;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不良反应对比

观察组患者出现1例呕吐,1例头晕;对照组患者出现1例恶心、1例呕吐,1例头晕;两组不良反应对比,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支气管扩张是呼吸内科临床上常见疾病,该病主要由于感染等因素引起,反复发作;患者主要表现为咳嗽、咳痰、咯血等,西医治疗多采取抗生素等抗感染治疗,但长期使用易出现耐药菌,导致一定局限性,效果不够显著;近年来中医治疗支气管扩张咯血取得了较为显著的疗效。支气管扩张咯血属中医“咳嗽”、“咯血”范畴[2],中医认为该病由于肺部阴阳失调,气血逆乱,导致血瘀络破出现该病;支气管扩张咯血在初期正盛邪实,主要以痰热壅肺型为主,伤及患者脉络,导致咯血发生;而肺阴不足是导致该病的根本因素[3]。肺阴津出现亏损,久病后伤及肾脏,导致肾阴不足;本研究将支气管扩张咯血分为痰热壅盛型、痰热内阻型、肝火上炎型、气虚血瘀型根据患者症状进行辨证施治,有针对性的对患者进行治疗,达到显著效果。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8.2%;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4.7%;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对比,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充分体现出中医辨证治疗支气管扩张咯血疗效显著,安全性高,值得临床应用。

【参考文献】

[1]王树喆.支气管扩张的临床治疗分析研究[J].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2012(6):45-46.

[2]张狄,王伟.治疗支气管扩张咯血经验[J].江西中医学院学报,2013,25(5):13-14.

[3]胡敬献,王璐,陈芳.宋康教授治疗支气管扩张痰热蕴肺证的经验举要[J].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2014,38(5):561-563.

论文作者:严贤亮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8年1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5/29

标签:;  ;  ;  ;  ;  ;  ;  ;  

中医辨证施治支气管扩张咯血的效果分析论文_严贤亮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