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前我国电气化技术被广泛使用,涉及行业十分广泛,表明了我国工业化走向现代化的进程。电气自动技术优势之一,就是在无人监管的情况下,设备可以自动运作,并达到预期效果。随着自动化技术的进一步改革发展,建筑行业也开引用电气自动化进行施工操作。
关键词:建筑工程;电气自动化;控制技术
引言
建筑行业中电气自动化越来越受重视,并成为建筑行业中普遍采用的技术之一,建筑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设计也被大众加以重视。及各项功能的特性也成为大众重视的要点。为此,本文将对系统的设计原理及建筑电气自动化控制技术与发展方向进行分析。
一、建筑电气自动化控制技术的优势
1.1提升系统间的联动性
利用电气自动化控制技术可以将建筑物中各个系统结合成一个有机整体,并进行统一管理。其中包括:空调、消防、照明及配电等系统。当建筑物中出现管道爆裂等紧急状况时,系统能自动判断出问题所在,并形成紧急的应急处理方案,适时将灭火、紧急照明等系统打开,并自动控制各个子系统进行联动。
1.2对系统和设备进行有效监控
现代建筑的主要特点就是规模庞大、结构复杂,其内部电气系统组件多而复杂。传统的电气设备管理方式,容易遗漏某些设备的管理工作,带来安全隐患。而电气自动化管理模式,则可以对系统中的各项设备进行实时监控,并将控制中心下达的各项指令在短时间内传达到各个系统中,并及时将系统的反馈信息送到控制中心,达到高效实时的系统管理。
1.3建筑物安全性大大提升
在电气自动化管理模式下,系统中的任何异常情况都会被实时监控到,并利用遥控模式及时处理,能大大降低维修管理工作人员在故障维修时出现的意外危险情况。
1.4计算准确,数据齐全
电气自动化管理模式能对以往处理故障的全过程进行记录,并保存到相应数据库中,能清晰了解到以往建筑物中电气设备的运行管理情况,为将来的电气管理工作提供客观的参考数据。
二、建筑电气自动化系统构建原则
2.1遵循设计的原则
实用性是电器自动化系统进行操作时综合设计的基本原则,在设计时需要高度重视科技的因素。施工时尽量减少在非技术方面的耗材,促进建筑自动化的应用。集成系统是通常采用的技术,在设计中引用了国外先进的设计理念,在设计的难度和设计的技术方面不断引进国外的路径并结合国内需求进行综合创新,严格遵循国内的设计标准进行规划,最终实现建筑自动化的实用性原则。
2.2电气自动化系统设计的流程
首先、建筑自动化系统需要以客户的需求为出发点,进行全面的设计和分析,通过对电气自动化的综合分析,充分考虑客户的真实需要,进行系统的拆分,贯穿自动化设计的以用户需求为中心的理念进行施工。
其次、采用不同的形式了解顾客需求,与顾客进行沟通,采用多种的市场调查,了解目标客户群体的真实需要。
最后、充分了解电器自动化系统,不断研发核心技术,对各种设计技术进行对比分析,将最好的设计方案提供给顾客,实现设计方案的最优化。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3电气自动化设计的基本点
电气自动化系统在安装的时候需要设计在在离系统负荷中心比较近位置,安装的位置需要考虑干燥性,安装在空气流通的地方,也需要安装在较安静的位置。这都是在安装的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为了便于工作中进行控制,监控器需要安装在较集中的位置。为了节省施工的成本,在安装时需要靠近传感器,促进在有效范围内进行施工的有效监控。传感器通过模拟和数字输出两种形式进行传感,在传感器的选择工作上还需要对抗电磁性能进行重视,促进传感工作的顺利进行,电压型和电流型传感器是传感器的两大种类。
三、建筑电气自动化控制技术
3.1采用远程监控模式
目前,远程监控方式也越来越多运用到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的监控中,这种监控方式的成本较低,数据传输方式较为便利。但远程监控方式也存在一定弊端,其通讯速度较慢及与电气的通讯量无法匹配,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监控效果,使设备的运行情况得不到有效监控。因此,远程监控方式不适合对大型设备进行监控,为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发挥监控的作用,应着力于提高建筑电气自动化的控制水平。
3.2采用集中监控的方式
在对建筑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进行设计时,可以采用集中监控的方式,使设备的维护工作更为简单,且采用集中监控的方式使设计流程更为简单。使用集中监控的方式使所有设备都处于同一监控系统下,使所有的电气设备得到全方位、全天候的监控,确保设备的安全运行。同时,集中监控的方式也缩短了电缆距离,使整个系统的运行较为稳定,在同一时间可以对多个不同部位进行实时监控,提高工作效率。此外,操作人员应按照设计的流程进行操作,以免操作失误影响设备的运转,从而造成经济损失。
3.3现场总线监控模式
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提高,现场总线监督模式在建筑自动化控制系统中运用越来越普遍。目前,我国的现场总线监控模式主要采用的系统为PLC和CPU,且各个装置系统之间相互联系紧密,为了提高建筑电气自动化的控制水平应采用中央控制器对装置进行信息采集,将信号收集汇总,做出最正确的判断。能有效保证系统运行的正确性和稳定性,且使各个元件之间不受影响,这也是现场总线监控模式的优势所在。现场总线控制系统中的组态技术能使其所生成的算法不仅可以在智能设备上进行运行,还能使其在远程设备上运行。
四、建筑电气自动化控制技术的发展方向
4.1加强系统的修复和维护
建筑电气自动化控制技术在实施和具体应用过程中离不开系统的修复和维护过程,建筑电气自动化控制技术的维护和修复极为关键,加强对建筑电气自动化控制技术的维护和修复管理能提高建筑电气自动化控制技术的运用水平,确保建筑电气自动化控制技术的应用稳定性。
4.2融入网络技术
网络信息技术作为当前较为先进的另一种科学技术,网络技术的合理运用能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建筑电气自动化控制技术的更新速率,扩展建筑电气自动化控制技术的应用范围;此外,在建筑电气自动化控制技术中合理运用网络技术能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建筑电气自动化控制技术的管理水平,促进建筑电气自动化控制技术的快速发展。
4.3 提高系统更新频率
当前科学技术的发展速度越来越快,电气自动化控制技术的更新也应紧随科学技术发展的步伐提高自身系统更新的速率,以满足当前人们对建筑电气自动化控制技术不断提高的要求。
结束语:建筑电气自动化控制是未来发展的趋势,设计人员在对建筑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进行设计时应把握好设计的每个环节,从细节和实际出发,根据建筑的实际需要来进行设计,促进我国建筑工程电气自动化系统健康稳定的发展,在建筑电气自动化控制技术不断发展的过程中还要加大科技的投入,为促进建筑工程质量的提高而努力创造出科技含量高的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
参考文献
[1]周艳惠.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的设计[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0(2).
[2]谷晓亮.浅析建筑电气自动化在现代建筑中的应用[J].黑龙江科学,2014,5(2):203.
论文作者:张磊骞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第2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6
标签:建筑电气论文; 技术论文; 自动化控制论文; 系统论文; 电气自动化论文; 设备论文; 方式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第2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