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电一体化技术在汽车设计中的应用分析论文_韩香珍1,李乐2

机电一体化技术在汽车设计中的应用分析论文_韩香珍1,李乐2

1.身份证号码:13062519890923xxxx;2.身份证号码:13062519891220xxxx 河北保定 071000

摘要: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广泛应用,机电一体化技术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快速发展,所谓的机电一体化技术,就是机械和微电子技术紧密结合的一项重要技术,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发展使得机器更加人性化、智能化。而机电一体化技术被应用于汽车设计领域,提高了汽车的安全性、稳定性和经济特效性,完善汽车的整体设计水准,既保障了机电一体化技术的有效性,又有助于促进中国汽车行业市场的扩展。

关键词:机电一体化技术;汽车设计;技术应用

1机电一体化技术在汽车设计中的应用概述

1.1机电一体化技术的概述

机电一体化技术在我国汽车设计中主要的应用范围有能够自动防撞的汽车激光雷达装备、汽车发动机系统的微机控制、能够实现汽车自动变速的电子控制器以及汽车的ABS运行系统这几个方面。[1]机电一体化在汽车设计中的主要应用原理是通过运用先进的计算机技术、电子化技术对汽车的主要机械进行合理操控,不断实现各项技术的融合,这一技术融合产生的即为机电一体化产品。机电一体化产品又分为初级和高级两大部分。初级机电一体化技术主要以微电子技术为主,提高汽车的机械运行效率。高级机电一体化技术主要以机电一体化技术为主,引导现代化汽车设计朝着多功能化、智能化、自动化、数字化的方向发展,提升汽车设计整体的性价比,比如增强汽车动力系统的运行效能,增强汽车信息处理过程中的技术控制,充分实现计算机技术在汽车动力系统中的科学运用。[2]在汽车机动装置进行平衡时,汽车设计人员只要准确地对汽车机电控制的最佳角度位置进行定位,就可以通过微电子技术有效控制汽车机动系统的平衡,使汽车设计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能够轻松解决,相关技术人员应当不断实现机电一体化技术在汽车设计中的应用推广目标。

1.2机电一体化技术在汽车设计中的意义

由于我国的汽车设计应用过程中采用的机电一体化技术发展比较缓慢,存在起步比较晚的问题,因而为了满足消费者对汽车设计的功能需求,笔者对机电一体化技术在汽车设计中的应用进行深入地探索具有重要的实践指导意义。由于机电一体化技术所涉及的科学技术领域十分多,具体涵盖精密机械技术领域、传感器技术领域、伺服驱动技术领域、系统总体技术领域、信息处理技术领域、自动控制技术领域、检测领域等。因而技术人员认真学习机电一体化技术在汽车设计中的相关理论,对实现汽车设计的创新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创新我国现代汽车设计采用的机电一体化技术有利于完善汽车设计的各项功能,实现汽车动力系统灵活性的调节和实现汽车设计技术的有效改进,防止损害汽车的运行性能,延长汽车的使用寿命,使得汽车零件的机电一体化设计趋向精确化。因而完善机电一体化技术对保障汽车整体的运行效能至关重要。

2.机电一体化的核心技术

2.1自动控制技术

自动控制技术,主要是通过其自动性特点的利用,实现对机电一体化产品进行定位控制、速度控制等智能化调控,在一定程度上确保了产品的稳定运行。通过对自动控制技术的使用,可以充分确保产品精准度的快速提高,同时也将使产品在工作或使用的过程中,更加符合实际工作的需要。在自动控制技术实施的过程中,由于其可以快速的发现产品中的故障,并对其进行迅速解决和处理,这使人们在对其进行操作的过程中,需要对模型的建立进行有效的控制。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2信息处理技术

信息处理技术,是指在机电一体化产品进行工作的过程中,通过与工程内部的相关参数、状态等主要的工程信息,进行不断的交换、采集、分析等,以此来实现对信息资源的优化处理,确保对机电一体化产品的应用产生积极的影响l到。在应用信息处理技术的过程中,电子计算机产生了决定性的影响,其不仅是实现信息数据处理的主要途径,同时也是确保对信息进行储存、运算等一系列工作开展的核心环节。因此,在机电一体化的产品当中,计算机信息处理装置使其内在的核心元素,其将实现对整个产品的综合控制,确保其可以有效的运行。目前,我国被广泛使用的信息处理技术主要包括专家系统技术、神经网络技术等。

3机电一体化技术在汽车设计中的应用

机电一体化技术在汽车制造行业的应用已经有了几十年的历史。它的发展历程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在十九世纪六十年代到七十年代,这一阶段的一个显著特征是电子技术在汽车制造中的应用,电子控制喷射燃油就是这个阶段的重大成果;第二个阶段是十九世纪七十年代到九十年代,这20年间,机电一体化在汽车设计中的应用主要是与大规模集成电路有关;第三个阶段就是从九十年代到现在,这一阶段的机电一体化技术有了更大的进步和发展,其所包含的内容也越来越丰富,其显著特征就是利用网络技术与信息技术,使得汽车制造更加智能化、更能够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需求、更能满足市场的实际需要。从机电一体化技术这三个阶段的特征也可以看到技术对于改革与发展的重要性。汽车的发展离不开机电一体化技术的日臻成熟,也离不开其他科学技术的支持。由此也可以预见,人工智能技术将会给机电一体化技术发展带来极大影响,很有可能会给汽车行业带来一个全新的前景。

4机电一体化技术在汽车驱动系统设计中的应用

作为汽车驱动系统的重要组成部件,差速器主要应用于于汽车行驶在非直线或非平坦路面时,它的主要功能是将汽车前部的两个驱动轮以不同的速度旋转,以保证车辆在拐弯或者崎岖路面行驶时,轮胎与地面摩擦力为滑动摩擦力,从而提高汽车的安全性。

驱动系统的另一组成部分是粘性耦合器,它是利用液体的粘性或者油膜的剪切作用来传递动力的。汽车工作时,有时要求需要传递出很大功率的液体粘性传动装置,粘性耦合器就可以满足这样的功能。在粘性耦合器的设计中,液体粘度、厚度,包括平板的移动速度,都是借助现代化的仪器和设备设计出来的,既考虑了车辆在行驶过程中的安全问题,同时也将车辆启动时,驾驶员在车内感受到的颠簸状况、用车感受进行综合考量。当然,绝大部分机械产品的初始模样都是较为粗糙的,经过反复试验才达到更符合人体感受的设计状态。在机电一体化的应用背景下,汽车的驱动系统设计越来越趋于成熟。科技的进步是机电一体化技术发展的催化剂,如今的驱动系统能耗更低、性能也更加稳定。技术的提高也促进了生产、加工水平的提高,汽车已经从奢侈品行列变为人们生活当中的必需品。倒车雷达、车内GPS导航、车载空调以及自动挡的出现,无不彰显着机电一体化的应用。这些高新技术的广泛应用极大地提升了人们的用车体验,同时也使汽车行业蓬勃发展。近几年来,由于绿色环保意识的提高和科学技术的发展,电动车的研究也越来越多,现实生活中电动车的使用也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欢迎。电动自行车、电动汽车,还有更多电动产品,也必将会在未来伴随技术进步、电动产品的不断更新换代和日趋完善,最终呈现在人们眼前、不再遥不可及。

结束语

由此可见,随着在技术设计中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应用力度不断加强,消费者逐渐用更高的标准要求汽车的安全性和稳定性等。在汽车设计中应用机电一体化技术,对机械领域各个方面的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张旭梅.机电一体化技术在汽车设计中的应用分析[J].低碳世界,2017,20(02):221222.

[2]石开华.浅谈机电一体化技术在汽车设计中的应用[J].科技视界,2017,15(05):128+144.

[3]袁满祥.浅析机电一体化技术在汽车中的应用[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7,23(08):106107.

论文作者:韩香珍1,李乐2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2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9/11

标签:;  ;  ;  ;  ;  ;  ;  ;  

机电一体化技术在汽车设计中的应用分析论文_韩香珍1,李乐2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