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购买法与权益结合法对经济后果的影响差异论文_马玉婷

浅析购买法与权益结合法对经济后果的影响差异论文_马玉婷

江西财经大学 江西 南昌 330013

摘要:购买法和权益结合法是目前国际会计界合并财务报表主要采用的两种方法。通过对合并财务报表中购买法和权益结合法的比较分析,两者对经济后果的影响存在差异。因而,在企业合并过程中采用购买法还是权益结合法对上市公司将产生不同影响,企业应视情况选择恰当的合并方法以提高企业的整体经济效益。

关键词:购买法;权益结合法;企业合并

一、购买法和权益结合法的运用概述

1、购买法和权益结合法的基本概念

购买法是指将企业合并活动视作一项净资产的购买交易,这一交易在会计处理上类似于企业核算购买其他单项资产的方法,即以净资产的实际成本作为购买计价的原则,购买一家企业亦是这样,其购买成本的确定将取决于以被购买企业为标的物的购买交易。

权益结合法是指以购买的股权比例或以股权联合企业方式的企业合并进行会计处理的方法。

2、购买法和权益结合法运用前提的区别

企业会计准则中提出了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和非同一控制下的划分。随后准则规定:“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合并方以支付现金、转让非现金资产或承担债务方式作为合并对价的,应当在合并日按照取得被合并方所有者权益账面价值的份额作为长期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以及“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购买方在购买日应当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20号—企业合并》确定的合并成本作为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成本。”

准则对购买法和权益结合法的运用前提做出了明确规定即:只有在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使用权益结合法,而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使用的是购买法。同时,对于母公司或集团内一个子公司自另一子公司的少数股东手中购买其拥有的全部或部分少数股权的情况,要求按照购买法的原则进行处理。

二、购买法和权益结合法的运用对合并财务报表的影响差异

1、对合并资产负债表的影响

购买法按照被并企业净资产的公允价值予以合并,权益结合法下,被并企业的资产、负债仍按账面价值反映。一般情况下,被并企业净资产的公允价值要高于其账面价值,因此,购买法下合并后的资产往往要高于权益结合法。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购买法下,合并后的股东权益仍然为投资企业的股东权益,而且,被并企业的留存收益不能并入;如果把企业并购看作是经营的新起点,合并双方都应当以公允价值计价,在权益结合法下,则可能引起合并后股东权益的变动,被并企业的留存收益包括在实施合并的企业中,可用来发放股利。

2、对合并利润表的影响

企业会计准则规定:“在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合并利润表应当包括参与各方自合并当期期初至合并日所发生的收入、费用和利润。被合并方在合并前实现的净利润,应当在合并利润表中单列项目反映。”这样就克服了在合并当年,权益结合法将被并企业整个年度的损益纳入合并企业的收益表,因而只要合并不是发生在年初而被并企业又有收益,权益结合法处理所得的收益总是大于购买法的缺陷。但是购买法仅仅将合并日后被购方实现的收益纳入收益表,对于合并成本,权益结合法下不能增加资产价值,而是作为管理费用冲减资本公积,资本公积不足冲减的才调整留存收益;在购买法下,合并的直接费用增加被并企业的净资产成本。由上可知,权益结合法下,收益仍较高,净资产报酬率当然也就比购买法下更高。

3、对合并现金流量表的影响

购买法下会产生现金流量,不是简单的合并企业与被合并企业现金流量的相加。因为通过购买发生合并,购买方从被购买方取得的按公允价值计量的净资产应该纳入合并现金流量表中投资活动的现金流量,而由于合并行为所产生的相关成本应该纳入合并现金流量表中筹资活动的现金流量。企业之间的合并行为发生的当年,合并日后产生的现金流量都应该纳入合并现金流量表。权益结合法下仅仅是股东之间换股的合并形式,没有涉及相关的现金流量,那么在合并现金流量表中并不予以反映。那么企业合并之后的现金流量就是合并企业与被合并企业的现金流量的加总。

三、购买法和权益结合法的运用对财务分析的影响差异

在购买法下,由于若被并企业个别资产项目的公允价值大于其账面价值,就会使得在购买法下的总资产大于在权益结合法下的总资产,而债务的公允价值与其账面价值往往差异不大。因此,购买法下的资产负债率、流动比率等相关财务指标一般低于权益结合法;在权益结合法下,由于是所有者权益的结合,一般净资产低于购买法。尤其是在并购发生的当期,权益结合法下的合并利润包括被并购企业当期全部利润,所以合并利润高于购买法下的合并利润。这样,权益结合法的净资产收益率和每股收益一般较购买法更高。

四、购买法和权益结合法的运用对证券市场资源配置的影响差异

权益结合法较购买法对证券市场的资源配置更为不利。我国证券市场实际上处于“功能锁定”状态,也就是说,投资者一般只会对报告盈余的差异做出反应而不能对由于会计政策差异导致的利润差进行调整。在这种市场环境下,采用权益结合法调节报告利润就成了企业管理当局,特别是未完成业绩指标的公司管理当局的最佳会计选择。也就是说,在权益结合法下,投资者较易把自己的资源或资本投向于这些报表面上的利润较高的企业(或许这些企业实质上的效益不好),误导了投资者,使得证券市场上的配置不符合效益原则。

参考文献

[1]王晶晶.合并财务报表中购买法和权益法的比较[J].商,2014,26:110.

[2]李绍杰.合并财务报表中购买法和权益法的比较研究[J].商业经济,2013,09:91-92.

[3]郭静.企业合并购买法和权益结合法的比较分析[J].中国证券期货,2011,08:117.

论文作者:马玉婷

论文发表刊物:《语言文字学》2016年12月

论文发表时间:2017/4/26

标签:;  ;  ;  ;  ;  ;  ;  ;  

浅析购买法与权益结合法对经济后果的影响差异论文_马玉婷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