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建筑理念的智能绿色建筑设计论文_高宏

生态建筑理念的智能绿色建筑设计论文_高宏

四川攀枝花市规划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617000

摘要:近年来,全球智能化的发展迅速,而环境问题日益严重,怎样在实现人类发展的同时,更好地运用科技手段来保护环境,是值得探讨的问题。作为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建筑行业在为人们提供更加舒适的生活环境的同时,也消耗了全球三分之一以上的能源总量,生产中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问题普遍存在,为此,坚持生态建筑理念,实现建筑行业的绿色发展,对于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本文首先对生态建筑理念下的智能绿色建筑设计内涵进行了论述,其次对生态建筑理念下的智能、绿色建筑结合设计的意义及要点进行了分析,最后提出了生态建筑理念指导下发展智能绿色建筑对策与建议,希望能够为建筑行业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生态建筑理念;智能建筑与绿色建筑结合设计;要点;对策

伴随着我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人们对建筑物的功能性需求也日益提升,建筑内部的功能设计趋向复杂化和多样化。在此背景下,我国建筑行业呈爆炸发展态势,建设过程中的粗放化管理和施工也日渐增多,由此带来了严重的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问题。基于此,笔者认为,我国建筑行业必须站在长远发展的角度,坚持生态建设理念,不断推进智能绿色建筑的设计,只有这样,才能适应时代发展趋势,成为未来建筑行业的领军人与“弄潮儿”。

一、生态建筑理念指导下的智能绿色建筑设计内涵

生态建筑简称ECO,ECO是Eco-build的缩写,就是将建筑看成一个生态系统,本质就是能将数量巨大的人口整合居住在一个超级建筑中,通过组织(设计)建筑内外空间中的各种物态因素,使物质、能源在建筑生态系统内部有秩序地循环转换,获得一种高效、低耗、无废、无污、生态平衡的建筑环境。现实中的案例有:德国的"三升房"、奥尔良的"诺亚"等。

生态建筑理念在建筑行业中的应用与推广,符合我国的基本国情和可持续发展理念,它为建筑行业的智能、绿色转型提出了要求指明了方向。首先,建筑设计应该更加符合节能要求,除了减少不必要的资源使用之外,还应该不断探索资源重复利用的途径;其次,建筑设计应满足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要求,一方面要求建筑对于环境的无害性,保证建筑不存在对于土壤、水源的污染和环境的破坏;另一方面要求建筑与周边的环境相融合,不论是外观上还是对于环境的适应性上,都能达到和谐的美感。第三,建筑设计应不断创新,大力发展新兴环保材料,并创造性地开展温控、发电装置的革新,通过对洁净能源的循环利用,减少建筑物在日后使用中的持续能耗,实现节能减排的最终目的。

二、智能绿色建筑设计原则及设计要点

智能建筑(intelligent building)是以建筑物为平台,基于对各类智能化信息的综合应用,集架构、系统、应用、管理及优化组合为一体,具有感知、传输、记忆、推理、判断和决策的综合智慧能力,形成以人、建筑、环境互为协调的整合体,为人们提供安全、高效、便利及可持续发展功能环境的建筑。

产生智能建筑的概念,是在20世纪末诞生于美国。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全球智能化的进一步发展,建筑物智能化程度也随科学技术的发展而逐步提高。例如City Place智能大厦就于1984年在美国哈特福德市建成。智能建筑物能够帮助大厦的主人,在诸如费用开支、生活舒适、商务活动和人身财产安全等方面得到最大利益。

建筑智能化提高人们工作效率,提升建筑适用性,降低使用成本。2012年我国新建建筑中智能建筑的比例仅为26%左右,远低于美国的70%、日本的60%,市场拓展空间巨大。

在生态建筑理念的指导之下,智能现代化、宜居、环保和节能的智能绿色建筑,成为未来建筑行业的发展趋势,建筑设计师也要及时更新观念,树立生态意识,不断提升智能绿色建筑设计水平,从而促进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一)智能绿色建筑的设计原则

1、以人为本的原则

智能绿色建筑的本质是为人类打造更加舒适、健康、便捷的生活环境和生活方式,因此,以人为本是绿色建筑设计的首要原则,合理进行建筑设计,在设计过程中结合智能、绿色环保,经济适用,将舒适度最大化供给人们。

2、保护环境的原则

在建筑行业带来的环境问题加剧的今天,智能绿色建筑设计理念更加强调环境保护原则。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只有在建筑设计过程当中,更多地考虑人类行为对于自然环境可能带来的种种负面影响,并通过多方面努力尽量避免或者减小负面影响,才能使建筑行业更加适应环境保护的社会必然发展趋势。例如使用绿色建筑材料,尽可能利用可再生能源。

3、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原则

在建筑物的全生命周期当中,人类在其中活动必然要消耗一定的能量,排出一定的废物,这个过程是持续的,因此,智能绿色建筑设计要从长远的角度,考虑人类在建筑中的活动对于自然可能造成的影响,并通过智能化的设计手段,采用高效、节约、可持续发展的能源,从而推进绿色建筑的健康发展,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二)智能绿色建筑的设计分析

1、建筑物地点的选择以及室外环境的设计

建筑物地点的选择,决定着建筑物的建设是否能够达成与周围环境的和谐。设计师在进行设计之前,一定要对建设地点进行详细的实地考察,对于建筑地点周围的自然能源和气候特点、人文环境有深入的了解,从而在设计过程当中,尽量利用自然要素,如风向、地形、地貌等等,以减少对周围生态环境的破坏,防止热岛效应等城市环境问题的发生[1]。另外,由于建筑物是一个广义的概念,特别是对于人居小区而言,除了建筑单体之外,建筑物周围的绿化设计也是智能绿色建筑设计中必须考虑的要素。建筑设计师应该充分利用绿化手段,了解相关生物知识,从而在最小的投入成本下,获得最高的环境效益产出。

2、智能建筑与绿色建筑结合设计的意义

智能绿色建筑物的设计,既包括建筑物的智能化设计,也包含建筑物的绿色节能设计。当下建筑设计的范围仅对建筑绿色节能设计做了强制性的要求,但对建筑智能化的要求并不是一定或必须的。当然要做到建筑全智能化是一个长期和远景的规划,根据我国国情,要达到这个要求是需要时间的。但是,某种意义上来说,智能建筑对于人们更多的是供不应求的。如今智能全球化的热度一天比一天明显,智能工作环境、智能学习环境、智能家政、智能汽车、以及现在人手一部的智能手机等,人们生活在不久的未来均处处是智能,时刻是智能,不可缺少。如果在现在已要求的绿色节能的建筑设计的基础上再进入智能建筑的设计,无疑,这对人们提供的是更多的方便、快捷、舒适而健康的生活。

智能建筑通过通讯技术、楼宇控制技术、多媒体技术、安全防范技术等系统集成既减轻人员工作的劳力负担又使绿色建筑的发展更走向一个全新的阶段。高智能化的技术可以通过加强对节能设施的监控与智能系统形成有效的互助,从而达到调控新能源消耗,节省资源,减少对于环境的污染。

智能建筑设计与绿色建筑设计的统一协调发展,是未来建筑的趋势也是必然。

3、智能绿色建筑物的设计要点

在保证人在建筑物中的安全、便捷、舒适生活的前提下,建筑设计中一方面要尽量降低能耗,减少建筑物对于环境造成的污染,智能绿色建筑设计一定要重视新技术的采用,以热泵技术、热回收技术、洁净技术、蓄冷蓄热技术等技术的创新,提升建筑物后续使用过程中的智能性和环保性;另一方面要实现对资源的合理利用,充分利用现代化手段,比如,利用镜面反射采光、导光管导光来提升室内照明条件,减少电能的消耗;利用风压和热压作用通风,降低室温调控对空调系统的依赖;利用太阳能的热空间和温度梯度场房间设计,减少建筑的热损失,降低供热能耗等等,来实现降低能耗,保护环境的作用[2]。此外,要逐步提高可再生资源在建筑物中的利用率,比如利用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地热能等等为建筑物提供清洁以及可循环能源,这都是建筑物节能环保设计的主要思考。

三、在生态建筑理念指导下的智能绿色建筑对策与建议

在建筑行业绿色发展趋势之下,很多建筑单位仍旧没有认识到智能绿色建筑设计对于社会和人类发展的重要意义,仍旧我行我素地采用传统手段开展建筑作业。同时,随着更多的房地产项目把绿色、生态、节能等概念当做营销炒作甚至是获取暴利的工具时,当生态建筑、社区、小镇、生态城等如雨后春笋般在全国各地涌现时,概念营销大于建筑本身、甚至鱼龙混杂的情况便开始出现。

为此笔者认为,只有不断加强和完善立法,指导建筑行业的智能绿色转型,积极推进建立建筑物全寿命的监管体系并出台相关的奖惩政策(如果没有一套良好的经济、社会和道德方面的激励体制用以补偿开发商由于额外投入所带来的损失,生态建筑的推广就是一句空话),这样才能促进智能开发创新发展和生态建筑理念的进一步落实。

四、结术语

综上所述,生态建筑就是智能绿色建筑,是借助智能的高科技技术利用和管理可再生能源,创造出真正的高效、低耗、无废、无污、生态平衡的绿色建筑环境,也是人们在其舒适的生活、工作、学习的目标环境。在每个角落,智能带给人们的是效率,绿色带给人们的是健康,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参考文献:

[1]郭晓方,韩骁宇.浅谈智能建筑设计中生态理念设计[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6,(15):537-537.

[2]赵春辉.建筑装饰中绿色环保智能节能的应用前景[J].江西建材,2015,(17):54-54.

论文作者:高宏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8年第2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23

标签:;  ;  ;  ;  ;  ;  ;  ;  

生态建筑理念的智能绿色建筑设计论文_高宏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