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性红斑狼疮的护理干预措施及效果论文_易琴

系统性红斑狼疮的护理干预措施及效果论文_易琴

湖南省人民医院 湖南长沙 410000

【摘 要】目的:探索系统性红斑狼疮的护理干预措施。方法:选取2013年8月2015年10月我院收治的53例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53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26例,对照组27例,实验组患者进行护理干预,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结果:实验组患者26例,23例好转出院,3例复发再次住院,没有出现病情严重死亡病例。对照组27例,18例好转出院,8例复发再次住院,1例病情严重死亡,两组比较存在明显的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对系统性红斑狼疮通过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显著提高患者治疗效果,应该在临床中大力推广使用。

【关键词】系统性红斑狼疮;护理;效果

系统性红斑狼疮是一种多因素参与、特异性自身免疫性结缔组织病,由于体内有大量自身抗体和免疫复合物而造成的损伤[1]。目前还不确定其发病原因,可能与遗传、内分泌改变、病毒感染、日光照射、药物等因素,目前没有根治的治疗方法。多数患者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带病生存并存在不同程度的负面情绪,其心理,社会功能也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所以要全面护理患者,了解患者心理方面的改变,找到最佳的护理模式。以提高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本病临床表现蝶形红斑和盘状红斑的皮肤损害,并累及多器官,以肾脏损害多见。病程时间长,患者长期应用糖皮质激素而出现柯兴氏综合征[2]。护士应给患者基础护理、心理护理、饮食护理等各系统的护理,增强其治病信念,积极配合治疗,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8月2015年10月我院收治的53例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男7例,女46例,年龄18~67岁,平均47.9岁;病程21天~14年,确诊为狼疮性肾炎35例,狼疮性脑炎4例,剩余为单纯性系统性红斑狼疮。将53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26例,对照组27例,两组患者基本资料比较没有明显的区别(P>0.05),可以实施比较。

1.2 护理方法

对照组27例患者接受常规护理。实验组26例患者接受护理干预措施:

1.2.1 一般护理

系统性红斑狼疮累及全身器官,出现相应的症状。应严密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精神状况、尿量、夜尿次数、大便情况等,定期复查三大常规,电解质、肝功肾功等[3]。在狼疮活动期要绝对卧床休息,病情稳定后进行适当的活动,防止肌肉的萎缩,避免阳光直接照射,以免加重病情。避免情绪剧烈波动引起不良刺激。居室要安静、舒适、通风,温度28℃左右,湿度40%为宜。病房不宜用紫外线消毒,以免引起患者不适。经常用清水洗脸,禁止用碱性过强的香皂、化妆品等。

1.2.2 心理护理

系统性红斑狼疮病程长,患者多为育龄女患者,由于疾病会造成头发脱落,皮肤红斑、脱屑、变色,加上长期使用激素使患者容貌的改变,会进一步加重患者心理负担,患者会感到孤独、无助。护理人员要掌握丰富的相关疾病的知识,在和患者交谈时,要及时了解患者的心理变化,让患者表达出自己的主观感受[4]。医护人员要耐心倾听,不必打断、干涉患者表达,理解和同情患者,让其感觉到自己是安全的、备受关心的。耐心的向患者讲解相关疾病知识,让患者了解疾病的发病机制、临床特征、治疗方法、护理方法及饮食注意事项。缓解患者的矛盾心理,在清闲时给患者播放一些娱乐节目,来缓解患者的紧张情绪。

1.2.3 饮食护理

患者要根据自己的病情选择饮食,对于浮肿心衰的患者,应该给予低盐高蛋白、低脂肪饮食。肾脏是系统性红斑狼疮最常累及的重要器官[5]。对于肾脏受损者给予低盐低脂、高维生素饮食,控制蛋白质的摄入。由于皮质类固醇激素可以促进蛋白质的代谢,钙、磷代谢增加,所以在补充蛋白质的同时,要适当补充钙、磷的补充,可以帮狼疮患者有效的预防骨质疏松症状,如富含钙质的食物包括牛奶、酸奶、奶酪等乳制品,鱼、虾、贝、海带等海产品,以及豆类、动物骨头、绿叶蔬菜等。不得食用一些辛辣等刺激性大的食物。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2.4 预防感染

感染是引起狼疮复发在入院的常见原因,是引起患者病情进展及死亡的重要因素。所以预防感染是减少狼疮复发的重要因素,首先要预防呼吸道感染,房间要多通风,保持空气新鲜,温度适宜,根据季节添减衣物,避免着凉。指导患者睡前早起刷牙,饭后要漱口,防止口腔溃疡的发生。食物要清洁,定期洗澡保持皮肤清洁干燥。多喝水,保持阴部清洁卫生。并且要限制探视人员。

1.2.5 用药护理

糖皮质激素是治疗狼疮首选药,用药时药严格按照医嘱按时、按量给药,必须在医生指导下增减剂量。在服药前,服用一些保护胃黏膜的药物。骨质疏松患者应该补充钙剂。在用药前,耐心给患者解释药物的作用,一些不良反应,一些面容、身材的改变等。服药期间患者会出现恶心、呕吐、厌食等,停药后会逐渐恢复,让患者有心理准备。服药期间定期

监测血糖、血压、电解质、肝功肾功的变化。

1.2.6 药物不良反应的护理

在服用皮质类股醇激素和免疫抑制剂治疗过程中,由于使用时间长,剂量大很容易出现不良反应和并发症,如感染、诱发糖尿病、消化道溃疡、消化道出血、骨缺血性坏死、柯兴综合征、痤疮、多毛等。60%的患者死于药物的不良反应,严重影响患者生存期和生活质量。要严密观察患者的状况,一旦出现以上症状,立即通知医生作出相应的处理。

皮肤的护理:系统性红斑狼疮对阳光过敏,要避免阳光直接照射,出门时避免皮肤暴露,或撑伞,以减少局部的刺激,穿一些宽大的棉布衣服,减少汗液,同时要保持皮肤清洁干燥。面部红斑患者,禁用碱性肥皂、化妆品等。切忌挤压皮肤斑丘疹,预防皮肤破损和感染。加强四肢末端皮肤的保暖,经常温水洗手泡脚,加强末梢血液循环。

1.2.7 出院指导

系统性红斑狼疮较易复发,出院指导和卫生宣教尤其重要,告诉患者和家属要避免诱发因素,预防急性发作。嘱咐患者规范使用药物,不得随意漏服、减量或停药,定期复诊。避免劳累,注意营养,增强机体抵抗力。尽量避免在公共场合出现,目前已公认性激素在狼疮发病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因而,对育龄活动的患者应采取避孕措施[8],原则上尽量

选着工具避孕,避免药物避孕。

2 结果

实验组患者26例,23例好转出院,3例复发再次住院,没有出现病情严重死亡病例。对照组27例,18例好转出院,8例复发再次住院,1例病情严重死亡,两组比较存在明显的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通过护士的精心护理,效果满意。患者出院随访效果满意。患者康复出院,患者健康也是我们最大心愿,也是不断的追求。

3 讨论

作为一名医护人员,深感患者的痛苦。患者一般情绪波动大,应针对其心理状况和体征进行评估。加上患者对疾病认知不足,情绪低落、焦虑、恐惧、绝望等心理反应,所以要做好心理护理、饮食护理及用药。带患者病情稳定后,可适当的嘱患者参加一定量的体育锻炼,劳逸结合,合理安排生活。加强预防感染的措施,备好抢救物品和药物。

参考文献:

[1] 刘涛,刘红,杨宏.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自我行为管理与连续性护理干预的关系[J].中国老年保健医学.2013,6(03):20.

[2] 周红丽,梁燕,谭小波.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激素治疗依从性与认知情况现状调查[J].齐鲁护理杂志.2012,12(31):1022-1023.

[3] 庞杰,周蕾,王坤坤,陈宪.系统性红斑狼疮合并代谢综合征的相关因素[J].临床荟萃.2012,8(21):90.

[4] 王钦玉,汪炜.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临床用药中存在问题及护理干预[J].中国老年保健医学.2012,10(05):902-904.

[5] 敬雪明,李芸,罗万红,敬剑英.影响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生活质量的相关因素分析[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2,10(16):522-523.

论文作者:易琴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6年第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6/15

标签:;  ;  ;  ;  ;  ;  ;  ;  

系统性红斑狼疮的护理干预措施及效果论文_易琴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