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本课程在古典英语言语欣赏中的作用研究_校本课程论文

“经典英文演讲欣赏”校本课程的行动研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英文论文,校本课程论文,经典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全日制义务教育普通高级中学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教育部,2001)强调关注每个学生的情感,激发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帮助他们建立学习的成就感和自信心;强调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构建知识,提高技能,磨砺意志,活跃思维,展现个性,发展心智,拓展视野。经典英文演讲内容丰富,结构严谨,涉及政治、外交、历史、军事、经济、科技等多个领域;演说词逻辑严密,用词考究,语言优美,大多与时代热点相结合,覆盖面广。开设“经典英文演讲欣赏”校本课程,对学生进行英语演讲训练既能提高学生听、说、写的能力和用英语进行逻辑思维的能力,也能引导学生感悟生活的真谛,在欣赏经典英文演讲中学会学习与生活。

      那么,目前高中英语教学中的英语演讲现状如何呢?笔者对浙江省台州市某中学高一100名学生进行了调查。调查发现,参加过英语演讲的学生只有23%,其中约75%的学生是通过英语演讲比赛参加英语演讲的;参加英语演讲的主要是所在班级英语口语较好的几个学生。由于英语考试没有口试,教师和学生对英语演讲不够重视。许多学校只是为了应付省、市等各级英语大赛,对个别尖子生进行辅导,范围小,时间短,内容狭,系统性不强。总的来说,高中英语演讲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①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大部分师生对英语演讲不重视;②演讲前没有进行精心的准备;③演讲形式单一,学生参与度不高;④缺乏有效的评价机制;⑤日常教学中的英语演讲比较少,大部分英语演讲在演讲比赛中进行。

      二、“经典英文演讲欣赏”校本课程的研究方案

      校本课程“经典英文演讲欣赏”的研究对象为浙江省台州市某中学高一两个班的学生,共85人。研究时间是2013—2014学年,共两个学期,每周两课时。具体研究思路如下:

      从台州市某中学高一随机抽取100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了解他们对经典英文演讲的态度、话题偏好等情况,为校本课程的开发奠定基础。研究后期的调查为研究提供及时的信息反馈并验证研究的有效性。

      从经典英文演讲中选择课程内容并进行必要的二次开发。课程内容涉及9大人文主题:Attitude,Courage,Friendship,Freedom,Hope,Dream,Responsibility,Gratitude,Success,分设9个单元。每个单元设计6个板块:读前演讲、背景导航、文本赏析、读后演讲、评价反思、分层作业。

      通过指导学生欣赏经典英文演讲,使学生丰富知识结构,感受语言的魅力和独特的异国文化,领会演讲文本的思想内涵,学习演讲者的演讲技巧并学会评价自己和他人的学习。

      三、“经典英文演讲欣赏”校本课程的实施

      笔者于2013—2014学年在台州市某中学高一年级进行了“经典英文演讲欣赏”校本课程的实施,每周2个课时,2个学期完成。课程的实施主要从以下6个方面做起。

      1.欣赏经典英文演讲,丰富学生的知识结构

      经典英文演讲涉及政治、外交、历史、军事、经济、科技等多个领域的知识,通过研读欣赏,学生可以获得来自书本以外的各方面信息,从而丰富自身的知识结构。课程选取了不同领域的名人演讲,让学生在欣赏经典英文演讲的同时,拓宽视野,丰富自身的知识结构。具体内容如表1所示。

      

      2.欣赏经典英文演讲,感受无穷的语言魅力

      经典英文演讲稿通常由专人写作,逻辑严密,用词考究,语言优美。通过研读欣赏这些演讲稿,学生可以扩大词汇量,学习地道的英语表达方式,提高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案例1】2009年9月8日美国总统奥巴马对全美中小学生所做的关于“责任”的演讲

      I've talked about teachers' responsibility for inspiring students and pushing you to learn.I've talked about your parents' responsibility for making sure you stay on track,and you get your homework done,and don't spend every waking hour in front of the TV or with the Xbox.I've talked a lot about your government's responsibility for setting high standards,and supporting teachers and principals,and turning around schools that aren't working,where students aren't getting the opportunities that they deserve.

      上文作者通过排比的修辞手法阐述了教师的责任、父母的责任及政府的责任,自然地过渡到下文学生的责任。教师要指导学生在英语演讲时善于把两个或两个以上结构大体相同或相似,意思相关,语气一致的短语、句子排列成串,形成一个整体,以增强语言的气势和表达效果。

      3.欣赏经典英文演讲,感受独特的异国文化

      各个国家的历史发展、居住环境和价值观念不同,其文化必然存在一定的差异。学生通过欣赏经典英文演讲,可以感受独特的异国文化,提高跨文化意识。课程实施中主要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提升学生的跨文化意识。

      (1)词汇教学

      词汇教学在高中阶段仍然是一个重要的环节,课程实施中教师引导学生在掌握词汇意义的基础上,挖掘词汇内部的文化因素,帮助学生准确、恰当地使用词语。

      【案例2】美国诗人莎拉在TED世界演讲大会上的演讲“If I should have a daughter”(王艳,2013)

      蹲着的父母(squatting parents):在美国,孩子像伙伴似的直呼长辈的名字是很自然的事。父母蹲下来倾听,对孩子来说是一种极大的关心和理解;父母蹲下来倾听,孩子与父母的距离就会缩短;父母蹲下来倾听,能营造出来的是一种民主(democracy)、和谐(harmony)、相互尊重(respect)的关系。

      被夸奖大的孩子(praised children):美国的父母从来不吝啬赞美之词,其注意力往往集中在孩子的个性(personality)、特长(specialty)和兴趣(interest)上,从来不用别人家孩子的长处比自己家孩子的短处,也从来不用自己小时候的长处比孩子的短处。

      (2)阅读教学

      在课程实施过程中,学生会接触到大量的经典英文演讲材料,其内容包括日常生活、社会、文化、历史等与人们生活密切相关的各个方面,教师要不失时机地进行文化知识的介绍,让学生在阅读演讲稿的过程中跨越文化障碍。这样既丰富了学生的语言,又可以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增强他们对不同文化异同的敏感度。

      【案例3】美国四星上将斯坦利在TED世界演讲大会上的演讲“Relationships and leaderships”(王艳,2013)

      在演讲中,斯坦利说到个人关系重要性的时候,以他的朋友为例,说明朋友的信任多次让他渡过难关。他和朋友关系亲密,他甚至是他朋友孩子的教父。在西方宗教文化中,在婴儿或幼儿受洗礼时,教父是赐其教名并保证承担其宗教教育的人。意大利西西里有句俗话:世界太危险了,孩子必须有两个父亲才行。因此,孩子达到一定年龄后,孩子的父亲就会请求当地有威望和权威的人,尤其是朋友来担任孩子的教父。

      (3)课堂交际实践

      一堂成功的英语课应当尽可能地创设语言情境,让学生能够有机会运用所学语言。同样,成功的文化传输也应尽可能通过更多的模拟场景让学生身临其境,通过交际实践来体验文化。在课程实施中,教师在课堂上尽可能多地创设一些社会情景,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活动,发表演说,力求在一个相对真实的环境中让学生模拟交际。这类活动气氛轻松,形式活泼,学生往往兴趣浓厚,表现积极。

      4.欣赏经典英文演讲,领会隐藏的思想内涵

      在课程实施过程中,教师善于挖掘经典英文演讲中所包含的崇尚科学,追求自由、平等,反对歧视,坚持不懈等的思想内涵,提高学生的个人品质和修养。课程内容涉及9大人文主题,具体如表2所示。

      

      5.欣赏经典英文演讲,学习精湛的演讲技巧,并进行灵活多样的实践

      演讲本身是一门艺术。学生通过欣赏经典英文演讲,可以学习演讲技巧,并通过演讲实践提高自身的语言能力和社会交际能力。课程实施中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1)学习精湛的演讲技巧

      演讲涉及演讲者在台上呈现话题时的语言、声音与肢体运用等问题。学生通过欣赏经典英文演讲,可以学习演讲者的节奏、语速、停顿、声音和体态语,以及学习与听众沟通的技巧、演讲的技巧与方法、逻辑与创造性思维的应用、如何达到不同的讲话目的、如何处理演讲中的突发事件等。

      (2)综合运用多种演讲形式

      课程实施过程中充分利用课前、课中、课后等1—3分钟的时间引导学生进行演讲,深化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促进学生对课堂深层次的参与。除了课堂欣赏和演讲外,举行每周一讲,每月一讲,每学期的班级、年级段或全校英语演讲赛等定期英语演讲活动,让英语演讲成为学生展示自我、获取新信息、复习巩固、自我反思的良好平台。

      【案例4】Module 4 Unit l Reading:A student of African wildlife(仝亚军,2014)

      课前演讲:History has witnessed a number of women of achievement.What do you think makes a great person? Of all the women of achievement,who is your idol? Why?(Work in groups of six to prepare a speech before the class by searching information online or in the school library.Your speech will be delivered within 2 minutes.)

      课中演讲:For forty years Jane Goodall has argued that wild animals should be left in the wild and not used for entertainment or advertisements.She has helped to set up special places where they can live safely.Do you agree with Jane's argument? Why or why not? As high school students,what can you do to protect wildlife?

      课后演讲:What do you think Jane had to give up when she went to live in the forest? How will you follow her spirit in order to achieve your dreams?

      单元主题演讲:Everyone is eager to be a person of achievement.After learning stories of Jane Goodall and Lin Qiaozhi in this unit,how are you going to realize your dreams? Prepare a speech according to the following directions:①State your dream.②How are you going to realize your dream? ③Try to use the following words and expression we have just learned in this unit:achievement,behavior,worthwhile,childhood,outspoken,respect,lead a...life,inspire,look down upon,come across,intend,determination,considerate,carry on,modest and so on.

      (3)遵循“观察—模仿—演讲稿演讲—即兴演讲—演讲比赛”的模式

      董红(2005)把英语演讲分为四种基本形式:照稿宣读、全文背诵、即兴演讲和半即兴演讲。照稿宣读即演讲者一字不差地照着演讲稿宣读。全文背诵即演讲者不带讲稿,但凭记忆将演讲内容全文背诵出来。即兴演讲就是在没有准备的情况下发表演讲。即兴演讲难度大,话题无法预测,极富挑战性。半即兴演讲是指在有一定准备的情况下凭借简单的提纲进行演讲。教师要针对学生的实际,由易到难,采取多种形式。在演讲的初期,允许学生带演讲稿,照稿宣读;经过一段时间后,要求学生全文背诵,脱稿演讲。随着学生演讲技能的提高,课堂上可以要求学生就某一话题发表即兴演讲。在校本课程的实施中,笔者遵循以上模式并取得了比较好的教学效果。

      6.欣赏经典英文演讲,评价自己和他人的学习

      及时有效的评价能为有效持久的演讲活动提供动力。学生通过欣赏经典英文演讲,可以学会评价他人的作品、演讲者的演讲等,从而也学会评价他人以及自己的学习。课程实施中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评价内容多样化

      教师要引导学生从多方面、多角度对演讲进行评价。既要评价演讲前的准备,也要评价演讲的过程,更要评价演讲后的反思与修正;在演讲中既要评价语音语调,也要评价体态语言的使用等。要发挥评价促发展的功能,尽量找出学生演讲中的闪光点,以促进学生取得更大的进步。表3是笔者根据王彤(2001)的研究所设计的一个英语演讲评价表。在校本课程实施过程中,笔者使用此表对学生的演讲进行评价,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2)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相结合

      新课程关注学生、教师和学校在课程发展中的需要,突出评价的激励与调控功能。因此,对演讲的评价既要重视对演讲本身的评价,也要注重对演讲稿的写作与完善的评价,把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相结合。基于王笃勤(2002)的研究,本文整理出学生开始写作时、学生写草稿时、学生校改时、学生写作完成后等四个方面的问题供学生和教师在过程评价当中参考,这些问题对互评的成功起关键性的作用。

      

      

      

      

      

      (3)评价主体多元化,评价方式多样化

      多元主体参与评价的最大优势是克服了评价的偏见,提高了结论的真实性。新课程倡导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尤其强调学生在评价中的主体地位。英语演讲的评价要把自我评价、学生互评、小组互评和教师评价结合起来。同时要综合运用等级评价、分数评价、评语评价等评价方式。表4是课程实施中使用的一个英语演讲评价表。

      

      四、研究结果

      课程结束时,笔者对参加校本课程的学生做了问卷调查,收到有效问卷80份。笔者随机选取了10名学生作为访谈对象进行访谈。为了使访谈对象能够畅所欲言,访谈没有录音。问卷调查涉及学生对校本课程的态度、对校本课程内容的看法、对校本课程实施效果的看法、学生的收获等四个方面。结果如下。

      1.学生对校本课程的态度

      调查结果显示,40%的学生认为学习校本课程是一种乐趣,55%的学生认为是一种任务,只有5%的学生认为是一种负担。85%的学生能够自主选择校本课程,属于主动参与,而有15%的学生参加校本课程学习是学校安排的,属于被动参与。约88%的学生认为校本课程对自己的学习及未来有帮助,只有约12%的学生认为没有多大帮助。显然,通过校本课程的学习,大多数学生对校本课程的重要性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能积极参与其中。

      2.学生对校本课程内容的看法

      从调查结果来看,约70%的学生认为所使用的课程材料话题新颖、难度适中、内容由易到难,能适合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80%的学生认为校本课程各个板块内容清晰、目标明确,为他们理解经典英文演讲提供了很大的帮助;也有30%左右的学生认为教材生词比较多,演讲材料虽然地道但难以听懂。这说明校本教材对大多数学生比较适合,但也应该考虑学生的差异性。这方面有待完善。总之,校本课程资源的合理开发为本研究奠定了基础。

      3.学生对校本课程实施效果的看法

      调查结果显示,90%的学生认为教师教学态度认真,重视校本课程的教学;70%的学生认为教师教学方式灵活多样,能够采取小组合作、角色扮演等多种学习方式;60%的学生认为课程评价方式多样。令人遗憾的是大多数学生认为评价的效果并不理想。显然,大多数学生认为,教师认真、科学地实施了校本课程,并且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4.学生的收获

      从调查数据来看,70%的学生认为校本课程可以提高科学素养,拓展思维,激发求知欲;约68%的学生认为校本课程可以提高人文素养,陶冶情操;60%的学生认为校本课程可以强化能力训练,提高考试或竞赛成绩;80%的学生认为校本课程可以调节与放松情绪。从对部分学生的访谈看,他们对校本课程有较高的认同。他们认为,校本课程让他们见识了不同于必修课的内容,扩展了知识面,提高了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而且对他们将来出国学习或工作等也会有帮助。校本课程在一定程度上训练并提高了学生的听、说技能,扩大了学生的知识面,提升了他们的跨文化意识,深化了他们对生活的感悟,增强了他们在正式场合讲话的自信心。同时,对学生来说上校本课程是一种调节与放松,缓解了必修课学习的压力。

      经过一年的校本课程实施,取得了以上研究成果。笔者认为成果的取得来源于课程实施中以下几种因素。

      第一,学生语言学习观念的转变。经过一年的研究,大部分学生已经意识到英语学习不仅是学习语法和背单词。在欣赏经典英文演讲的过程中,学生不仅提高了语言的鉴赏能力,而且了解了来自不同领域的知识和异国文化。更重要的是他们积极参与学习过程,学习的主体性明显增强。观念的转变直接影响了学生的学习行为,进一步提升了他们英语学习的有效性。

      第二,教师对经典英文演讲科学合理的二次开发。在研究中,教师根据阅读材料的体裁、语言和内容等多个角度,通过增加、删减、修改等手段对演讲稿进行二次开发,使演讲材料的内容更有趣,篇幅长短适宜,难度和生词量适中,题材更广泛并富含教育哲理。教师对演讲材料科学合理的二次开发是课程取得成果的重要保障。

      第三,教师对演讲稿的科学使用。演讲稿无论开发得多么完美,都必须在教学中创造性地使用。教师在调查、访谈等基础上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灵活而有创造性地使用了演讲稿,尽量做到了校本课程的校本化。

      第四,对学生的参与进行及时、有效、多样化的评价。在评价中既重视对整个小组的评价,也重视对成员个体的评价;既重视对学习成果的评估,也重视对学习过程的评价。综合多种评价手段和方法,使学生体验到成功的乐趣,极大地激发了他们参与校本课程的积极性,为活动的持久提供了动力。

      研究中也存在不少问题,主要表现在:教师对公开课比较重视,而对平时的常态课不是很重视;校本课程偶尔因为学校的特殊情况被取消或暂停,时间不能保证;学生参与校本课程的热情随着研究的深入有所下降。原因分析与启示如下。

      第一,学生的学习习惯使然。学生已经习惯于多年的传统教学和学习方式,重视教材知识的学习,而对校本课程不太接受。部分学生对参与校本课程有抵触情绪,这种状况在短期内不容易改变。因此,教师要采取各种有效的方法改变学生对语言学习的观念,帮助学生逐步形成科学有效的语言学习方法与策略。

      第二,教师二次开发演讲稿的能力所限。新课程改革倡导教师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教师被赋予自主整合、开发教材的权利,但是这也使一向视教材为“圣经”的教师在演讲稿进行“二次开发”中感到无从下手。因此,教师对演讲稿的“二次开发”,仅有认识和态度是不够的,还有赖于能力和方法的保障,有赖于教师对学科体系宏观和微观的认知以及对学生身心特点和已有基础的准确把握。

      第三,“减负”没有真正落到实处。由于来自必修课的学业负担沉重,很多学生无暇执行校本课程计划,或者执行不力。因此,要使学生积极参与校本课程,必须给他们“减负”,使他们有时间和精力按照自己的计划和目标学习。

      第四,高考指挥棒的作用。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考试的形式发生了很多变化,但高考以分数作为主要或者唯一评价标准的现实并没有改变。课程实施活动中的小组自评、小组互评等不能引起学生的重视。因此,完善考试评价体系迫在眉睫。

      第五,课程实施时间的限制。此次校本课程实施时间为期一年,但师生观念转变并付诸实践需要更长的时间。因此,建议同一校本课程的实施可以有计划、有层次地在高中分两年甚至三年进行。

标签:;  ;  ;  ;  ;  ;  ;  ;  

校本课程在古典英语言语欣赏中的作用研究_校本课程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