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初中生青春期心理健康教育浅探论文_罗佳

农村初中生青春期心理健康教育浅探论文_罗佳

重庆市云阳县南溪镇天景初级中学 罗佳

【摘要】随着当代社会建设的不断完善,人们对于心理健康这一问题越来越重视。对于农村中学教育来说,初中生的心理问题一直都是社会各界所关注的重点,同时也是急需解决的一个难点。本文立足于农村初中生的日常行为,探究分析了其心理状态的平衡点与失衡状态原因,提出了学习、交往、行为等方面的心理建议,旨在为农村初中生的心理健康状态做出引导,帮助其时刻反省调整从而保证自身健康的学习、生活状态。

【关键词】农村教育 初中生 心理健康 家庭因素 社会因素

一、引言

随着社会经济体系的不断完善,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有了较大的突破。在这一背景之下,社会主义人文素养建设培育工作已然迫在眉睫。就教育行业来说,农村地区的中学生心理健康一直都是一个饱受争议的问题。近年来,校园暴力、霸凌事件层出不穷,男女关系混乱等问题也逐渐被曝出,种种因素都在警示着教育行业工作者,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势必要做出创新改革。

二、农村初中生心理问题现状分析

1.学习生活方面

对于初中生来说,他们的年龄集中在12-15岁这一阶段。此时的他们正处于青春期,这一阶段的学生往往会处于一个较为敏感、脆弱的心态。同时,他们也抱着一颗对于学校之外,社会以及这一个世界的探索好奇之心,这一心态对于农村的初中生而言,尤为明显。大部分农村初中生,其小学的学习生活也都在农村中过度,这样的环境中往往会让学生产生一种想法,即:外面的世界比我们这里精彩,我要出去看看。在种种心态的影响之下,学生多会将心思分散于其他的新鲜事物,从而忽略了学习这一主业。加之农村的一部分家长自身文化水平不高,在子女教育方面往往会呈两极分化的状态:一者极度希望自身的孩子努力学习,经常抱着“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态;一者则是读书无用论的支持者,希望他们的子女去社会上工作挣钱。在多重因素的作用之下,许多农村初中生往往不能够保持一个良好的心态去学习,最后导致学业方面的荒废。

2.人际交往方面

对于正值青春期的少年少女来说,他们已经初步具备了思考、认知、判断、选择的能力,对于自身生活中的人和事物,他们都已经开始思索处理方式以及应对手段。在这一阶段时,最容易引发矛盾的问题在于人际交往这一方面。当代社会的信息交流不比当年,学生的相互交流愈加的频繁,且这一成本还在不断地降低。但由于学生的自我控制以及情绪的处理能力不足,往往会在交往中产生一些问题。以男女同学交往为例,很容易产生过剩的好感,最后导致早恋;男男同学交往中,一些小的口角之争也可能引发一些打架斗殴的现象。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这一些现象的产生主要是因为初中生的自控力不强,在遇见某一些事情时,很难保持自身情绪的稳定以及态度的冷静理智,作为教师要及时发现学生情绪的变化,并加以引导,帮助学生舒缓自身的压力以及躁动的内心,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处理自身的人际交往,将积极影响进一步辐射到学习生活中来,

3.课后行为方面

对于农村初中生来说,学校中的学习生活占据了大多数的时间,在这一段时间之内,学生的学习、生活都是有所引导的。但是,对于学生回到家后的行为,教师以及学校方面是难以掌控的。很多农村的家长对于子女过分的溺爱,对于子女的教育态度往往是以放纵为主,这将导致学生养成一系列的坏习惯。例如:沉溺网络;早恋;骗取父母的钱财等等。这一些问题教师和学校都应进一步关注,加强与学生家长的互动,及时进行反馈沟通,以待能够及时的帮助到学生浪子回头,走向正道。

三、有效解决农村初中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学策略

1.为学生树立理想信念,引导其奋斗向前

对于现代社会来说,各行各业都缺其相对口的人才。对于学生而言,如今是一片大好社会随着当代社会建设的不断完善,人们对于心理健康这一问题越来越重视。无论学生的出身如何,只要能力足够,就有资本去追逐自身所想要的东西。教师要帮助学生树立自身的理想信念,并引导其奋勇向前,不断追逐,从而避免学生受到社会因素的干扰而迷失自我。教师要树立帮助学生树立“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的奋斗信念,不断的去追寻自身所想要的,最终实现自我价值的完善和展现。

2.为学生创建良好的学习环境,引导其专注学习

对于农村的中学来说,部分农村中学的教学设施并不落后。在地方政府的资金支持下,一些农村中学的教学设备都比较齐全,虽然无法和一流的城镇相比,但用于日常的学业教学已经是足够了。在这种情况下,农村的中学教师就要充分的利用起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为学生搭配构建一个良好的教学环境。中学生因自身的判断力和认知能力的不足,很容易受外界环境的影响。教师应尽力营造一个书香校园,避免学生与一些社会的不良风气接触,从而最大程度的保持学生专注学习。

3.为学生设立心理健康辅导课,帮助其排解心理问题

处于青春期的学生对于自身心态、生理的一些变化无法理解,经常会处于一个比较烦躁、郁闷的心态,这时教师就有责任去进行引导和缓解。对于有条件的中学来说,可以定期开展心理健康辅导课以及设置专门的心理咨询室,帮助学生及时排解自身的困惑和烦躁。对于条件不足的学校来说,可以专门开设“晴天信箱”,让学生将自身的问题以书信的方式抒发出来,然后再由校方统一收纳处理,并找出相对应的学生进行排解辅导。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工作作为国家的重中之重,社会的关注所在,应当不断优化持续创新,从而满足更多的学生的学习、生活需求,从而为我国的人才培养出一份力,燃一点光!

参考文献:

【1】徐在峰.农村初中生青春期心理健康教育浅探[J].中学教学参考, 2017(9):91-91.

【2】郜秀玲.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浅探[J].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20):286.

【3】吴晴[1].农村中学心理健康教育浅探[J].黑河教育, 2007(2):45-.

论文作者:罗佳

论文发表刊物:《现代中小学教育》2019年1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2/9

标签:;  ;  ;  ;  ;  ;  ;  ;  

农村初中生青春期心理健康教育浅探论文_罗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