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M技术在建筑工程造价管理中的应用探讨论文_徐余

BIM技术在建筑工程造价管理中的应用探讨论文_徐余

浙江华巨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浙江省杭州市 311200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我国的BIM技术有了很大进展,并在建筑工程造价管理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相关企业可以利用BIM技术实现高效的、精确的建筑项目的建设和管理,但是这种技术也存在一定的弊端,因此,我们应该用科学的眼光看待这些问题,合理地利用BIM技术的优势,促进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同时推动社会的不断进步。

关键词:BIM技术;建筑工程;管理;应用

引言

随着信息技术和人工智能在越来越广泛的领域得到应用,人们对人工智能和信息技术的综合性能做出了较大的提升,使得BIM技术在建筑工程造价管理中的应用有更多的可行性。由此可见,本文对BIM技术在建筑工程造价管理中的应用进行探讨有很大的发展意义。

1 BIM技术定义

有关企业在应用BIM技术前,应当对此技术进行充分了解和掌握。BIM技术即建筑信息模型,此类模型的核心基础为建筑工程中有关的各类数据信息,在建立模型后,经由数字信息仿真技术对建筑物真实数据信息进行模拟。BIM技术拥有8个重要特征:可出图性、信息完备性、优化性、信息关联性、模拟性、信息一致性、协调性及可视化。

2 在工程造价管理中应用BIM的优势

2.1辅助问题处理

在工程造价管理中应用BIM技术,能够处理工程造价管理工作中出现的问题,特别是分散性的问题。BIM技术能够提高工程造价管理的实效性,实现精细化管理,提升信息资源共享效率。在建筑工程项目中应用BIM技术,能良好把控整体施工进度。

2.2提高了工程量计算的准确度与效率

工程量计算不仅是简单的数据计算和成本计算,而且包括整个建筑工程人力资源成本、管理成本等在内的工作内容量和工程量的计算,这个计算过程所涉及的维度包括时间、工作量、成本等,在利用人力工作进行计算时容易出现个人无法完成、多人分工协作经常出现计算和核实失误的特点,故BIM技术越来越多地作为提高工程量计算的准确率与效率的工具。在BIM技术的运用过程中,管理者可以通过远程监控、数据流量化管理、信息共享等方式对BIM技术的工程量计算过程进行宏观监督和调控,提高了管理工作的效率,加速了建筑工程造价工作的进程。

2.3使工程量计算更为细化

在工程量计算工作中应用BIM技术,能够将当前建筑工程相关技术标准、规范等加以融合,从而对各类设计变更进行动态记录。在此过程中,得益于先进的计算机技术,使得BIM技术拥有高精度的计算、可进行信息数据远程传送、交换以及共享等优势。电子档案、信息数据的出现,使得信息流失现象逐渐减少,相关成本得到了有效降低。除此之外,得益于BIM技术的参数化特征,建筑工程项目中的很多信息数据都存在一定程度的关联性,这使得一旦某项数据发生了改变,便会导致与之相关的各项数据也有所变化,这有效帮助相关工作人员避免重复录入部分信息,从而使施工企业可以有效节约物力、人力以及财力,最终对投入成本展开有效控制。

3工程造价管理中BIM技术应用分析

3.1投资阶段

工程项目建设单位在该阶段进行工程造价控制时,需要对工程建设造价进行估算预算,从而为后续的设计、招投标等环节工作的有序开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具体利用BIM技术进行工程投资阶段造价管控,需要做好下列工作:工作人员需要利用技术进行本次工程施工建设造价管控的建筑信息模型构建,之后将工程量清单上的全部数据输入其中,便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对于本次建设工程造价进行合理估算,涉及此次工程建设时的施工建材价格信息、人力资源成本信息、机械设备价格信息、工程施工管理费用等信息,工作人员可以参考同类型工程施工时这些指标的造价信息,对于本次工程施工的造价信息科学合理性进行评估,如果录入到模型中的造价信息较合理,提示工作人员可根据模型估算得出工程施工造价,编制工程施工预算方案,指导工程后续的造价管理工作可以良好的开展。

3.2设计阶段

建筑工程的设计是建筑方案的完成、建筑施工的开展和建筑资料的统计等内容的基础。BIM技术在建筑施工图纸的完善上与人工绘制相比来说,其平面维度和立体维度的绘制效果均要远远超出人工绘制水平,同时BIM技术对数据的测量、计算和整合更具准确性。因此BIM技术在建筑工程造价管理中体现出的设计作用范围更广、质量更高、数据也更准确,BIM技术在建筑工程造价管理中的应用也受到了越来越多人们的好评。

3.3招投标阶段

在此阶段中,BIM软件有招标工程量的估值模型,能够严格控制和计算工程量估值,并详细按照列表数量以及估值规则进行计算,保证工程量和具体估值的准确性,得出具体数据后,还能生成招投标文件。招标过程中,施工单位应该按照招标文件悬挂配额,同时结合自身施工水平和技术按照配合数量进行计算,完成施工估值。三维计算软件内容在我国所有地区的配额情况下,能够完成配额和产出结果。

3.4BIM技术在施工阶段的应用

正式开始施工前,可利用BIM技术对各专业机电管线深化出图,满足房间的净高要求和使用功能,消除影响工程造价管理存在的潜在问题,避免工期延误、材料计划错误等,从而达到降低成本的效果。搭建BIM模型时,添加时间维度参数,以动态的形式,对施工全过程进行模拟,找出影响施工正常进行的问题,制定合理可行的解决方案,加以处理。由于建立了多方、多专业的有效沟通机制,BIM技术能最大限度地减少设计变更,结合各参建方自身技术强项,促使各参建方共同参与并进行多层次多专业的三维碰撞检查以及图纸会审。利用可视化特点提出的直观碰撞问题报告,将施工技术方案难点在前期进行推演,施工深化前置,大幅度提升施工方案的合理性。基于BIM技术的施工现场管理,可以结合轻量化管理平台,实现施工现场各方信息对等,提高工作效率。轻量化平台能将模型与图纸信息、变更信息、质量信息、进度信息、安全信息、成本信息等详细的工程信息资料集成,形成多维信息模型,为工程项目各参与方提供准确可靠的信息交流协作平台,合理安排施工现场的采购计划、人员计划、进度计划等,为工程造价的精细化管理提供支持。

3.5建筑工程项目竣工阶段

在任何的建筑工程中,项目竣工都是非常重要和关键的一个环节,并且在建筑竣工的环节中存在大量的工作需要处理,比如在竣工后相关工程人员和设计人员应该对建筑进行全方位的质量、安全检查,同时还需要查阅相关的施工资料进行对比。传统的技术就需要花费大量的人力进行资料上的查阅,这就出现了耗时过长、易出现错误、工作量巨大等问题。但是把BIM技术融合进建筑的竣工环节中,就可以利用数据库进行资料的收集和查阅,大大地节省了工作时间。同时在物业管理中也可以加入BIM技术,对建筑中的设备进行评估,同时还可以进行消防通道的安全模拟运行,保证建筑中的物业管理能够发挥出高效的安全管理作用。

结语

总之,BIM技术的及时应用,能够全方位地优化传统造价管理工作,从而在确保建筑工程整体质量的基础上,使造价管理工作更加精准、科学。因此,有关企业应当及时引入并且充分掌握BIM技术,并对建筑工程每个环节的造价展开合理分析,从而在保证施工效率、质量的前提下,实现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参考文献

[1]李童.BIM技术在建筑施工安全管理中应用的思考[J].价值工程,2018,37(3):27-28.

[2]温洵.浅析BIM技术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应用[J].四川水泥,2016,38(4):16

[3]尚艳萍.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工作中BIM技术的应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7,7(27):52-53.

论文作者:徐余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3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4/14

标签:;  ;  ;  ;  ;  ;  ;  ;  

BIM技术在建筑工程造价管理中的应用探讨论文_徐余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