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三校农业总体结构与农业机械化产业建设_农业论文

试论三高农业的总体结构与农业机械化产业建设,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试论论文,农业机械化论文,总体论文,结构论文,产业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三高农业是农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农业的发展,对于象我们这样人口众多、耕地相对较少的大国来讲,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因而农业的高产任何时候都在提倡,并取得了以占有世界7%的耕地,养育占25%的人口这个举世瞩目的成就。但从总体上看,我国农业还是以使用人畜力及小型机具为特征、经济结构比较单一的半封闭式农业。由于农村商品经济尚不发达,再加上工农业剪刀差的扩大,农产品不能稳定实现其价值,务农收入微薄,高产失去内在的动力等等,这些都是制约农业稳定增长的社会原因;同时也是农业机械化发展缓慢和劳动力不能稳定地向非农产业转移,导致农村经济综合困乏的原因。就农业谈农业、就生物技术谈生物技术之所以不能解决农业问题,原因也在这里。因此从总体上制定农业与农村经济比翼齐飞的大战略,调整农业生产和经济动作的大结构,构建支持农业的综合科技支撑体系,是推进高产、优质、高效农业和逐步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重大举措,是我国农业发展史上的重大变革。

什么是农业现代化?过去曾经以为机械化、水利化、电气化、化学化是现代化,近来又传闻生物化、科技化是现代化,或富裕农村和良好的环境是现代化。笔者认为,各种主张不无道理,但其一是只看到现代化的某些现象,未见本质;其二是只见本质未见其支撑;其三是只见最终的目的而未见其丰富的内涵。现代化农业是广泛应用现代科技、现代工业提供的生产资料和科学管理方法的社会化大农业,有一整套先进的农艺技术体系和完备的农业机械系统,在某些领域采用了电子、原子能、激光、农用航空等新技术,具有良好的生态环境和专业化、商品化生产功能以及高额的总体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我国当前推行的高产、优质、高效农业是以高产为基础,优质为重点,效益为核心,生产符合市场需求的高产量、高品质、高效益的农产品及其加工制品的综合型农业,故可简称“三高农业”。三高农业是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转化的必由之路,在于它是以生产精细化、产品丰优化、效益高档化为目标,产量、品质、效益并重,完整地反映了商品生产追求使用价值、价值、剩余价值的客观经济规律,反映了社会发展对农产品数量与质量全面增长的需求和农民康富的愿望。

推行三高农业是当代农业各种技术、各种模式的包罗继承、优化组合、升级创新,是农村经济、技术、管理联动发展的多层次、多要素、多功能的综合系统工程。所谓多层次、一是以粮、经、饲三大类作物为主体,含林、果、菜、花、烟、药等植物类生产;二是以畜牧、水产为主体,含珍禽名兽、有用昆虫等动物和微生物类生产;三是以农副产品的初级加工为主体,名优特新产品为“龙头”的后续二、三产业各个层次的协调运作,以疏通农业商品生产的梗塞,缓解“买难”、“卖难”的交替震荡,提高农业总体效益。所谓多功能、多要素,就是为实现多层次大农业高产、优质、高效的多目标综合产出功能和相应的各种生产要素投入。层次协调与要素组合的目标是要建设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一条龙”三维结构的大体系,推动农业向区域化、专业化、规模化的方向发展,促进农业上品种、上产量、上档次、上效益,从而做到开发一个项目,建成一个基地,培育一方市场,富裕一片农民。农业发展的这个大方向和结构大调整,给机械化带来新的机遇,也是我们探讨机械化问题、制定发展战略和进行产业结构与产品结构调整的基本依据。

二、三高农业的技术体系

三高农业的核心问题是提高农业的总体经济效益。产供销体系的健全仅仅是产生经济效益的前提,其必要和充分条件是依靠科学技术。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我国农业技术尚处于低而不稳的状况。据有关专家测算,七五期间广义农业技术进步对农业总产值增长的贡献率只占到24~28%,比六五期间还减少了7个百分点。各业的技术进步也很不平衡,种植业为24%,而畜牧业和水产业分别为39%和46%。畜牧、水产技术的飞跃,实现了肉类生产的大幅度增长,十四年来人均粮食没有显著增加,而人均占有肉类却由9公斤增加到32.8公斤,其中固然有品种、防疫、饲养等生物技术的进步,也有工厂化、机械化工程技术和管理技术的进步。生物技术、工程技术、管理技术共同构成农业的技术支撑体系。

生物技术是农业的核心,大体包括季节种植技术、环境控制技术和生物控制技术三个层面。季节种植技术通常是以良种、良法、良制等措施,充分利用光热和土壤条件,适时种植的技术,它往往要受到生态因子短缺和劳畜力季节性不足的限制。环境控制技术是人工制造生物所需的光、热、水份、养分等按需供给,可以做到反季节生产,它要受到技术和经济条件的限制。生物控制技术是控制生物内在机制的生命科学,如组织培养、细胞融合、基因合成等现代生物技术,它为现代农业开辟了无限光辉的前景。工程技术也可以相应地划分为三个层面:机械工程技术是实现生物技术和农产品加工技术的先进手段,它可以高效、持久、适时地作业,从而提高劳动生产率、土地生产率、资源利用率;环境工程技术是实现环境控制的保证,通常采用工厂化设施农业的方式进行,是资金、技术密集的综合技术,可以实现产值和利润成倍增长;生物工程技术是工程手段模拟生物过程,扩大生物繁育,控制生物遗传、制造生物功能以及生物制品的高新技术,可以使农业生产摆脱对大自然的依赖,产生质和量的飞跃。管理技术是在掌握自然规律、经济规律的基础上,应用政策、法规、信息、规划、决策等综合手段,调控农业生产的软科学技术,是各个生产活动、经济活动和技术活动的神经系统。

生物、工程、管理这三大技术体系,各有各的功能,相互不能替代。它们之间的关系是相互依存、良性互动的关系,不是主与从、先与后的关系。如果硬要割裂这种密不可分的关系,人为地划分其先后主从,不会对农业的发展带来积极的效果。譬如优种,是农业优质、高产的内因,但如果没有机械工程技术为之深耕、灌溉、防治病虫,则它的品质和产量也很难保证;农副产品的加工利用,离开机械设备,就根本无高效优质可言。经济与技术之间的关系也是如此,不是等经济发达了才采用先进技术,而是依靠技术进步推动经济的发展。因此,发展三高农业应当提倡技术与经济互动,生物技术与工程技术结合,人畜机力并用,有机投入与无机投入互补,多学科综合技术配套的技术路线。

三、机械化是三高农业的一大支柱

在我国实现农业机械化,无论从发展农业生产力、发展农村经济和实现现代化的大方向来讲,都应该是肯定的。既是长远目标,也是现实步骤,而且在某些地区已经成为现实,这是由农业生产诸因素不可替代和农村经济发展规律所决定的。但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即使被提到“根本路线”和“根本出路”的高度,全党大办也未达到预定目标,继而又陷入低谷,至今它的地位和紧迫性也难以取得社会广泛的认同,这个问题值得思索。

客观地讲,机械化作为人类手脑功能延伸与扩展的先进生产手段,农业生产使用这些手段,完全符合社会发展的规律。但背离经济发展的规律,不考虑现实条件的运行机制,无论人为的高潮或冷落都不能改变它的进程。然而不论早期以机械化水平为目标,还是后期以机具拥有量、作业量为目标,都没有摆脱“为化而化”的观念。这种思路尽管主观上想推进机械化,而实际上总是不如人意。从经济学的观点看,机械装备属于投入,作业量虽然是一种产出,但这种产出是否能实现它的价值,要受价值规律(机械作为技术载体的物化劳动对活劳动的取代是否产生更大的经济效益)的支配。我国农机化以往受到挫折,原因是当时农村经济结构单一,劳力无出路,不在于中国人多地少和农业技术多么复杂,而今改革开放疏通了农村劳力通向市场的渠道,现实的农业存在着劳动力全年有余而季节性不足的矛盾,存在着农民务工经商而粗放耕作的矛盾,存在着许多农业新技术如超低量弥雾植保、节水喷灌、精密播种、化肥深施等单纯依靠劳动力而难以进行的矛盾,以及由于经济的发展、劳动力升值,手工劳动必然要消耗更高的生产费用和机会成本等,诸多矛盾已使机械化成为当务之急。

至于农机作为一种生产要素,在现实农业中应当摆在什么位置的问题,根据我们用数据包络分析的方法计算,四川省在七五期间的化肥、灌溉、良种、役畜、农机、农药、农膜等七个物质要素对种植业的贡献率,农机的贡献为7.01%,比役畜和良种分别低5.54和5.29个百分点,比农药和农膜分别高3.51和4.78个百分点,位居第五;在经济较发达的成都平原,农机的贡献率则达12.73%,比役畜、良种分别高7.9和0.2个百分点,比农药和农膜分别高8.71和10.83个百分点,位居第三(详见表1)。由此可见,农机已成为四川农业发展的一大要素。农机对农村经济的贡献,按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计算,农机对农村社会总产值的贡献率,在全省及成都平原分别为12.7%和14%,均高于其对种植业的贡献,这是由于农机总动力有71.5%是用在农村运输和农副产品加工方面,促进了农产品增值,以及农机化节约了30%的农业劳动量和60%的农村运输劳动量,促进了农业劳力向非农化转移的缘故。

表1 四川省农业物质要素对种植业的贡献率

当今的农业单纯依靠生物技术,单纯依靠增加劳力或物质投入,其生产潜力已经不大了。我国农业要跨上新的台阶,需要全面增加科技投入。机械化作为一种工程技术,可以做到高速度、高强度、高精度作业,对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有着特殊的功能和深层次的社会效益:一是耕作、提灌、植保、收获机械与人畜力相比,能高效、优质、持久、适时地作业,可以抢农时、抗灾害、保证农业增产增收;二是加工、贮存、干燥机械可以提高作业质量,促进产品增值,节约生产成本;三是机械化节约的劳力转向二、三产业有利于调整农村产业结构,繁荣农村经济。此外,农业之所以要走机械化的道路,还不仅在于增产增收和使农民摆脱稼穑之苦,而且能够使他们节约劳动时间,向生产的深度广度进军,并从事科技文化活动,促进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机械化的这些功能,正是大力推广三高农业的重要手段,农机在农业高产、优质、高效三个方面都可以大有作为,是支撑农业持续、健康、快速发展的一大支柱产业。

四、对构建农机社会化服务产业体系的建议

1.市场经济下农机化的出路在于产业化,需要以系统工程理论为指导,加强农机化产业建设

目前,农机化产业从总体上已经突破了单纯搞种植业的范围,成为面向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提供广泛技术服务,涵盖一、二、三产业多层面的复合产业。农机化产业既为农业的产中提供服务,生产各种无形的中间产品(如植保、干燥、运输作业)和有形的中间产品(如耕地、灌溉、插秧等作业实现的产品),也为农业的产前、产后服务,提供有利最终产品(如配套农机具及农副产品加工制品)。这些产品各有各的市场,市场容量视农机服务主体的功能与服务质量,以及服务客体的购买能力和购买意向而定。由于工农业剪刀差的存在,农业的比较效益偏低,因而农机服务既需要国家扶持,又需要强化自身产业建设,否则没有出路。

农机服务包括宏观与微观管理、技术服务、生产服务三个层次,具有行政、事业、产业三种属性,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保持农机化的系统性和整体性,要从上述三个层次加强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建设,以形成实力强大、功能完备、关系顺达的产业系统。农机管理是稳定农业基础的高层次服务,需要保持精焊、高效的工作机构,主持制定农机化规划、政策、法规,调控农机生产与服务市场,履行技术监督、安全监理、信息统计等政府职能;农机制造、修理、供销是为农业提供技术装备并保持技术状态的企业;农机科研、推广、教育培训是为农机化开发产品、输送技术人才的事业单位;农机化生产服务是农机社会化服务的前沿,是农业战线不可缺少的产业大军。

加强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要以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为目标,从宏观管理、技术服务和生产服务三个层次入手,构建包括科研、鉴定、制造、推广、修理、供销、教培、使用、安全、管理等“一条龙”综合发展和各种经济成份、各种经营形式“多条腿”走路的农机化产业体系。目前,一些地方农机管理隶属关系复杂,制造与管理分割,研究与制造脱节,中小型配套农具量少、质次、价高和配件供应断线等等,都与农机化不能摆脱被动局面和规划目标难以实现等不无关系。因此需要用市场机制推进农机产业大联合,按效益原则组合生产、经营、维修联合体或集团公司、行业协会,形成结构合理、功能协调的强大产业后盾,进而巩固和发展农机社会化服务的前沿,从而提高系统的总体经济效益,开创农机产业的新局面。过去长期机构体制理不顺,就是因为忽视系统的总体功能这一特点,单纯在机构大小、级别高低和权力分割上作文章。这个思路过去行不通,与市场经济更不合拍。新形势下的农机产业建设的目标应把经济效益放在第一位,把机械化程度放在第二位,要在三高农业的支撑体系中寻找自身位置,既要当好为农服务的“二传手”,也要敢于充当“龙头”,努力开发支柱产品、拳头产品和名优特新产品。除了通用的动力机械、工程机械由工业部门提供之外,农机管理部门应统一安排配套农机具的研制、生产、推广等项工作,才能摆脱机械化中的被动局面。

2.建立健全与农机化产业建设相配套的农机化经济统计指标体系,以适应系统转变职能和转换机制

按照计划经济模式建立的农机化统计指标,侧重于机具拥有量、作业量、发展速度及机械化程度的统计,重投入、轻产出,缺乏市场经济的价值观念。统计表格较为繁琐,统计指标没有充分反映日益扩大的服务范围及其经济成果,既不能全面反映全系统的产业形象,也不利于形成内部的激励机制。这是导致农机化的地位和作用不能为社会所共识和自身效益观念淡薄、缺乏应有活力的症结所在,应予改革。

新的农机化统计指标体系,应当全面反映农机化投入、活动、产出,应能满足宏观决策、中观评价和微观分析的需要,力求科学、完整、简明、实用,并取消陈旧繁琐指标及派生指标。由于农机化是一种以作业机具为载体的技术与经济相结合的生产活动,故描述其总体运动的现象和数量的统计指标的改革,应以研究农机技术经济效果的指标体系为基础,为研究农机化发展战略、模式、状态、水平及趋势分析和改善经营管理服务,并与新的国民经济评价指标和统计指标对口。经济指标不仅要反映农机经营者的效益,还要反映技术服务及后勤保障体系的效益和社会效益,争取将农机化产业的经济成果纳入国民经济统计。

3.构建三高农业的机械化技术体系、技术规范和作业质量标准

我国农业生产责任制和允许农民自主购买农机和自主经营农机的政策,从经营角度解决农机服务与农业生产两张皮的矛盾,但从技术组合上农机与农艺两股劲的矛盾还未能妥善解决。一些地区的农机部门对新型的农业耕作制度和栽培模式还犹如雾里看花;农机作业的质量保障体系不完善,就很难提高服务质量。因而研究不同地区、不同作物的三高农业耕作制度与栽培模式和农艺要求,明确机械化的发展方向和技术路线,制定相应的机械化农业技术体系、农机配备、工艺流程、技术规范和质量标准势在必行。这是农机化优质服务前提,是扩大市场的保证,是农机产业化的生命线。今后凡推广一项农机作业的新技术,就要相应制订一项作业技术规范或技术标准。

标签:;  ;  ;  ;  ;  ;  ;  

论三校农业总体结构与农业机械化产业建设_农业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