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 广东广州 510120
摘要:目的:观察盆底康复技术用于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治疗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6月-2017年6月来我院治疗的产妇10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等分两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应用常规治疗,而试验组给予盆底康复技术干预。统计两组女性的盆底综合肌力及其肌电位等指标。结果:数据指出,试验组经过盆底康复技术治疗后的盆底肌电位的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存在,P<0.05。两组女性盆底综合肌力评定可知,试验组在盆底康复技术治疗后的效果更佳。差别显著存在,P<0.05。结论:临床采用盆底康复技术用于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有着较好的疗效,可以改善患者的盆底综合肌力,保证了患者的盆底肌电位。
关键词:盆底康复技术;盆底功能障碍;临床疗效
盆底功能障碍是临床妇科常见的疾病[1],多指机体盆腔组织结构塌陷和损伤导致一系列的功能性障碍。临床多以盆腔器官的脱垂、尿失禁等疾病。近年来,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于盆底功能障碍的治疗和护理更加的重视。笔者结合临床治疗盆底功能障碍现状,观察盆底康复技术用于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治疗疗效。现以下报道: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6月-2017年6月来我院治疗的产妇10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等分两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应用常规治疗,而试验组给予盆底康复技术干预。统计两组女性的盆底综合肌力及其肌电位等指标。其中患者的年龄在20-59岁。平均年龄分布在34.6±0.7岁。患者的体重在58.3-75.6Kg,平均体重分布在62.4±1.3Kg。按盆腔的脱垂划分:①Ⅰ度为76例。②Ⅱ度为24例。统计两组盆腔的脱垂情况及体重等一般指标可知具备可比性,P<0.05。
1.2纳入标准
笔者选取的100例女性研究对象均符合盆底功能障碍诊断标准[2],患者均已知情。且患者均未合并其他类疾病。排除以下:①严重肝肾损伤。②精神病家族史。③服用激素药物。④患者不同意等。
1.3研究方法
1.3.1对照组
对照组应用常规治疗,主要针对患者治疗期间注意卧床休息,全面的监测患者的各项临床指标。加强患者的盆底肌肉锻炼,进行健康的康复指导,引导患者朝着乐观的方面发展。
1.3.2试验组
试验组给予盆底康复技术干预,每个患者都配有专门的盆底肌肉康复治疗。在患者的治疗和康复前,先让患者的膀胱进行排空处理,采用半卧位进行治疗。如果患者的脱出物游离阴道,要先将脱出物安置在阴道内部。然后再将探头放在阴道内。并按照患者表现的临床特点进行针对性的治疗。患者每周进行治疗两次,每次维持在30分钟,10次为一个疗程。并且结合手法进行按摩,促进机体肌肉的收缩,以及足三里、肾俞等位置的按摩。统计两组女性的盆底综合肌力及其肌电位等指标。
1.4观察指标
对于所有的研究对象治疗前后均进行盆底肌电位的监测。而评定盆底综合肌力共分为三级,主要通过临床医师进行患者的阴道检查,结合患者阴道肌肉的收缩情况进行相应的评估。其中:①1级:患者阴道无收缩或者存在轻微的颤动。②2级:经过手指检测可知,患者的阴道肌肉收缩,且持续1-2s,但没有对抗。③3级:患者阴道肌肉完全的收缩,且存在持续的对抗性。
1.5统计学标准
笔者记录和分析数据采用SPSS 20.0软件,其中采用χ2检验和t检验。将P<0.05作为分界点,来衡量测量得到的数据是否存在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盆底肌电位
数据指出,试验组经过盆底康复技术治疗后的盆底肌电位的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存在,P<0.05。见表1。
2.2盆底综合肌力评定
两组女性盆底综合肌力评定可知,试验组在盆底康复技术治疗后的效果更佳。差别显著存在,P<0.05。见表2。
3讨论
盆底功能障碍是临床的女性多发病[3],且常见于中老年群体。调查数据显示,50岁绝经期以上的患者并发盆底功能障碍的几率为20%。盆底功能障碍不仅会导致患者的生殖器官存在异常,也会导致其功能的正常,引起通道异常的现象。目前,临床针对盆底功能障碍因外科手术对于机体的损伤,多选用保守治疗进行指导。其中,盆底康复技术是指通过康复设备进行阴道内部电刺激治疗,使得在电极不同的情况下引起盆底肌肉的收缩和舒张。进而使得肌肉的感受器接受信号,达到逐步使得盆底肌力恢复正常的目的。葛玉琴[4]曾研究指出通过盆底肌电刺激治疗明显改善了盆底器官功能障碍。盆底康复技术能够正确的帮助患者进行盆底肌肉的锻炼,保障患者肛门的收缩效果。而且在一定程度上电刺激的力度相对较大[5],可以在短时间达到较好的效果。
本文数据指出,试验组经过盆底康复技术治疗后的盆底肌电位的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存在,P<0.05。两组女性盆底综合肌力评定可知,试验组在盆底康复技术治疗后的效果更佳。差别显著存在,P<0.05。综上所述,临床采用盆底康复技术用于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有着较好的疗效,可以改善患者的盆底综合肌力,保证了患者的盆底肌电位。
参考文献:
[1]米热尼沙米吉提.盆底肌肉训练对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康复效果[J].中国卫生产业,2012,33(29):123-124.
[2]刘苑文,李建梅.盆底肌肉训练对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康复效果[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5,26(18):4220-4221.
[3]梁娇,黄培兴.盆底康复治疗仪结合针灸会阴穴治疗女性盆底功能障碍的临床分析[J].中国妇幼保健,2014,29(28):4658-4661.
[4]葛玉琴.盆底康复治疗产后妇女盆底功能障碍的临床效果观察与研究[J].中国医药指南,2013(21):488-489.
[5]谢迪.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盆底肌康复治疗的临床分析[J].中国保健营养月刊,2013,23(2):651-652.
论文作者:刘丹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7年1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1/16
标签:患者论文; 功能障碍论文; 女性论文; 电位论文; 技术论文; 肌肉论文; 两组论文; 《健康世界》2017年1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