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183;心态#183;措施-校长应如何对待监督、检查和评价_心态培训论文

认识#183;心态#183;措施-校长应如何对待监督、检查和评价_心态培训论文

认知#183;心态#183;举措——校长应如何对待督导检查评估,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举措论文,认知论文,应如何论文,校长论文,心态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现代教育管理科学认为,实施对教育的管理,既不可缺少行政指挥部门,也不可缺少监督部门;缺少教育督导的教育管理体系必然是不完整、不科学的教育管理体系。有鉴于此,改革开放以来,国家一直都在积极努力地为恢复和重建教育督导制度而努力。特别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的颁行,把教育督导作为我国一项教育的基本制度确定下来,使教育督导纳入了依法治教的轨道。教育法第二十四条规定:“国家实行教育督导制度和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教育评估制度。”这就为各级督导机构代表政府实施综合性、专项性、随机性督导工作,为监督国家教育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的有效贯彻执行提供了法律依据。20年来的实践表明,通过督导,不仅促进了学校教育工作上档次、上水平,推动实际问题的解决,也为国家和地方的教育行政决策者提供了科学的决策参考依据。因此,凡是重视加强对教育宏观管理的各级政府、教育行政部门的领导,都把教育督导作为加强依法治教、推进教育工作向前发展的重要载体与机制,并切实认真开展各种经常的、大量的督导活动。

作为实施中等及中等以下教育的各级各类学校,是贯彻执行国家教育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的基层单位,教育目标的实现、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的提高,归根到底要依靠学校,各级政府领导教育的状况,也要通过对学校的督导加以检验和印证。国家发展教育的决策落实得如何、决策是否正确、如何改进工作、完善、调整决策,督导学校的结果是最好的指示器和晴雨表。

受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委托和指派而开展的综合性、专项性、随机性的督导,无论是“督政”还是“督学”,其督导的最初或最终指向目标无一例外都是中等及中等以下的各级各类学校。不管是教育工作目标管理责任制、“两基”评估验收、对县政府教育工作的督导评估、示范高中评估验收、纳入重点高中管理系列的评估验收、普通中小学校办学水平督导评估、普通中小学校校长、教师、学生的个体评价、农村初中办学模式改革示范校评估验收及其复查,还是各种专项性、随机性的督导检查,其对象均为中等及中等以下的各级各类学校。由于对学校的某些评优性督导检查及其结果,间接或直接影响到当地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领导的政绩和声誉,因而倍受重视,督导结果的敏感性也相应增强,也因此引起各级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的广泛关注。

在此种情况下,作为对上级政府、教育行政部门负责和受国家和人民委托管理学校全面工作的各级各类学校的校长,必然要经常面对、也无法回避上级政府的督导检查评估。因此,校长在接受督导的过程中,如何全面和正确认知督导的性质、任务、目的、程序和方式方法,具有怎样心态和采取何种举措对待督导检查评估,如何在接受督导检查评估过程中取得令督方和校方都满意的效果,这是每一位校长都非常关心的问题。当然,督导效果的优劣,重在学校平素的工作积累和努力程度。但也不可否认,在督导过程中,校长对督导的全面和正确的认知、心态的良好,得当的举措,也是影响督导效果优劣的重要因素之一。如果校长对督导有全面的了解和正确的认识,心态良好、举措得当、方法正确,在接受各级各类督导中就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反之,则事倍功半。

一、校长应全面和正确认知督导检查评估工作

由于督导制度在我国实施的历史时断时续,恢复重建的历史还不是很长,许多中等及中等以下教育战线的工作者,特别是一些边远地区的校长,对督导的性质、任务、目的、程序和方法并不是如人们想象得那么清楚,往往对督导心存疑虑,进而不能很好地对待和配合督导部门的检查评估,因而也往往达不到令双方满意的督导效果。因此,校长要想在督导过程中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首先要全面和正确认知教育督导检查评估的性质、任务、目的、程序和方法,以便以更积极的态度和作为去对待督导工作。

(一)教育督导的性质、任务、目的

国家教育督导的第一个部门规章《教育督导暂行规定》第一章总则第二条明确规定教育督导的性质和任务是:“对下级人民政府的教育工作、下级教育行政部门的工作和学校的工作进行监督、检查、评估、指导,保证国家有关教育的方针、政策、法规的贯彻执行和教育目标的实现。”这一规定表明,教育督导就是把监督、检查、评估、指导有机地结合起来,重在指导。督导的任务说到底就是监督与指导。督导是在监督中指导,是指导性的监督。检查是监督、指导的手段;评估是督导的一种职能,又是一种手段。而评估的功能是“重在导向和改进工作”,评估的目的是指导被督导单位改进教育工作。监督和指导都是为了达到督导的目的,即保证国家有关教育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的贯彻执行和教育目标的实现,无论是“督政”,还是“督学”,根本目的是指导被督导单位改进工作。督导的这一任务告诉我们,督导的目的与学校的工作目的是一致的,就是为了保证国家有关教育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的贯彻执行和教育目标的实现。因此,作为学校法人代表的校长,必须认识到:凡是有水平的督学,对一个学校进行督导,都是来帮助学校出主意、想办法,进而改进学校工作的,是指导学校提升办学水平和办学效益的,不是来学校找碴子、挑毛病、出难题的。如果校长对这一点没有全面和正确的认知,就可能把学校与督导看成“矛”和“盾”的关系,把督导作为“攻方”,把自己当成“守方”。这样一来,校长就会产生畏惧心理,对督导产生抵触情绪。轻者,冷漠地对待督导、不予配合;重者,弄虚作假,敷衍塞责,应付了事。使督学了解不到真实情况,找不到学校问题的症结,无法对症下药,因而也就谈不上指导,更不用说帮助学校改进工作。进而使督导失去应有的作用,达不到督导的目的。凡对督导有全面和正确认知的校长是不采取此种态度的,而是积极、认真地、满怀信心地接受督导,善于借助督导的力量,帮助学校出主意想办法、改进学校的工作,变被动为主动,变“你要督我”为“我要你督”。

(二)督导检查评估的程序与方法

督导是依法、依规进行的,是有法可依、有章可循的教育行政执法监督,它不同于一般的领导考察、视察和调研,是一项没有主观随意性,而客观公正性、规范性很强的工作,是按照一定的实施程序和方法进行的。作为经常面对督导的校长,非常有必要了解掌握这些督导的实施程序和方法,以便从容地、有计划、有针对性地、有目的地做好接受督导的各项准备工作。督导的一般程序和方法是:

1.预作通知。即实施督导前的半年或更长时间向被督导学校发出通知,通知中一般载明督导的时间、检查的项目内容、检查的结果运用等等,使学校做好相应准备。

2.组织培训。培训包括两个层面:一是对被检方的培训,即组织受检学校的干部及相关人员学习政策,明确要求,把督导的各项指标,交给被检学校,使其有所遵循。二是对检方的培训。即对参加督导的人员进行培训,统一标准要求,使每一位成员都能用同一标准来衡量每一个学校,避免主观随意性。

3.预作督导。特别是每一项新开展的督导检查评估工作,国家、省、市、县四级教育督导机构往往都要组织督导试点,开展正式督导前的调查研究,找出普遍存在的问题和工作中的薄弱环节,积累工作经验,为顺利开展正式的督导做准备。

4.学校自查。各级督导机构在督导前,都在下发的通知中,明确要求各学校按照督导的指标体系要求逐项开展自查。一方面,是为督导部门开展正式的督导做好情况准备和基础材料准备;另一方面让学校把自查的过程当做进一步改进工作的过程。同时也是为开展正式督导奠定良好基础。

5.正式开展督导。就是在学校自查和充分准备的基础上,督导组进驻学校对逐项指标的检查评估。为了对学校的工作做出准确的评价,督导组一般使用的方法主要有:一是听取学校汇报,对学校的工作有一个概貌和感性的了解,二是检查组按照分工,检查相关指标的到达度,通过查阅档案资料、核对数据、实地检查等多种手段获得信息,通过定性和定量分析的方法,做出督导结论。三是组织教师和学生座谈,并进行问卷调查。四是督导组对检查情况进行集中汇总,集体研究,然后写出督导反馈报告,与当地政府、教育行政部门领导和学校交换督导意见,提出改进建议。同时在督导报告中提出限期整改与复查。督导评估后,对存在严重问题或多项指标没有达到要求的学校,督导组要提出限期整改和复查的意见,要求学校根据督导检查评估组的意见,进行认真地整改,督导部门一般要在一、二年内进行督导复查。

二、校长对待督导检查评估应有良好心态

校长在全面和正确认知了督导的性质、任务、程序和方法后,应当保持一个良好的心态来对待和接受督导。一般而言,接受督导特别是涉及到评优选先、政府和学校声誉和政绩的督导,对校长来说都不可避免地带来程度不同的心理压力,特别是那些新任校长或未曾经历过督导的校长,心理压力就更大一些。主要是有一种惧怕、担心的心理,甚至产生忧虑和焦虑。担心督导结果不理想,怕上级领导怪罪,降低自己在师生中的领导形象和权威等等。其实完全大可不必有此想法。督导实践表明,只要校长在督导前、督导中保持良好的心态,就能获得很好的督导效果。

(一)校长在督导前要有信心、真心和热心

所谓“督导前”,是指督导组没有进入学校开展正式督导活动的这段时间。在这段时间内,校长为做好迎接督导的各项准备工作,必须具有信心、真心和热心。

所谓信心,就是校长在督导前应有的自信心。自信心是做好各项工作的力量源泉。只要平时工作努力,依法按章办事,准备工作充分,熟悉督导的有关标准及检查的方式方法,就完全可以取得良好的督导结果。校长在督导前树立充分的信心,对于有条不紊地搞好迎检工作无疑是必要的。

所谓真心,就是校长要有认真对待督导、高度重视督导之心。有了认真、高度重视督导的真心,就会在检查前认真准备,高度重视自查工作,针对自查中发现的不足,积极主动地采取相应对策措施加以改进,不断完善学校的工作,从而在接受督导时,就能少出纰漏,取得良好成绩。

所谓热心,就是校长要对督导怀有满腔热情之心。要用热情而不是冷淡、理解而不是抵触的心情来对待未来的督导。有了对待督导的热心,就能在准备检查的工作中,热情高涨地研究督导工作和自身的业务工作,进而采取相应对策措施,千方百计地把各项工作搞好。

(二)校长接受督导检查评估中要虚心、耐心和诚心

所谓“督导中”,是指督导组已经进入学校正在开展的检查活动。在已经开始的督导中,校长应带领班子成员及师生员工,以虚心、耐心和诚心严肃对待督导工作。

所谓虚心,就是在接待督导过程中,谦虚对待督学的检查,对学校的工作不浮夸、不掩饰,实事求是地汇报自己的工作,以谦虚之心争取督学的理解、认同和指导。同时,对待督学指出的问题和批评,凡是正确的、中肯的、有利于改进工作的意见和建议,都要虚心接受,这对完善学校的工作,配合好督导组的检查并收到好的效果,都是非常有利的。

所谓耐心,就是校长对督学的质询、调查、检查不要表现出不耐烦的态度。而是要不厌其烦地、耐心地对督学提出的质疑,做出令人信服的解答和说明,以获得督学的理解和认同。更好地把问题解决好,防止因语言或态度上表露出的厌烦情绪而导致督方与校方之间产生矛盾,进而影响检查工作的效果。

所谓诚心,就是以忠诚和诚恳之心对待和配合督学的检查和指导。校长应本着为学校负责、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的精神,诚恳地对待检查组提出的问题和批评,只要是对学校改进工作有利,对学校的事业发展有益,就应该以诚恳的态度认真对待存在的问题、不足和批评。以自己的诚恳之心,以“精诚所至,金石为开”的心态,感动督学、争取督学来帮助学校出谋划策,共谋学校发展的大计。真正达到通过督导促进学校工作上档次、上水平的目的。

三、校长对待督导检查评估应有的举措

督导部门在督导学校的过程中,都要采取相应对策措施和检查方式方法,以获得督导信息、找准问题,以便对学校做出正确评价。对此,学校也应采取相应的举动和措施,以配合督导组的检查。当然学校采取的举动和措施不是应付检查,更不应该是搞所谓“技术处理”的弄虚作假,而是按照有关要求,扎实地做好各项工作,以自己出色的工作业绩来面对督导。但是,并不等于学校在迎检的过程中,就没有相应的方式方法和举措。正确和得当的举措对做好接待督导和取得良好的督导效果至关重要。经验表明,校长在对待和接受督导过程中采取的举措得当,就会收到良好的督导效果。

(一)认真研读文件,明确督导内容

这里所说的文件,是指督导部门下发的督导文件。作为被督方的校长,首先要认真研究、阅读督导的相关文件,明确并掌握督导部门即将进行的督导内容及其注意事项,以便有针对性地做好接受检查的各项准备工作。如果校长对要求不明,督导内容不清,就会导致迎检准备工作上的决策失误,使准备工作缺乏针对性,也就无法调度、指挥学校各部门形成工作合力,使迎检工作陷入盲目、忙乱的境地,也必然影响到检查的效果和质量,达不到令人满意的效果。

(二)对照检查标准,积极开展自查

督导的特点之一,是有严密的标准和比较科学的评估指标体系。督学都是按照标准和体系对学校进行督导的。因此,学校在接受督导前,一定按照要求,对照上级下发的标准和指标体系,认真开展自查。一方面,通过自查,可以边查边改,边查边上,完善不足,改进工作;另一方面,通过按照标准自查之后,能够发现对项目指标内涵的费解或无法操作之处,可以及时向有关部门请示询问,以便与检查组在项目指标的理解上保持一致,使学校不致因与执行督导任务的督学在标准与指标内涵的掌握和理解上的差异,造成对督导效果的不良影响。

(三)借助督导力量,帮助指导提高

所谓借助督导力量,是指请当地的督学来学校帮助指导。一般说来,各级督学都多次参加过督导工作,对督导的方式方法、特点、程序和相关事项都比较了解,对迎检工作也有着丰富的经验。请经验丰富的督学来学校进行指导,可以少走弯路,在接受督导的过程中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考察兄弟学校,借鉴受检经验

从常规上讲,督导部门对学校的检查都是分批次进行的。如果本校没有分在第一批次受检,为了提高工作效率,减少不必要的劳动,可以到同级同类的、已经接受过督导的兄弟学校去考察参观,有条件的学校也可以跨地区、跨省、市参观有关学校,以此来借鉴兄弟学校的经验和教训,扬长避短,克服不足,完善提高自己的工作,更好地完成接待督导检查的任务。

(五)写好工作汇报,提供佐证材料

实施督导的一项重要环节和主要内容,就是首先听取学校的汇报。汇报写的好坏对督导效果的影响至关重要。汇报内容既要实事求是,突出重点、兼顾全面,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不分主次;又要紧紧围绕督导部门布置的检查内容和评估标准,根据指标要求,逐项全面汇报。同时,要控制汇报的时间,撰写的汇报一定按照要求,控制汇报字数,如果汇报写的过于冗长,将挤占督学的检查时间,浪费督学的精力。因为督学的大部分时间是用来实地检查的,如果听汇报的时间过长,必然挤占检查时间,引起人们的反感,反而事与愿违,弄巧成拙。汇报一定要针对性强,真正了解督学需要什么,不需要什么。汇报要抓住督学的兴奋点来进行。对一些不太重要的内容,可一笔带过。同时,为了使督学对学校的工作有一个全面的了解,限于汇报的篇幅,可以提供相应的佐证材料,以补充汇报材料中不能详尽说明的工作。使汇报与佐证材料相互印证、互相补充,使督学尽可能多地了解和掌握学校的整体工作情况。此外,汇报谈到的不足和问题部分,一定要具体,不可模棱两可,含蓄笼统。

(六)搞好人员分工,实行双方对接

凡是正规的督导,都要组成督导组并有组内督学检查任务的分工,督导组的每个督学所检查的项目和内容是不同的。为了方便检查,提高检查工作效率,学校必须按检查人员的数量,匹配学校的陪检人员数量。在检查前,就应培训好学校的陪检人员,根据检查组的人员分工,明确陪检人员的分工,在检查组进校后,搞好检查人员与陪检人员双方一对一的对接工作,以便顺利展开检查工作,提高督导效率。

(七)整合档案资料,反映工作全貌

督学获得评价学校的信息资料的一个主要来源和渠道就是学校的档案资料。这是因为,学校档案资料是一级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工作档案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重要的“软件”建设工作,学校档案资料的质量,不仅反映学校的管理水平,也直接影响到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的档案质量。而督导学校也往往通过对档案资料的检查来验证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的工作。

档案资料的作用是多方面的,它具有鉴定、凭证和参考等项作用,是督学和学校在检查和迎检过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辅助工具。因此,在督导过程中,档案资料对校方和督学都是至关重要的。校长应调度、指挥、协调各有关方面,由有关领导负责,指定专人,搞好档案资料的整合和建设工作。翔实、丰富、确切的档案资料,不仅为督学提供检查上的便利,节省检查时间,提高工作检查效率;更重要的是能反映学校的工作全貌,也能为督导组准确、全面地对学校做出评价提供切实的依据。因此,校长要高度重视档案资料的整合与建设工作。在整合档案资料的过程中,校长应明确以下四点:

一是要注意日常的档案资料积累,保证档案工作的原始性、真实性,不能临时抱佛脚,拼凑档案资料。

二是应明确学校档案的范围和内容要求。就是要瞄准督导部门下发的相应评估指标体系的项目要求,有的放矢地确定档案资料的范围和内容,以便与督导检查的项目指标内容相对接、相一致,保证学校的迎检和督学的检查切实收到预期效果。

三是要抓好档案建设收集、整理、鉴定、统计和保管等基础工作。由专人负责把散在的档案资料集中起来的过程就是收集。由于学校工作内容很多,涉及面也广,由学校到行政部门,由政府机关内部的有关部门到机关外部的有关单位,各种资料散在各个部位或单位,这就必须按建档内容和规定,把这些分散的文件材料搜集集中起来。收集起来的材料很多,内容也比较庞杂,同时处于零乱不系统的状态。学校要按照督导检查评估项目指标内容的要求,分门别类地把各种资料系统归纳整理,分级别、分项目、分类别地形成建档的初步眉目。建档的鉴定工作是保证质量,满足学校迎检和检查组需要的关键一环。分门别类按系统整理的材料也比较多,有的材料重复,有的价值不大,不一定完全有用,在督导检查中也说明不了什么问题,这就需要进行认真地鉴定,鉴定的过程就是去伪存真,去粗取精的过程。通过鉴定,把有价值的材料保留下来,作用不大或没有价值的加以剔除,需要补充的要补充完善。学校工作和督导评估都涉及大量数字,通过这些数字可以反映出学校管理水平和存在问题。因此,做好各项指标数据的统计工作非常重要。要把各部门的数据逐层逐项统计汇总清楚。此外,要注意数字的来龙去脉和依据,注意数字之间的内在联系,做到“数”与“据”的统一,切实做到各种报表具有法定效力,注意原始性,力求真实、准确。建立档案的目的就是为了利用。而建立学校档案是为了提高学校的管理水平,为促进学校事业的发展服务。所以保管好档案直接影响到档案的利用效益,也事关学校迎检和督导能否顺利进行并取得良好效果的问题。学校要慎重保管好档案。首先要按管理档案的科学性和技术性,分门别类,装订成册,标明档案名称,装入档案盒,然后对全部档案进行编目,编排序号,写上全称目录,注明年月日和永久、长期、短期等保管期限,以方便于检索。

四是要针对检查的内容提供相应的档案资料。不能没有针对性地、盲目地把没有经过整理分类的、杂乱无章的、不是检查内容的档案资料提供给督学。否则,不仅会浪费检查时间,也使督学工作无法顺利进行,也自然不会取得令人满意的检查效果。学校也就不会获得好的评价,督学也就无法准确地帮助学校改进工作。对此,校长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八)安排紧凑周密,保证检查时间

督导是非常正规、有计划的检查行为。是程序严密、检查内容多、时间性强、环节紧凑的一项工作。无论是听汇报、看材料、召开座谈会、进行测试、调查问卷,现场统计,还是实地检查、汇总综合检查结果、与学校交换、反馈督导意见,都是在紧张有序、规定的时间内完成的,而且每一次督导都不是一所学校而是一批学校。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快捷、高效、保质、保量地完成督导任务,节约双方的成本和时间,不仅需要全体督学的努力,也更需要校长和学校的积极配合。为此,学校校长应按照督导的程序要求,在与督导组进行有效协商和沟通前提下,一定要在保证检查时间上下功夫,紧凑、周密地安排好各个环节的检查工作,使督导组能在有限的时间内对学校的工作有一个全方位的了解,从而把学校的工作成绩和问题找准、查透,进而达到指导、帮助学校改进工作的目的。

标签:;  ;  ;  ;  ;  ;  

认识#183;心态#183;措施-校长应如何对待监督、检查和评价_心态培训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