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大气污染排放标准中环境监测相关问题的研究论文_薛冰

国家大气污染排放标准中环境监测相关问题的研究论文_薛冰

身份证号:13062519890523XXXX

摘要:近些年,随着人口的不断增长,对大气的污染不断增加。国家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作为我国环保法规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具有规范性、严肃性、强制性,但是目前部分国家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仍存在许多环境监测相关问题。通过对现行国家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中关于基准含氧量、排气筒高度、监测方法、监控指标等问题进行分析研究,分别提出了相应的建议和对策。

关键词: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环境监测;问题分析;对策建议

引言

大气污染是在所有污染问题中对人们生活影响最直接、对人体健康影响最明显的污染。导致大气污染的人为原因主要是工业废气、汽车尾气、煤炭等燃烧产生的废气等,需要对其监测方案和治理措施进行深入研究。

1当前我国大气污染的突出特征

作为我国重要的环境问题之一,大气污染受到我国经济发展形态、自然环境特点等方面内的影响呈现出一定的独特性,体现出了不同于其他国家大气污染的特点。首先,可吸入颗粒物、悬浮颗粒物是我国主要的大气污染物类型。尤其是在北方地区,由于在冬春季节地表的植被少,裸露的地表多,加上大风很容易就会形成扬尘。同时,在我国的能源结构中,煤炭占据了很大的比重,煤炭的燃烧除了会产生二氧化硫等污染物外,还会排放大量的颗粒物。种种因素的叠加,导致了可吸入颗粒物和悬浮颗粒物成为了我国大气污染中主要的污染物。这类型的污染物危害极大,它所引起的雾霾天气不仅会导致大气能见度大幅度下降,给人们的安全出行带来很大的困扰。更重要的是可吸入颗粒物会进入人的呼吸系统,引发各种呼吸到疾病,威胁到人们的健康。其次,大气中的细菌含量高。这与我国人口多、人口的分布比较密集,以及我国城市建设的特点有一定的关系。在加上我国城市的硬地化水平普遍偏高,导致城市的绿地面积严重不足,绿色植物的净化和杀菌作用在城市中没有得到有效的开发,导致在一些大型的商场、工业区、公共场所等人流量大的区域细菌含量超标,威胁人们的健康。最后,煤烟构成了我国主要的污染来源。虽然我国的能源结构已经经过了多次调整,煤在能源结构中的比重有了明显的下降。但是在短期内,以煤炭作为主要能源的现状还是难以改变。加上一些以煤炭为主要能源的中小型企业在清洁生产上的投入不足,煤炭在大气污染中的影响还是极为突出。

2对大气中存在的有害物质进行检测

2.1颗粒状物质

在大气污染中,存在较多颗粒状物质,这些物质具有较多成分与物质,具有危害性、多变性、复杂性等性质,有的作为有毒物质,在大气活动中产生有害反应。某种情况下,大气中的颗粒物质会产生吸附作用或者与气体产生反应,从而产生更多的毒气。所以,应当对大气中的颗粒物质进行监测,对其进行检测的内容包括:颗粒的化学成分、降尘量、粒度分布情况、可吸入颗粒物的浓度、总悬浮颗粒物等。

2.2氮氧化物

随着社会不断进步,人们生活水平有所提高,汽车成为当下人们出行的必要代步工具。汽车的广泛使用使得其达到饱和,并排放出大量的氮氧化合物。除此之外,工业的发展,使得石油等化学物质不断燃烧,从而产生出的氮氧化合物都对空气带来影响。想要对氮氧化物进行有效监控,需要从两个角度入手,分别是分别是一氧化氮与二氧化氮,在对其进行监测过程中,所需要使用的设备必须具备精准度高、使用期限长等特点,并且在检测方法上以盐酸二胺分光光度法为主,从而测量出氮氧化物在空气中所占比例。

3开展环境监测工作的有效措施

3.1加大大气污染整治力度

在环境治理问题上,国家一定要对引起高度重视。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为更好对工厂排放行为进行约束,应当对法律法规进行完善,通过制定排污收费标准,对排污超标的企业进行处理,抵制企业存在不法行为,改善排放情况,实现低污染、低排放。同时,国家还应当加大环境治理的人力、物力投入,比如,不能只因为眼前短暂的利益,而对那些高污染的企业持以无视状态,并且还要加大对新能源的开发工作,对企业做出贡献的员工进行表彰。最后,还应当从城市布局角度入手,在企业选址时避免离居民区太近,从而减少对居民生活的影响与伤害。

3.2加强环境立法,建立完善的法律体系

大气环境污染的防治不能仅仅依靠全社会的自觉行为,更重要的是在法律上进行规范,通过法律的效力来推动大气环境的保护工作。在我国的环境执法中,相关法律法规不完善是制约我国大气环境保护的重要因素。由于法律法规的缺失,企业的行为得不到约束,加上处罚力度低,更加助长了某部分企业肆无忌惮地排放大气污染物,牺牲环境还换取经济利益。而执法部门由于没有法律依据,难以对于企业的排污行为进行监督和处罚,严重制约了环保等相关部门的工作。因此,立法机构应该加强环境立法工作,在开展环境立法的过程中要进行深入的环境调查,确定科学的立法依据,同时利用相关领域专家的智慧,让其参与到立法工作中出谋划策,以确保相关的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的科学性,避免法律的尺度过于宽松,同时也防止出现矫枉过正。

3.3加强环保宣传教育

在进行环保宣传教育时,相关部门要将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相融合,全方位、全渠道的宣传大气污染治理、环境保护理念,强化环保意识,鼓励主动作为。例如,政府可定期组织区域内生产企业进行大气污染治理宣传讲座,除了要宣传环保理念、展现区域大气污染治理成国外,还要将一些最新的国家相关政策、行业技术发展等信息传递给企业,鼓励其不断进行大气污染处理系统的创新升级。此外,利用新媒体技术,向居民传递绿色出行理念,为大气污染治理工作贡献力量。

3.4调整经济结构

长期以来,我国以能源作为推动工业发展的主要动力,仍属于粗放型经济模式阶段,以能源的过度消耗为代价换取经济的高速增长,带来的首要问题就是大气污染加剧。因此从国家层面出发、从源头角度来讲,合理调整产业结构是最有效也是最艰巨的应对措施。集约型经济的发展对于大气污染问题的治理意义重大,通过开发清洁能源、提高可再生能源的使用量、倡导节约型生产,提高能源利用率,同时也最大限度的降低工业生产产生的污染物排放量,从源头上改善大气污染问题。此外,城市交通系统的优化也是一项重要的治理措施,例如国家正努力研发的新能源汽车、倡导的绿色出行等,都能明显降低汽车尾气对控制质量的影响。

3.5控制气体排放

为解决大气污染问题,需要对气体源头与排放两个方面进行控制,这也是减少大气污染物最行之有效的手段。从源头来看,大多是来自于石油等化合物的燃烧,所以企业必须对燃烧材料进行控制,利用先进的技术,进行脱硫、洗煤等方法,从而降低燃烧物中的含硫量。从气体排放角度来看,应当利用先进的技术与设备,优化煤炭燃烧方式,提高煤炭绕少效率,尽可能较少废煤量。与此同时,还应当从燃烧设备方面入手,比如使用的设备具有除尘功能,并且能够利用科学、合理的方法,有效清洁空气中的污染物,从而达到环保目的。不仅如此,许多厂家开始生产具有环保功能的汽车,并且对汽车尾气也进行特别处理,安装具有净化功能的仪器等,从而减少有害气体的排放。

结语

总之,环境保护是现阶段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需要着力解决的重要问题,作为环境保护中的重要部分,大气污染的监测和防治至关重要。大气污染的防治是一个关乎全社会生产和生活的课题,需要各个社会主体参与其中。

参考文献

[1]冯捷.关于大气污染的环境监测及治理[J].低碳世界,2019,9(02):31 -32.

[2]孙霞.论环境监测在大气污染治理中的作用及措施[J].环境与发展, 2019,31(01):126+128.

论文作者:薛冰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1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9/21

标签:;  ;  ;  ;  ;  ;  ;  ;  

国家大气污染排放标准中环境监测相关问题的研究论文_薛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