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体育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论文_朱爱华

高职院校体育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论文_朱爱华

(云南工程职业学院,云南省 昆明市 650304)

摘要:高职院校体育教学一直以来都不被学校和教师重视,导致高职院校体育教学模式比较落后,不符合新时代下高职院校体育的教学要求。而体育教学对学生的职业发展有很大的帮助,能够帮助学生快速适应职业,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和体能。因此,教师需要重视体育教学,构建新的高职院校体育教学新模式。

关键词:高职院校;体育课程资源;教学创新

1.体育教师资源开发的内容

从高职院校的体育教师资源开发的内容上来看,其主要应当包括学校面向体育教师开展的选拔人才、培养人才、使用人才等几方面的内容。对于学校而言,选拔合适的体育教学人才是实现体育教师资源开发的前提,侧重于关注教师本身的专业技能、授课水平、师德教风等方面的内容;培养人才关注的是教师资源开发的培训和提高,需要关注教师资源的培训主题、培训评估等内容;使用人才关注的则是体育教师资源的配置系统、激励机制以及绩效管理。

2.高职院校体育课程现状与分析

随着体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推进,高职院校体育教学的目的、任务、模式、方法等也都发生了变化,探索、论证和构建新的教学模式已成为当代高职体育教学改革的热点、重点和新课题。在国内的一些高职院校,体育教学的理念、教学观点和教学模式相继出现更新,高势位的文化和先进的教学理念不断引进。有如“开放课堂模式”“快乐体育教学模式”“分层选项模式”“俱乐部选项模式”等进行教学,并结合自身特点,朝健康体育和终身体育方向来引导,将人本思想和人文精神落实到具体的教学之中。通过一系列改革,教学项目由单一性向多样性转变;课程目标由隐性化、单一化向显性化、多元化转变;课程评价模式由单一的结果评价向注重过程性评价与建立社会反馈体系转变,高职体育课程的评价也需要通畅社会及用人单位的反馈渠道;课程结构不再局限于课内、校内,而将其延伸向课外、校外体育活动之中;课程教学模式发生根本性的变化,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地位”相辅相成,体育课程教师由过去的教练型向导师型转变,教师的主导作用得到加强,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显现,将进一步提高教学效果。

3.高职体育教学资源开发利用

3.1职业道德和体育知识教育

为了让学生能够快速适应岗位的工作要求,高职体育教学需要开展与职业发展相符的体育知识。高职体育教师需要根据职业的不同工作特征和动作技巧,规划好体育教学内容,从而有效开展体育教学。为了提高高职体育教学质量,教师应该充分发挥高职体育教学的优势,加强职业道德教育,以职业道德为教育核心,有助于学生在职业中的个人发展。同时高职体育教师要充分利用体育教学实训课程,研究体育教学实训课程的教学安排和教学模式,提高体育教学实训课程的教学效率和质量,培养学生的竞争精神和合作精神。通过开展多样化的体育活动教学和模拟各种困境,提高学生在体育活动中的积极性,培养学生不服输、迎难而上的奋斗精神,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以及人际交流能力,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全面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从而达到教学的目的。比如说档案管理工作需要培养学生的细心和责任心,所以教师在体育教学中应该安排一些符合职业特征的教学内容,有针对性地提高学生在职业中的防护意识,提高学生的职业健康知识,促进学生在职业中的健康发展。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2加强校园体育文化制度建设

高职院校领导要推进体育文化制度建设进程,不断完善和健全相关体育文化规章制度,确保体育政策和文件顺利执行,保障体育教学活动的开展,制订校园体育文化制度建设的长远发展目标和方向,使体育部门工作人员做事有章可循。大力完善高职院校的相关体育各类规章制度,建立体育教学、教学和学生的考核和评价档案,在国家相关体育法律法规的基础上,结合学校本身的具体情况,制订出适应学校的体育管理方式的文件,在体育教学活动、体育运动基础设施建设及器材管理方面形成制度化,确保都能够严格和有效的执行。除此之外,高职院校要不断开展校内外各种体育活动,如运动会、单项体育竞赛、体育演讲比赛和体育文化节等活动,吸引学生们参与体育的兴趣,提高对体育文化知识的了解。

3.3培养高职院校体育教师创新能力

高职院校教师创新能力的内容主要是指,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让学生具备良好的观察力、想象力、记忆力、意志力和思维力,还具备良好的情绪情感能力和个性心理能力。在体育教学中,教师对体育教育课程有良好的创新意识,组织创新指导活动,做好学科和课程的渗透活动,以此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教师还要对学生活动进行创新,对学生整体的创新素质进行综合评价,尤其是学生特殊创新能力,特殊创新能力主要是指,学生的音乐、绘画、语文和数学以及体育创新能力等,在教育上创新的同时,还实现了思想上创新。根据《体育教学与创新思维能力》内容,时代的进步对教师职业要求非常高,传统的师资教育模式科教知识和教育学知识的结合,已经远远不能满足人们的需要,对体育教学进行创新,在知识容量上得到体现。现阶段,高职院校体育教育领域非常广泛,最为重要的是体育教学能力的创新,主要变现在评价、设计和课堂组织上。因此,高职院校的教师要提高自身的创新能力,结合体育教学内容,以此培养学生的独立自主创新能力,这不仅提高了体育教学的有效性,还可以提高教师体育教学的水平。

3.4教学间隙渗透创新教育

在高职体育课堂中,体育教师也并不是始终不间断的组织教学,适当会留出一部分时间让学生休息。在这样的教学间隙,体育教师也不应浪费,应积极利用教学间隙时间有效渗透创新教育。例如在汽车工程系的体育教学过程中,在教学间隙体育教师这样问道:“同学们,你们毕业之后打算找什么工作啊?”听到教师这样问,同学们略经思考后便开始纷纷作答。有学生说:“我毕业后想到一些大的汽车制造企业上班,从而实现我最初的梦想。”此话一出,其他大部分同学也纷纷响应。听到学生这样说,教师意味深长的说道:“现在的就业形势非常严峻,大家一定要一颗红心两手准备。如若将来找不到理想的工作,也可以通过创新创业的方式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创新创业理念的提出符合了部分同学的想法,于是大家又针对创新创业展开了一系列讨论。在体育课堂教学间隙讨论创新创业,对教师而言并不是不务正业,而是对学生负责的一种表现。因此,高职体育教师在教学间隙时间应积极与学生进行思想上的交流,有效渗透创新教育。让学生在接受体育教育的同时,也能够接受到来自体育教师的创新教育。

结语

总而言之,为适应时代发展的潮流,高职体育教师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中,也应积极渗透创新教育,引导学生进行创新,积极寻求教学方法上的创新,渗透创新教育。诚然本文针对创新教育理念下的高职体育课堂教学研究仅是相对浅显的研究。为深化本课题的研究深度,在未来仍需对其进行持续且深入的探索与研究。

参考文献

[1]许为民,钱巧鲜.以职业能力为导向的高职实用性体育课程改革探究[J].浙江体育科学,2017,39(03):86-89.

[2]李勇.职业导向视角下的高职院校体育教学改革困境及保障机制构建[J].职业技术教育,2017,38(20):41-44.

[3]何健,严慧琳.高职院校体育课程“选项+俱乐部”体系改革研究[J].运动,2017(16):116-119+114.

[4]周荣彬.新时期下的高职院校体育教学创新方法探究[J].运动,2017(19):126+132.

论文作者:朱爱华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2018年12月上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2

标签:;  ;  ;  ;  ;  ;  ;  ;  

高职院校体育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论文_朱爱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