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护理干预对妇科围手术期患者的影响论文_吕文华

实施护理干预对妇科围手术期患者的影响论文_吕文华

吕文华

聊城市中心医院

【摘要】目的研究护理干预在妇科围手术期感染预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5年1月至2018年1月进行妇科手术的患者88例,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常规组与护理组,各44例。常规组接受常规护理,护理组接受围手术期护理干预,护理结束后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常规组中卵巢癌手术中发生感染3例,子宫切除术中3例,其他1例,感染的发生率为15.91%,护理组中卵巢癌手术中发生感染2例,感染的发生率为4.55%。护理组感染率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进行妇科手术的患者采用围手术期护理,能够降低其感染的发生率,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护理干预;妇科;围手术期

卵巢癌、子宫肌瘤等妇产科疾病,通常需要采用手术对患者进行治疗。术后患者易发生各种类型的感染,影响患者的恢复,严重者可能诱发各种感染性疾病,因此临床减少患者感染发生率,对于患者的康复具有重要意义。在围手术期对患者进行护理干预,是护理中常用的护理方式,能够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以及感染率。本研究采用不同的护理方式对患者进行干预,观察分析护理干预在妇产科围手术期感染预防中的应用效果。

1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2015年1月至2018年1月进行妇科手术的患者88例,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常规组与护理组,各44例。护理组年龄为27~56岁,平均(36.23±1.46),进行卵巢癌手术患者8例,剖腹探查术患者14例,全子宫切除术患者17例,其他5例。常规组年龄为28~58岁,平均(37.21±1.21)岁,进行卵巢癌手术患者9例,剖腹探查术患者15例,全子宫切除术患者16例,其他4例。两组患者的年龄、病程等基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排除标准:排除心脑血管疾病者;排除有精神病史以及有认知障碍者。

1.1护理方法

常规组接受常规护理,主要包括对患者的生命体征进行检测,在手术期间配合医师对患者进行必要的治疗。护理组患者接受围手术期护理干预,具体如下。

1.1.1术前护理患者在入院之后要积极与其交谈,了解具体情况,向患者讲解一些有关于宫颈癌的知识,对其不良情绪进行梳理,讲解一些治疗成功的案例提高治疗信心,提高治疗依从性。用通俗的语言向患者讲解在治疗过程中可能会产生的一系列并发症,提高患者的重视程度,并能够使患者及时地发现并发症,并早期进行治疗,减少不必要的麻烦和患者的痛苦。陪同患者做手术前的各项检查,如血常规、心电图等,并向患者讲解各项检查的作用,增强与患者之间的信任。观察患者有无低蛋白血症、贫血等症状,给患者提供充足的营养避免出现营养不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感染的发生率。术前根据患者手术的具体情况进行适当的禁食,并做好备皮工作,对手术的仪器进行消毒,确保手术环境的干净清洁,降低细菌的增殖。进行阴道手术的患者,术前1d对阴道进行冲洗,并做好灌肠工作。检测药物过敏性,使用合适的抗生素。

1.1.2术中准备(1)皮肤准备:备皮一般在手术前一天进行,保证手术区域清洁无菌,并去除干扰手术进行的密集毛发,在备皮时要注意不要产生新的损害,以免感染的发生。要准确了解备皮的范围与注意事项,准确操作。(2)消化道准备:在手术前一天的晚上进行灌肠,1~2次,或让患者口服缓泻药,使患者排便大于3次。在手术前8小时嘱患者不要吃东西,手术前4小时不要喝水。如预计手术可能涉及肠道时,手术前一天要进行清洁灌肠操作。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3)阴道准备:涉及到阴道的手术要在手术前的3天开始进行阴道准备,一般可以每天用洗必泰消毒宫颈及阴道两次,或者是用0.2‰碘伏溶液进行阴道冲洗操作,手术当天的早晨用消毒剂进行阴道消毒术中护理术前提前调整手术室的温度以及湿度,并保持手术室的无菌与整洁,认真核对患者的相应信息,将患者送入手术室。手术严格按照无菌流程进行,严密检测生命体征,观察有无异常情况发生,如若出现要及时向医师上报,并协助医师做好相应的应对工作,对患者的情绪进行安抚,保证手术能够顺利进行。

1.1..3手术后护理(1)病情观察:手术后对患者的生命体征、切口有没有出血、渗血等情况进行严密的观察。(2)体位:给予椎管内麻醉的患者,手术后应平卧,时间为6~8小时,避免发生头痛不适情况,6~8小时以后可改为低半坐卧位或者是斜坡卧位,这种体位对伤口愈合及减轻切口疼痛都是有利的。给予阴道前后壁修补或盆底修补术的病人,术后应采取平卧位的体位,不要采用半卧位,这样有利于降低外阴、阴道的张力,加速伤口的愈合【1】。(3)疼痛护理:手术后麻醉作用消失后,患者的伤口会有疼痛的感觉,特别是在增加切口张力的动作时,疼痛更加明显。对此,护士要对患者疼痛的性质、时间、程度进行评估,并按照患者的不同情况给予患者缓解疼痛的方法,以缓解患者的疼痛。(4)切口护理:接受腹部手术的患者,要对患者的切口有没有出血、渗血、渗液、敷料松脱情况进行及时的观察,对于污染的敷料要及时更换,以免切口感染的发生。接受经外阴、阴道手术的患者,要对其阴道分泌物的数量、性质、颜色等情况进行严密观察,每天对患者的外阴进行清洁,保持床单的清洁无菌,手术后3天给予外阴烤灯,有利于局部血液循环与切口加速愈合。(5)排尿护理:手术后留置尿管的患者要保持尿管的通畅,避免尿管脱出、扭曲、受压的情况产生,及时对尿量、性质进行记录,要坚持按照无菌原则操作,避免感染的发生。导尿管一般留置24小时就可以拔掉了【2】。(6)活动:在拔出了导尿管之后要鼓励患者尽早下床活动,以避免肺部感染与脏器粘连等并发症的发生。(7)饮食护理:患者在手术后6小时就可以进流食了,少食多餐,要注意食物应该容易消化,营养丰富。(8)心理护理:不同的患者心理问题也是不同的,要有针对性地对患者进行心理指导,平时多与患者进行沟通,了解患者的心理问题,减少不必要的心理刺激,加强巡房的次数以及质量,对患者在恢复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进行耐心地解答。根据患者病情的具体情况给予抗生素。配合并鼓励患者尽早下床运动,帮助患者做一些适当的有氧运动,促进血液循环,提高免疫力。嘱咐患者每日要使用温水对身体进行清洗,外阴部要进行重点清洗,阻止细菌滋生。

1.2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者的感染情况进行对比统计,并记录患者感染部位。1.4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定性资料以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常规组中卵巢癌手术中发生感染3例,子宫切除术中3例,其他1例,感染的发生率为15.91%,护理组中卵巢癌手术中发生感染2例,感染的发生率为4.55%。护理组感染率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本研究中,在为护理组患者开展护理工作的过程中,重视其整个围手术期的护理工作,在护理的过程中,护理人员无论是在术前、术后,还是在手术中,都时刻为患者所处的环境进行消毒,降低细菌的增殖。对患者进行有关的宣讲,提高了患者对于感染的重视,使患者积极地进行自我清洁。本研究结果显示,护理组感染率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综上,对进行妇科手术的患者采用围手术期护理,能够降低患者感染的发生率,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戴智玉,杨莉,陈永秀,等.妇科腹腔镜手术前肠道准备改良方法的临床观察[J].解放军护理杂志,2003,11.

[2]冷金花,郎景和,李志刚,等.腹腔镜手术并发症及其相关因素分析[J].现代妇产科进展,2002,06:74-75

论文作者:吕文华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学术版)2018年4月上第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9/3

标签:;  ;  ;  ;  ;  ;  ;  ;  

实施护理干预对妇科围手术期患者的影响论文_吕文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