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析我国生活垃圾收运系统现状及发展趋势论文_程善平

简析我国生活垃圾收运系统现状及发展趋势论文_程善平

程善平

安徽省城建设计研究总院股份有限公司 安徽省 合肥市 230041

摘要:生活垃圾处理系统由收集、转运、处理几个环节构成,而其中的收集和转运则构成了生活垃圾的收运系统。收运是垃圾源头管理与最终处置之间最重要的衔接部分。因此,选择合理的收运模式,建立布局合理、规模适当的生活垃圾收运系统,提高生活垃圾的收运效率,对于降低垃圾收运及处理处置成本、控制环境污染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生活垃圾收运系统现状及发展趋势进行了比较分析。

关键词:生活垃圾;收运系统;垃圾分类;转运站

1生活垃圾收运系统建设现状

我国现状生活垃圾收运模式以人工+小型机动车收集、小型转运站压缩转运为主,但随着城镇居民生活水平及城镇化率的逐步提高,城镇生活垃圾产生量也随之增加,传统的收运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城市高效运行的要求。调查研究表明,我国各城市小型转运站普遍存在着布局不合理,用地范围不够,作业环境恶劣等问题,严重影响城市市容环境,周边居民投诉不断,人工收集作业效率低下。随着环卫市场化程度的不断扩大,先进的管理经验也随之引入,国内发达城市开始在城市近郊区建设大中型生活垃圾转运站替代原有的小型转运站,并通过重新优化生活垃圾收运系统及转运设施功能,如采用密闭环保的收运设施等,以促进生活垃圾收运更为高效、环保、经济运行。

2 生活垃圾收运系统建设发展趋势

2.1“分类收集+压缩密闭化运输”的生活垃圾收运系统

我国生活垃圾收运经历了敞开式机械化运输、密闭式机械化运输、压缩减容后运输、压缩密闭化转运结合分类收集4个阶段。我国的大中城市采用的垃圾收运模式有直运模式、流动车收集模式、垃圾箱房收集模式、地下垃圾箱收集模式、集装箱+垃圾收集车收运模式等[2]。

从收集方式来看,我国生活垃圾已经从单纯的混合收集过渡到大中城市开始生活垃圾分类收集试点,并逐步推广到中小城市。未来,我国将大规模开始推行生活垃圾分类。从垃圾分类推行上来看,第一步第一步实现基本的干湿分离,即将瓜果菜叶等易腐易烂厨余垃圾从其他除“湿”垃圾以外的垃圾中分离出来;第二步常规的分类收集。

从垃圾转运模式上看,我国已从单纯的直运模式和一级转运模式逐步向二级转运模式、多种转运模式相结合的方向发展。国内部分城市开始采取建设大中型生活垃圾转运站替代原有的小型转运站,通过重新优化现有生活垃圾收运系统及转运设施功能,以达到更为高效、环保、经济的目的。

2.2“资源回收+设施共享”的发展模式

近几年来,废品回收价格一路下跌,大批中小企业处于亏本经营状态,回收企业盈利情况日趋恶化,原有的拾荒大队逐渐消失,大量的可回收物回流到末端处理环节,处理设施的负荷量难以承受。为进一步提高资源回收利用率,缓解末端处理压力,我国多次在重要文件中提出要将垃圾分类与再生资源回收体系“两网融合”。各地也相应地做了一些有益的尝试,广受市民好评,如上海市长宁区在全区遴选有条件的小区,利用垃圾箱房可用空间,推进生活垃圾分拣与再生资源回收设施点位合一,推进“两网协同”、设施共享。未来,我国有望将废品回收体系和环卫收运体系,通过加强创新和整合,充分发挥环卫行业公益性特征和废品回收市场化程度高的特点,在回收价格低的情况下,以“互联网+”的形式,寻找更多的发展空间,提高低值回收物利润水平,从而提高资源化利用率,降低进入末端处理设施的垃圾量。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3“就地就近+集中处理”的垃圾收运处体系

2015年4月,住建部公布了全国第一批生活垃圾分类示范城市。按照示范城市建设要求,要充分发挥政府、企业、社会在生活垃圾分类工作中的作用,鼓励从事垃圾处理和综合利用的企业进入社区和单位。同时,重点解决厨余垃圾(指家庭中产生的菜帮菜叶、瓜皮果核、剩菜剩饭、废弃食物等易腐性垃圾)的分类收集和处理问题。国内部分城市已出台政策鼓励安装食物垃圾处理器,将厨余垃圾粉碎直排污水管网,如国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中指出:“利用新技术、新设备,推广厨余垃圾家庭粉碎处理”。

2.4“过程分拣+资源化利用”的其他固废收运体系

大件垃圾因无法进入压缩设备,硬压会损坏机器,一直困扰着各地环卫主管部门。部分甚至直接混入生活垃圾进入末端处理设施。针对这类问题,国内很多城市做了大量尝试,总结了一些好的经验。如宁波市在部分垃圾转运站内设置大件垃圾分解处理点,工作人员先将进行压块处理的垃圾由人工稍作分解后倒入压机,剩下不能进行压块处理的部分采用大件木材破碎机统一处理,经破碎机粉碎后形成颗粒状直接装到垃圾车,再运到垃圾处理厂处理或进行资源化再利用。针对小区绿化垃圾,深圳市根据自身情况,依托现有垃圾转运站成立绿化垃圾回收利用中心,统一收集辖区内绿化垃圾,收运至回收利用中心破碎及堆肥处理,用于市政绿化养护,实现绿化垃圾循环利用。

2.5“低排放+高效率”的环卫车辆发展趋势

由于见缝插针式的停车方式,污染排放高,密封性能差等原因,环卫车辆一度被认为是影响市容市貌、污染大气的重要原因之一。2013年,国务院出台《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要求严格机动车污染防治,推广使用新能源汽车。随着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的推进,机动车辆污染排放标准越来越严格,近年来,北京、上海等大中型城市逐步采用外观整洁的新能源垃圾收集车取代以往的人工收集车和高污染排放的机动车,不仅降低了收集车的污染排放量,还提高了道路机械化清扫率,提升了环卫保洁效率,获得了社会的一致好评。与此同时,却带来了新能源汽车充电难的新问题,各地通过改造现有生活垃圾转运站建设环卫车辆停车场,加设充电桩,有效解决了新能源垃圾收集车辆充电难的困境,同时也解决了长期以来环卫车辆停车难的问题。

2.6“全民参与+高标准”的环卫设施建设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边缘不断扩张,城市人口不断增长,导致城市生活垃圾激增,加上全民环保意识的提升,人们对环卫设施的服务能力和服务质量的要求不断提高。近年来,各地“邻避效应”频发,突显出居民环保意识提升和垃圾处理设施建设的矛盾。各地人民政府迫切寻求解决措施破解“邻避效应”,如广州增城提前谋划,规划先行,通过全过程公众参与,做实做好群众工作,保证公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和决策权,有效解决了垃圾处理设施落地难的困境;杭州天子岭通过高标准建设环卫设施,打造垃圾处理中心与旅游胜地于一体的“全能小镇”,得到了市民的普遍认可;天津通过强化城市环境卫生主管部门在规划审批中的地位,加大对违反规划行为的惩罚力度等,保证充足的环卫设施用地。“全民参与+高标准”建设,将是解决我国垃圾处理设施落地难的重要措施之一。

结束语

选择生态环保、安全高效的生活垃圾收运模式,即推行垃圾分类和资源化利用、采用新能源电动车等环保高效设备、结合“互联网+”新技术,建设集分类收集、预处理为一体的多功能大中型生活垃圾转运设施,将成为我国生活垃圾收运系统建设发展趋势。

参考文献:

[1]付乾.城市生活垃圾直接收运模式研究及应用[D].武汉:华中科技大学,2016(2):122.

[2]北京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R].北京:北京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2016(3):211.

论文作者:程善平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住宅设施》2018年2月下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1

标签:;  ;  ;  ;  ;  ;  ;  ;  

简析我国生活垃圾收运系统现状及发展趋势论文_程善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