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T梁的预制施工技术论文_胡莉强

浅析T梁的预制施工技术论文_胡莉强

广西路建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摘要】近年来,我国桥梁施工技术正处于不断的飞速发展中,随着公路建设需求的日益扩大,旧的施工技术已经逐渐无法满足新的发展需求,可见桥梁施工对于技术的要求也随之越来越高。T梁预制施工技术是近年来在公路建设中逐渐得到广泛应用的一项技术,其具有着相对复杂的施工工序,对于质量控制的要求也相对较高,本文着重总结了T梁预制施工的部分经验,进行T梁预制施工技术的探讨。

【关键词】T梁;施工技术

前言

作为桥梁工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预制T梁的施工通常涉及到钢筋的加工及安装、模板安装、T梁起拱度以及混凝土的质量控制等多个方面的因素,因此其实际施工作业操作的工序便相对较为复杂,对于施工技术的要求也相对较高[1]。在一些技术性的工序上,如未能进行完善的处理,对于T梁的施工质量及外观都将带来诸多不良影响,甚至波及到T梁的内在强度。为使T梁的施工得到有效控制,本文特对相关技术进行了总结,仅供参考。

1.T梁钢筋的加工及安装措施

(1)为保证钢筋尺寸的精准度,防止因人为因素造成尺寸误差,全程以数控化设备进行钢筋的加工操作。

(2)进行T梁骨架钢筋绑扎时,于绑扎台座下的角钢上进行刻槽,刻槽的设计需与实际设计要求相符,同时以固定间距支撑架进行横向水平筋的支撑,将钢箍筋与马蹄筋的间距控制在一定范围,并与横隔板处设置相应的横撑,用以保障横向水平筋间距维持在一定的范围[2]。此外,钢筋骨架上按照预应力钢束坐标准确放样采用螺纹12的钢筋在梁肋钢筋处进行点焊,钢筋的曲线处需进行适量的加密,并设置相应的U型定位钢筋,用以保障波纹管预应力管道位置的准确性与精准度。

(3)以模具来进行全部齿板钢筋与面板钢筋的制作。

(4)在进行钢筋骨架吊装时,为避免钢筋骨架的形状因受到外界因素而改变,可在定位架上对骨架钢筋实施加工后,利用整体吊装架将骨架钢筋吊至台座上,并制作骨架吊装桁梁,以1m的间隔设置吊点间距,同时利用梁场门吊进行配合,以实现钢筋骨架的整体运转[3]。钢筋间距可通过使用钢筋骨架定位架与整体吊装进行有效的控制,另外,台座的周转频率也随之得以提高,有效促进了T梁的预制效率。

2.模板施工

(1)模板采用整体化钢模,钢板的厚度需以严格的标准进行控制,厚度8mm为标准,且为满足不同梁长的需求,实际侧模长度需超出设计梁长的0.1%,避免出现长度不足的情况。

(2)另外,翼缘板的厚度也需另作要求,以不低于10mm为准,为保障混凝土浇筑后翼缘板线形的直顺与流畅,在厚度的基础上还需另外设置加劲肋。

(3)模板材料筛选完毕后,为防止因过早悬空而导致横隔板与腹板、翼缘交界处出现裂纹,应首先将侧模与横隔板底模实施分离,并进行张拉,随后再进行拆除。

(4)T梁横坡可产生一定的横坡变化,为适应其调整变化,应在翼缘板模板处设置螺栓螺杆,用于视情况不同而进行调整。

(5)T梁的外观质量受很多因素的影响,其中模板安装质量是较为直观的一个因素,为尽可能降低T梁外观所受到的影响,在施工的过程中可采取几项措施:①为保障台座与模板接触的紧密度,可将橡胶止浆条(厚度:2mm)安装于台座两侧,不仅可保障台座与模板互不分离,同时也可避免底模漏浆情况的发生;②为防止模板漏浆情况的出现,可利用泡沫胶于预留孔洞、拼接缝等处进行堵浆,从而保证模板的完整性;③模板在吊装或使用的过程中,如有形状变化的情况产生,则应立即联系专业人员实施修复,以维持模板的完好状态;④混凝土的外观质量也是一项需要引起重视的因素,因此在模板脱模剂的选择上可采用操作简单的模板专业漆,其涂刷一次的周转性较高,且能使混凝土脱模后的光滑度大大提升[4]。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控制T梁起拱度

T梁的起拱度不仅可直接对T梁的外观及施工质量产生直接影响,同时对于完善结构、性能等因素也具有着一定的意义,需采取一定的措施进行控制:

(1)混凝土中的砂石质量对T梁的弹性模量可产生直接影响,进而影响到T梁的拱度。因此,在进行混凝土原材料的选择时,应对碎石材料的质量进行严格的把关,并对其弹性模量进行测量。同时,将砂石中的含泥量控制在偏小的范围之内,应从源头母材严格控制。

(2)混凝土的强度在很大程度上受水泥用量及水用量的影响,水泥用量愈大混凝土徐变也会随之愈大,水量愈大混凝土的强度也会随之愈低。

(3)进行T梁混凝土灌注时,可采用水平分层、斜向分段、一次浇筑成型等方式进行,同时为保障梁体张拉时的强度与设计要求相符,需在现场制作同条件的养生试块。

(4)预制T梁中最重要的一项环节是预应力高强钢束张拉,对于梁体拱度而言,施加预应力的张拉时间、顺序、大小、压浆等因素都有着重要的意义,采用智能张拉及智能压浆设备加以控制。

(5)预制梁的存放时间长短与混凝土的拱度变化成正比,因此应将预制梁存放的时间控制在30日以内。

4.预制T梁的混凝土外观质量控制措施

混凝土作为预制T梁施工中的一个重要板块,其外观质量对于整体施工质量而言有着重要的意义,部分混凝土在施工过程中,受各种因素的影响,时常会出现层印清晰、边线不齐、色泽不均、蜂窝、麻面、毛边等对外观质量产生严重影响的问题,为解决类似问题,需采用一些针对性的措施用以防治:

(1)通常翼板部分、马蹄底边、变线斜边等区域往往容易产生边线不齐的问题,针对类似情况,可选用变形小、刚度大的钢模板,并对其加工后各种细节进行反复检查,如出现质量问题需及时进行处理。除此之外,每次进行拆模后需及时对模板进行修整,予以妥善管理。进行模板安装后,需对模板的稳定性与刚度进行细致的检查,拉杆的拉紧与定位情况也需引起重视。

(2)混凝土表面存在颜色不一致、白斑、黑斑、鱼鳞纹等问题即为色泽不均现象,在梁体表面等区域,色泽不均是主要的外观质量问题。要针对色泽不均的问题进行解决,首先在进行混凝土拌制时需严格按照混凝土生产配合的比例进行操作,其次,打磨并清洁模板后,摇匀脱模剂,朝模板面雾状喷洒均匀,不形成油滴油团,同时对于细骨料的筛滤工作与粗骨料的清洗工作也应做到细致操作。

(3)对于混凝土表面的蜂窝、麻面等现象的预防,首先应当采用质检合格的材料进行施工,同时也应重视混凝土的配合比。除此之外,也需要随时关注混凝土的施工和易性,以保障混凝土的密实均匀。

(4)梁端与马蹄根部是产生毛边与烂根现象的高发区域,针对此类现象,首先应采用橡胶海绵胶条夹于接缝处用于止浆,并设置搭接企口缝。另外将橡胶海绵胶条粘于预制台座底模包边角钢表面,并压至密实。为防止底模与模板底边出现间隙,在进行模板安装时需以牢固为标准。 除此之外,在马蹄高约三分之一处安装附着式高频振捣器,并将拼缝两侧的振捣器同时实施起振[5]。

5.小结

T梁作为现阶段桥梁上的常见结构,在交通建设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对于制作与施工的要求也逐步提高,要塑造外观质量较佳、平整密实的梁体表面,在骨架钢筋、数控加工等施工工艺方面都需要加强一定的质量控制,不仅要保证T梁的施工质量,外观质量也不容忽视。本文对部分T梁施工中的技术经验进行了总结,为T梁预制提供了参考资料。

【参考文献】

[1]闫世岗.装配式预应力混凝土连续T梁预制标准化施工[J].山西建筑,2013,39(28):157-159.

[2]刘树利.东淀特大桥预应力混凝土T梁预制施工技术及质量控制[J].交通世界(建养机械),2013(02):254-255.

[3]钟远瞩.六四式铁路军用梁作钢栈桥安装40mT梁施工技术[J].四川建筑,2012,32(06):131-133.

[4]涂金生.浅谈40m预应力混凝土T梁侧弯问题分析及控制[J].建材与装饰,2014(42):94-95.

[5]徐世春,田志勇.40m预应力混凝土T形梁裂缝检测分析与防治[J].甘肃科技,2013,29(04):115-116.

论文作者:胡莉强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5年1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5/11/17

标签:;  ;  ;  ;  ;  ;  ;  ;  

浅析T梁的预制施工技术论文_胡莉强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