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作文水平离不开思维训练论文_王建英 王海涛

提升作文水平离不开思维训练论文_王建英 王海涛

黑龙江省逊克农场学校中学部 王建英 王海涛

蒋仲仁先生指出的:“学生作文,一般有两大缺点,一是言之无物,一题到手不知道该写些什么;一是语无伦次,有点儿想写的东西不知道该怎组织。这两个毛病何尝仅仅是语言的问题!根源还在思维能力上。”(《思维语言语文教学》)。确时,学生在作文过程中,存在着一些比较突出的思维障碍。比如,思维空白--觉得没有东西可写;思维浑浊--不知如何谋篇布局,意不称物,文不逮意,乃至应考背作文、套作文;思维单一--不知如何求新、如何修改等。因此,在作文教学过程中,针对学生的思维障碍,加强思维训练,显得尤为紧迫、必要。知识的积累,语言的训练,只是使学生的作文表达更流利,更生动,但学生的表达还缺乏创新型训练,和有创意表达,因此还要进行思维拓展与强化。

(一)发散思维的培养

达芬奇曾经说过,同一个鸡蛋,只要换一个角度看,形状就立即不同。发散思维就是从更多角度去发现和解决问题。在写作中,学生如果调动起发散思维,就会避免千人一面的陈旧,而出现百家争鸣,文采灵异的美文来。

1 善于抓住事物,引发联想。

课堂教学中,我常常不失适宜地进行这方面的训练。在讲授《事物的正确答案不只一个》时,我这样进行提问:由“0”你们想到了什么?当我把“0”写到黑板上时,同学们的思维开始活跃,由月饼想到中秋团圆之夜,想到戍守边疆的战士的奉献精神;由圆月想到“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对人美好的祝愿,想到“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的对人生哲理的探求;由“。”想到人生的结束,想到”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的精神;想到起点,明确了“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懂得了把握……同学们的思想不断碰撞,互相启发。

经过多次这样的训练,学生作文中思想各色纷呈,内容深刻了,角度挖掘比较广了,出现了百花齐放的境界。

2. 利用词语作为媒介,打开思维闸门

在教学中,如果遇到一个涉及面广的词语,我会随时引导同学们展开联想。有一次,讲课接近尾声时,我问:由“和谐”你们想到了什么?同学们先是一阵茫然,不知道从哪说起,我接着又这样引申,生活中有哪些和谐的现象,哪些关系需要和谐相处呢?

同学们踊跃发言:由人与人之间的和谐想到师生之间,父母与子女之间,邻里之间,消费者和商人之间,医生与患者之间……并且都谈出了他们之间如何需要和谐,分析得很有时代意义;由自然的和谐,想到人和自然之间应和谐相处,不应乱砍滥伐,破坏植被,不应为追求利益而污染河流,不应破坏自然,否则会遭到惩罚,印度洋海啸,水灾,旱灾,沙尘暴,都是人和自然不和谐的结果。

同学们有的说到激奋处,拍捉呐喊,这些激发了学生的环保意识。

经过几堂思维课的训练,同学们的思维变得活跃了,看问题不只是浮于表面,有时想得很广,很深刻。另外作文中能表达自己独特的思想了,作文立意变得深刻了。

(二)创造性思维的激发

许多同学的作文写的平平淡淡,毫无新意,人云亦云。为了扭转这种印象,我大胆的引导与鼓励同学们有创意的表达。因为文美首先在于意美,意美则基于创新美。齐白石则告诫弟子:学我者在,似我者死。教学中,我用联想与想象作为创造性思维的引线。思维的火花一旦被点燃,学生就会由此及彼,举一反三,发现瑰宝。

学习《孔乙己》一文时,我提了一个问题:丁举人为什么姓丁?问题一出,所有同学莫名其妙。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我先引导学生分析“孔乙己被丁举人打折腿的”的那段话,三个“打”字写尽了丁举人的残忍。在“丁”字旁边加一个偏旁提手,丁举人“就变成“打举人”。

经过我的启发,同学们的思维开始活跃起来,我因势利导,进一步问:这个“丁”的形状象什么?

学生们的思维火花开始迸射。

学生甲:像悬挂的绳子。丁举人就是顺着绳子爬上去的,剥削人民。

学生乙:像鱼钩,封建社会科举制度像装有诱饵的鱼钩,钓住许多读书人。

这样一发挥,同学们走出了对课文内容狭隘的分析,眼前别有一番天地,思维像阳光般房舍,敢于走出拘囿,大胆想象。

由于平时在教学中,多方渗透与训练,学生们在写作中也表现出了前所未有的创新思维。

一次,在训练以“相处”为话题的作文时,学生甲以书信体的形式,以伊拉克小男孩的口吻向美国总统布什写了一封信,声泪俱下的描绘了家园被破坏的惨状,控诉了美国的罪行;学生乙以《狗的遗言》的新颖形式,讲述了一只濒临死亡的狗回忆了自己被宠到被唾弃的一生,呼吁人类对动物要多加爱护;学生丙以《老鼠历险记》的形式,以老鼠在垃圾场能够吃到许多剩的美味佳肴,因而对人类感激不尽,来讽刺人类的浪费以及对自然的破坏。……在学生们的一篇篇的美文中,我看到了创新的力量,他们又如此丰富的想象,很出乎我的意料。

(三)加强求异思维的训练

写文章思想不落俗套,就得另辟蹊径。俗话说:“文章最忌随人后”。如何使文章具有千人一面的独具特色呢?成功的求异思维的训练,会使学生笔下生花,写出令人耳目一新的文章。

为此,我总是寻找机会进行训练。我发现了这样几步可以参考。

1 开放性的作文题目为求异奠定基础。

以此,学校组织学生看一场文艺汇演。看完后,同学们很兴奋,热烈的讨论。我就抓住这个机会,给学生布置了一个开放性的作文思考题:你觉得可以从什么角度来写这场演出?请课后想想,试着拟出题目并想好文章的主要内容。这样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广阔的空间,为求异奠定了基础。

2让学生交流想法,初步引导求异。

第二天,我让学生在课堂上充分交流意见,学生说了十几种想法:

a写整场演出。题目为《一场特别的文艺汇演》,通过几个精彩节目,写整场文艺汇演。b写各个小节目。题目有《催人泪下的“诗朗诵”》,《引人深思的小品》,《意味深长的相声》……以各个小节目为内容,写出多篇文章。c写表现的技能。题目有《于无声处胜有声》,写优美的动作给人带来的感受……

同学们各抒己见,纷纷表达出了自己的理解,表现出了百花齐放的场面。

3鼓励学生异想天开。

经过以上训练,学生的思路已被打开,但是并没有达到求异的最高境界,让他们大胆的去想去说,完全挣脱演出束缚。于是我提问:“看完这场表演,你的内心是否有一种冲动?是否有什么幻想?以此为基础,还可以写什么文章呢?”

过了一会,一个学生说:“能不能以‘假如会变魔术’为题来写我的心愿----为受灾人民变食品和衣服,让他们免受寒冷的威胁?”

我当时给予了大力的表扬,受到启发,同学们踊跃发言。以“假如我会武术”为题,写自己表演武术为国争光;以“我愿做小丑”为题,写小丑奖苦闷藏于内心,将欢乐带给别人……

在一次次的求异中,同学们转变了思维角度,思路不再狭窄,人云亦云了。为了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我还引导他们关注生活中的时装,家具,挂件等标新立异,追求另类的不伦不类的不和谐美上。引导迁移到作文中来,故意把不和谐的东西堆放在一块,造成了视觉上的冲击。在写《静静的夜晚》一文中,同学们写了静夜中不平静的事情;《凡人小传》写了不平凡的事情与品质;《12岁,我却老了〉〉,本该如花的年龄,作者却以一颗苍老之心,“慧眼识本质,荒诞落满纸,抨击来省世”,选取了与年龄不相符的生活片断,来凸现学生学习生活中的枯燥的现实,呼吁家家长,老师,社会的同情。

一系列的训练,重要的是打开了学生思维的深度。学生不仅在内容,选材上做到与众不同,在表现形式上也学会另辟蹊径,《宽容》一文中,学生以文言的形式再现了夫差对勾践的宽容,导致灭国,告诫人们宽容要有原则。

论文作者:王建英 王海涛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科技教育(理论版)》2017年9月

论文发表时间:2018/5/25

标签:;  ;  ;  ;  ;  ;  ;  ;  

提升作文水平离不开思维训练论文_王建英 王海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