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分析城镇规划中景观生态格局法的运用论文_吴少波

试分析城镇规划中景观生态格局法的运用论文_吴少波

吴少波

南京全新城市管理维护中心 江苏 南京 210000

【摘 要】近几年来,伴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生态环境受到了人们的高度重视,关于生态学方面的相关理论知识都已经被运用到了各个城市建设中来,由此可见,人们对于生态保护意识在不断提升,城镇规划中景观生态的格局要迎接新的要求与挑战。本文以城镇规划中景观生态格局法的运用为研究对象,简单阐述了景观生态格局的探究方式,详细分析了城镇生态景观格局法的构造,以期为城镇规划中景观生态格局法的运用提供参考帮助。

【关键词】城镇规划;景观生态环境;格局法的运用

景观生态格局法的理论是一个较为新颖的观念,而其也是在对景观生态和土地资源的规划、爱护、评判、还原中逐渐被人们所重视。根据目前情况来看,我国的景观生态格局法依旧在不断地探索。因此,为了进一步的提升可遵循的原则,就应更加注重生态学的综合探究。通过对景观生态格局法的有效运用,从而进一步推进城镇规划的顺利开展。

一、景观生态格局的探究方式

景观生态格局是对范围以内物种的分部范围、种类的生存技能有着较大的影响。了解和掌握景观生态格局的演变对景观生态格局的探讨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其中,对于景观生态格局的探究方式主要有景观格局数据分析法、景观格局模型分析法。

(一)景观格局数据分析法

景观格局数据是对较高浓缩程度景观格局的信息分析,体现了景观构造的组合、空间的配备特点等量化数据。通过对景观数据的量化分析,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展现相同景观格局不同时期的对照,从而能够明确看出区域景观格局的变化特点及生态环境的不断演变。景观格局数据的分析法有以下几种:

其一,静态分析法,主要是利用丰富数据、平均数据、丰富度数据、优越度数据以及较多种数据分析在同一时间段的景观格局。

其二,动态分析法,主要是利用数据探究景观格局的时段变化,分析在同一景观格局时间段的对照以及不同景观不同的时间段的对照,从而,体现了生态环境的变化及影响。

(二)景观格局模型分析法

景观格局模型的分析法是运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创建景观格局的一个过程,在影响因子之间的互相关系构造,从而进行动态模拟分析。依照景观生态学中模型的构造差别及处理问题方式的不同,可以把景观模型分成区域规划模型、景观过程模型、任意景观模型三种。

二、城镇生态景观格局法的构造

(一)生态农田的基本构造

生态的基质是景观因素较多类型中互通性最好、面积较大的因素类型。因此,在景观生态效能上有着较为重要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影响物流、人流、物种流通等。依照基本判定方式,可以了解到源泉镇基本都是以农田水稻为主。农田的基质是景观生态改善的重要保障,相对于城镇生态环境的改进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农田和廊道共同建造了源泉镇的城镇景观格局。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因此,为源泉镇的生态环境改善创建了基础条件,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农田基质的生态环境质量,从而,成为改进和完善城镇景观生态环境的一个最为重要的因素。

源泉镇的改善及建设用土地资源是相对较多的,尤其是农村中较为稀少的建设用地增加速度较快,且农村的闲置地、未利用起来的土地是相对较多的。因此,应限制农村较为稀少建设斑块的过度扩张,有效地预防占领过多的农田。所以,应在源泉镇周围3km之内创建基本的农田保护区,进而有效地防止在建设过程中对土地的占领。与此同时,应对农村的土地进行规范化、统一化,并有效地运用农村土地资源。在此过程中,全面建造相对宜人的生态景观环境。由于农村的土地资源大部分都是自主分配、没有经过组织性的安排从而进行的。因此,现目前情况来看,对于农村土地资源的统一规划是相对较困难的。可运用多种方式来对农村土地资源进行有效地控制。

在建造和保护农田基质的乡土环境中,比如:鱼塘、湿地等,都是在农田的生态景观环境之上,通常鱼塘与湿地都是鸟类、鱼类的生存及栖息的地方;对于一些不能够建造的湿地以及鱼塘等,都是可以作为避护生态环境,从而形成各式各样的生存环境,在一定程度上为各种动物植物带来了较好的栖息之地。因此,通过对这样的生态景观的建造,更加有利于城镇生态环境的进步与发展。

(二)城镇道路廊道的规划

城镇道路廊道是物流通道、消防通道、人力通道的重要路径。因此,为了进一步创造快速、便捷的交通运输环境,规划以318国道、安宁路、永平路为主要构架的道路交通体系。城镇道路规划系统为二级,其中主干道与城镇的各重要的功能区紧密结合起来,各条支路为人们的居住区域、厂区的内部的道路,最后将环路和各个城镇的功能区域结合起来,从而形成一个交通道路网。城镇中主干道的规划以及景观生态道路宽度为34m,各支路的道路宽度为15m。

(三)城镇道路绿化环境

为了进一步的提升景观建设的程度及绿色生态环境,从而达到美护城镇的效果。城镇主干道两旁栽种了两行的树木,树下一般都作为人们通行的道路,围绕树木的地方通常都是挖成立体形状的树池。此类型的城镇道路都是人车混杂、阴暗、道路狭窄,在进行种植的同时,都要选择透光性相对较强的树木进行种植。在树木之间可以适量的种植一些花卉、草类等植物,从而丰富城镇道路的景观,绿化城镇道路环境。

结束语:

综上所述,景观生态格局法是在城镇利用过程中运用了经济、社会、环境等融为一体的综合性的研究,广泛涉及到多个领域中,是各个学科综合性的研究,而我国对于其的研究,目前还处于探索阶段,所以还没有形成可遵循的原则,主要体现在景观格局方面,相关单位的规划设计人员还没有对此进行相关学科的综合探讨。故而在未来的发展过程当中,更应该充分意识到景观格局设计在景观打造中的重要性,从而促进我国道路交通、景观打造水平实现质的飞跃。

参考文献:

[1]陈晓明,岑慧.景观生态评价技术在小城镇总体规划中的运用——以《广州市花都区炭步镇总体规划》为例[J].规划师,2011,07:98-103.

[2]王海珍,张利权.基于GIS、景观格局和网络分析法的厦门本岛生态网络规划[J].植物生态学报,2015,01:144-152.

[3]邱强.山水城镇景观生态空间格局营建的风水思想初探——以潼南古溪镇规划为例[J].重庆建筑,2009,05:7-9.

[4]毛华松,张兴国.基于景观生态学的山地小城镇建设规划——以重庆柳荫镇为例[J].山地学报,2009,05:612-617.

论文作者:吴少波

论文发表刊物:《低碳地产》2015年第1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8/18

标签:;  ;  ;  ;  ;  ;  ;  ;  

试分析城镇规划中景观生态格局法的运用论文_吴少波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