铸铁轴承座的手工电弧焊修复论文_毋贞福

铸铁轴承座的手工电弧焊修复论文_毋贞福

中铝东南铜业有限公司装备工程中心 福建 宁德 352100

摘要:HT15—33小齿轮座底板断裂,采用手工电弧冷工艺,利用Z—308焊条敷焊过渡层,用J—507焊条填充焊。顺利完成了这一厚壁铸件的修复。

关键词:手工电弧焊 HT15—33 修复

某厂GM—23型管磨机小齿轮座,材质为HT15—33,在使用过程中其底板四个地脚螺丝孔处二个断裂,一个发生裂纹。由于重新订货至少需时三个月,且生产形势较为紧张,要求管磨机早日投用,因此决定对该小齿轮座进行焊接修复。

1缺陷情况及失效分析

1.1 小齿轮座断裂情况

小齿轮座底板四个地脚有二个断裂(在小齿轮座同侧)及一处裂纹。

(1)底板断裂二处,断块尺寸270×250×70mm,断口尺寸270×100~130mm。

(2)底板断裂一处,已裂透。

1.2 失效分析

小齿轮座在使用中本身受到的拘束度较大。在管磨机运行过程中承受交变载荷作用。工件本身存在制造缺陷,在加强筋边缘与底板连接,此处存在应力集中。运行中,由于大拘束度及交变载荷作用,应力集中处了生破坏,形成裂纹,逐步扩展至筋板处,发生断裂。

2修复方案选择

鉴于技术手段现状,选用手工电弧焊方法进行修复。

2.1 铁的可焊性分析

由于铸铁的固有性质及冶金特性,给电弧焊带来了极大的困难,具体如下:

(1)熔化后铸铁冷却速度快,在热影响区易出现白口组织,焊接时开裂倾向较大。

(2)铸铁组成成分中,碳的的含量高,在焊接过程中碳易被气化,容易产生气孔。

(3) 铸铁强度高,塑性差,焊接时残余应力大,易产生焊接热裂纹。

(4) 铸铁中C、S、P等元素含量高,并在焊接过程中熔化到焊缝中,会增加金属硬度,降低塑性和韧性,易产生裂纹,并降低可加工性。

(5)铸铁在冶炼过程中,易出现石墨粗大化,石墨与基体产生间隙,使铸件在使用过程中油、水渗入形成氧化物,严重阻碍焊接时的熔合,同时,增加产生焊接裂纹和气孔的可能性。

(6)铸铁在焊接熔化时,液态金属流动性很差,严重妨碍焊接时的熔合,熔池中熔渣和有害气体难以逸出,会在焊缝中产生严重缺陷。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针对以上不利因素,必须要从焊接工艺、操作方法、焊接程序、焊接材料几方面加以解决。

2.2 焊接方法的选择

铸铁手工焊可采用热焊和冷焊二种方法:

手工电弧热焊是将工件整体加热到600~650°C以上开始施焊,焊接过程中工作温度不能低于400°C,焊后马上加热到650°C,进行消除应力退火。小齿轮座的重量为1。74T,且我厂没有合适的加热装备,故采用手工电弧冷焊法修复。冷焊法是指用不预热、严格控制层间温度、小线能量的焊接方法进行焊接。

2.3 焊接材料的选择

HT15—33的可焊性较差且底座的下表面为加工表面,为保证焊接质量及下表面的可加工性宜采用纯镍基焊条Z308进行焊接。但Z308焊条价格昂贵,为节约费用,可采用以Z308焊条焊隔离层、J507焊条与Z308焊条相互填充、Z308焊条盖面的方法进行修复,这样即可降低成本又可保证焊接质量及下表面的可加工性能。

2.4 坡口形式的选择

(1) 裂纹处坡口为双U型坡口。

(2) 断裂处由于断口形式限制,若用单面U型坡口,筋板处无法清根,故采用双U型坡口,如图3示,先从筋板侧施焊,焊完后背面清根,再焊另一侧,这样可以保证焊接质量及可操作性。

(3) 筋板与底板连接焊缝坡口采用非完全对称U型坡口双面。

2.5 焊接次序

(1)裂纹处按非加工面再加工面的的次序施焊,

(2)断块处先焊筋板侧,保证焊透,再从另一侧清根、施焊。最后焊筋板。

3 焊接工艺

焊接前要对所有焊接部位进行彻底清理,清除所有结疤、油污等缺陷因素,然后再开始焊接准备。

3.1 裂纹处焊接准备

表面清理干净后,用角向抛光机修磨裂纹处至磨出所要求的双U型坡口。修磨时要求消除所有裂纹倾向,坡口边缘平滑过渡,钝边、间隙以单边能焊透为准。

3.2 断块处焊接准备

两断块断裂口处形状基本规则,表面清理后用角向抛光机将断口按坡口所要求形状、尺寸修磨成双U型坡口,钝边、间隙以单边能焊透、另一侧易清根为准,然后按尺寸在划线平台上将断块与小齿轮座本体组对、点固。

3.3 焊接

小齿轮座焊接熔敷量较大,为减小焊接应力及焊接变形,保证焊接质量,采用二班工作制,固定高水平焊工施焊。焊接时环境温度保证在20℃以上,夜班如果温度过低则停止焊接。为防止穿堂风,在施焊时搭设围蓬以防风保温。

焊接时先焊裂纹,然后再焊断裂块。焊裂纹时先焊二螺丝孔中间的裂纹,焊完后再焊外侧裂纹。

(1) 焊接前,Z308焊条要150℃烘干1小时,J507要250℃烘干2 小时,烘干后放入保温桶中保温,随用随取。

(2) 每次焊接时都将焊道放置有水平位置,以利于操作。

(3) 焊接时采用短道、快速、不摆条、断续、分散焊法,每段长度不超过30mm,收弧时要填满弧坑。

(4) 焊完一道马上用钝头小锤锤击整个焊道以释放焊接应力,锤击速度要快,力量由重渐轻。

(5) 严格控制层间温度,每焊完一道必须冷却到50℃以下方可继续施焊。

(6) 打底时采用小熔合比进行焊接,填充焊和盖面焊时可适当放大熔合比。

(7) 清除熔渣后,用五倍放大镜观察,无裂纹,再继续下一步焊接。

4 用上述工艺成功地对该工件进行了修复。

论文作者:毋贞福

论文发表刊物:《科技新时代》2018年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9/21

标签:;  ;  ;  ;  ;  ;  ;  ;  

铸铁轴承座的手工电弧焊修复论文_毋贞福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