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脑梗塞应用依达拉奉治疗的临床分析论文_王文杰

威海市人民医院 山东威海 264200

【摘 要】目的 总结急性脑梗塞患者接受依达拉奉治疗的具体方法以及治疗效果,为临床疾病的治疗提供有力的依据。方法 选取我院在以往一年之内所接诊的急性脑梗塞患者资料100例开展对比分析,根据治疗方案的差异将所选患者进行分组,给予对照组小牛血去蛋白血清治疗,给予研究组患者依达拉奉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研究组患者治疗效果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中采取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塞疾病效果理想,能够对患者桡神经起到修复与保护的作用,此外依达拉奉还存在抑制损伤后炎症反应的效果,临床应用不会产生不良反应,应该给予大力的推广和应用。

【关键词】急性脑梗塞;依达拉奉;治疗效果

急性脑梗塞也被称之为缺血性脑卒中,具体指的是因为脑部血液供应障碍,缺氧以及缺血导致的局限性脑组织缺血性坏死或是脑软化,其中自由基属于参与脑缺血性损害的关键性因素。依达拉奉属于一类新型自由基清除剂,能够有效清除患者体内活性氧分子和脑内存在细胞毒性的羟自由基,对于脂质过氧化现象起到抑制的作用,有效组织脑内皮细胞损害,对于迟发性神经细胞的死亡起到抑制的效果,可以缓解脑水肿,使患者的神经损害症状获得显著改善,从而保护患者桡神经[1]。本文选取我院在以往一年之内所接诊的急性脑梗塞患者资料100例开展对比分析,根据治疗方案的差异将所选患者进行分组,给予对照组小牛血去蛋白血清治疗,给予研究组患者依达拉奉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现汇报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在2016年1月到2017年1月所接诊的急性脑梗塞患者资料100例实施分析,所选取的患者全部符合急性脑梗塞的诊断标准,患者通过头颅CT检查排除脑出血疾病,患者急性脑梗塞发病时间在72小时之内,所选患者年龄全部低于76岁,患者排除明显意识障碍,所有患者的瘫痪肢体肌力低于4级,患者中不存在合并肺部感染接受呼吸机治疗;根据治疗方案的差异将100例患者进行分组,研究组中男性患者30例,女性患者20例,患者中最小年龄51岁,最大年龄74岁,平均63.1±8.1岁;对照组中男性患者32例,女性患者18例,患者中最小年龄49岁,最大年龄73岁,平均61.7±7.4岁;研究组和对照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对比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1.2治疗方法

给予研究组患者依达拉奉治疗:将30mg依达拉奉置入生理盐水中为患者开展静脉滴注,在30分钟之内滴注完毕,每天滴注2次,一共治疗2周;给予对照组患者小牛血蛋白血清治疗:将20ml小牛血蛋白血清置入生理盐水中为患者开展静脉滴注,每天1次,一共治疗2周;其他治疗方式两组一致,治疗2周之后对比两组治疗效果。

1.3疗效评价标准

患者接受治疗之后,功能缺损评分显著降低91%到100%,代表基本痊愈;患者接受治疗之后,功能缺损评分降低46%到90%,代表显著好转;患者接受治疗之后,功能缺损评分降低18%到45%,代表进步;患者接受治疗之后,功能缺损评分降低低于17%,代表无变化;患者接受治疗之后,功能缺损评分出现升高,代表恶化;患者接受治疗期间死亡[2]。

1.4统计学处理

应用 SPSS l5.0软件进行计算,计量数据通过均数±标准差(`X±S)进行表示,组间比较通过t 进行检验;计数资料通过百分比表示,数据对比通过X2校验,所得P值>0.05,代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所得P值<0.05,代表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研究组患者治疗效果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详细数值见表1。

3讨论

脑卒中属于全球人口死亡与致残最关键的因素,我们国家脑卒中属于第二大致死因素,缺血性脑卒中在其中占据56%到80%左右,患者数量达到500万到600万之间,怎样减少缺血性脑卒中疾病的死亡率与致残率是现在医学界广泛关注的话题[3]。临床中治疗急性脑梗塞的方式为药物治疗,通常重视对患者恢复缺血脑组织供血供氧以及加快神经功能恢复的治疗,主要治疗药物有抗血小板剂、抗凝剂、自由基清除剂、神经保护剂以及溶栓剂等,但是治疗期间通常会忽略缺血以及再灌注期间氧自由基对于患者脑细胞所产生的损害,严重威胁到患者的生命健康,患者脑部缺血之后马上会产生乳酸堆积、离子稳态受到破坏、神经细胞能量耗竭、兴奋性氨基酸毒性作用、神经递质异常释放以及自由基生成等,通过大量的动物研究实验显示,过氧化脂质与自由基是引发脑血管痉挛的关键因素[4]。依达拉奉作为一类新型自由基清除剂,可以有效抑制黄嘌呤氧化酶与次黄嘌呤氧化酶活性,对于氧自由基的产生起到抑制的作用,并且刺激前列环素生成,降低炎症递质白细胞三烯的生成,减少羟自由基浓度,缓解脑水肿与脑组织损伤[5]。通过本文的研究显示,研究组患者治疗效果显著高于对照组,由此可见,临床中采取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塞疾病效果理想,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 刘秀坤,董 志.治疗急性脑梗死药依达拉奉应用及其相关机制的研究进展[ J] . 国外医学?药学分册,2015,32(5):314- 317.

[2] 高桂琴,李敬会,黄明炜,等. 超敏 C 反应蛋白、 血小板活化与 2型糖尿病血管并发症的关系[ J] . 中国微循环,2015,9(5):349- 350.

[3] 孙明,单丽华,周正国,曲芳,孙英健,于海燕.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配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塞27例[J].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14,35(1):605.

[4] 邱贞琴,邱贞荣,许加刚,李莎莎,张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肺部感染应用噻托溴铵治疗的效果研究[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5,1(7):92,95.

[5] 邱贞琴,王丙琼.异丙酚全身麻醉对老年患者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S100B蛋白及认知功能的影响[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6,5(1):66.

论文作者:王文杰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学术版)2017年5月第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0/13

标签:;  ;  ;  ;  ;  ;  ;  ;  

急性脑梗塞应用依达拉奉治疗的临床分析论文_王文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