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现存问题及培养策略探究论文_肖双

初中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现存问题及培养策略探究论文_肖双

山东省荣成市第三十二中学 264300

初中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是指初中生在长期的历史学习过程中形成的、具有历史学科特点的品格和能力,是学生知识水平、学习方法、学习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综合体现。初中阶段是学生学习历史的基础阶段,同时也是培养学生历史学习兴趣和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阶段。在初中历史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不应该只注重对学生进行课本知识的传授,还要加强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丰富学生的历史思维,加强对学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

一、初中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现存问题

1.教学内容过于单一。在当前应试教育大环境的影响下,初中历史的教学仍存在以教科书为教学中心的现象,课程资源和教学内容过于单一。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只是依据历史教材和教参确定教学内容,并且在教学过程中机械重复教材和教参。单一的教学内容不能将鲜活的历史真实地呈现在学生面前,学生难以产生共鸣,容易感觉枯燥乏味,久而久之,学生就失去了学习历史的兴趣,不利于学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同时,单一的课程资源带给学生的历史资料和历史知识有限,学生学到的内容较少。

2.教学过程更侧重于知识传授。在初中历史教学过程中,很多教师只关注如何完成教学任务,根据考试大纲或是考试内容对学生进行相应的历史知识传授;注重考察学生对历史知识的掌握程度,以此作为衡量学生历史学习水平的依据。为了完成教学任务,教师在初中历史的教学过程中过多采用课堂灌输历史知识的方法,致使历史教学成为学生存储历史知识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忽视了对有发展性和价值性的历史知识的讲解,不利于学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

3.历史教育空间过于狭小。初中历史的教学途径多种多样,课堂教学只是初中历史教学的一种基本组织形式。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利用参观历史博物馆、开展历史知识竞赛、组织历史讲座等形式,帮助学生学习历史知识、提升学生的历史素养。然而在实际的历史教学过程中,由于课时安排少、教学内容多、教学条件有限、教学任务繁重,历史教学往往受到限制,学生对历史知识的学习只局限于历史课堂,教学空间狭小,不利于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形成。

二、初中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策略

1.将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纳入初中历史的课程目标中。课程目标是指学生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所要达到的目标,是学生学习历史的方向和动力。历史核心素养则是学生通过历史学习所拥有的历史素养和历史能力,在一定程度上也体现了课程目标。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将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纳入初中历史的课程目标中,可以将学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落实到历史教学中,促进学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同时也能更好地实现历史教学目标。因此,教师应将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作为初中历史教学的一部分,在历史教学中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通过初中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促进学生的历史学习,使二者相互促进,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扩展历史教学内容,开阔学生的历史学科视野。传统的历史教学将教学重点和教学内容局限于历史教材和教参中,局限于对历史知识和历史事件的学习,认为让学生学习和背诵课本上的历史知识就是完成教学任务,教学视野狭窄。这种教学理念下的历史教学存在很大的局限性,既限制了学生的学习范围,不利于学生历史感知能力和运用能力的发展,同时也不利于学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因此,教师在初中历史的教学过程中,应有意识地扩展历史教学内容,对历史知识进行延伸;注重在历史课堂中引入各种历史学科前沿问题,做到历史课堂的与时俱进。

3.优化历史教学过程,改进教学方式。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很多教师在进行历史教学时,总是向学生灌输以课本为主的学习思想,注重对课本知识的传授。这样容易导致学生在学习历史知识时,习惯性地将注意力集中在对教材上的历史知识、历史事件和教师讲解的历史知识的机械记忆和学习上,很少会对这些历史知识和历史事件进行深入挖掘和反思,不利于学生历史感知能力和判断能力的形成。针对这种教学现状,教师应改进教学方式,端正学生的历史学习态度,激发学生的历史学习热情。首先,教师应具备专业的历史学科素养,站在培养学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角度上综合分析初中历史的教学策略和教学行为,优化自己的历史教学。其次,教师在历史教学中,应注意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引导学生以多元化的视角对历史知识或历史事件中的价值和意义进行全方位分析和学习,从而提升学生的历史思考水平,促进学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形成。最后,教师应加强对情境教学法的应用,通过创设互动性、趣味性、针对性强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历史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

4.建立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在初中历史的教学中,教师通常采用填鸭式教学,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知识,由于师生之间的关系不平等,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不到体现,难以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为了适应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教师要注意建立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首先,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课堂上鼓励和引导学生发表自己对历史知识的见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其次,教师要注意营造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历史学习环境,让学生勇于表达自己的意见。最后,教师应该尊重学生的性格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活动,因材施教。

初中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对初中历史教学质量的提升和学生历史逻辑思维的发展有重要意义。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对学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切实改进初中历史的教学方法,提升教学水平,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论文作者:肖双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9年1月总第28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17

标签:;  ;  ;  ;  ;  ;  ;  ;  

初中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现存问题及培养策略探究论文_肖双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