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合作学习在小学语文中的应用论文_杨燕妮

论合作学习在小学语文中的应用论文_杨燕妮

合作学习属于一种科学、高效的学习模式,其一改以往课堂教学的单一、呆板局面,可营造出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在此教学模式下,也更加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意识,改善师生关系,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学效果事半功倍。近年来合作学习的模式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本文详细分析了这些问题,并针对性地提出解决方案,以供参考。

一、当前小学语文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追求合作形式,不重合作实效

虽然合作式教学已经实施了一段时间,并且得到了学校和老师的认可,但是在合作式教学实施的过程中仍然有较多的老师只是追求合作的形式,在课堂上进行适当的分组,并且进行分组讨论和作业的完成,甚至一些老师上公开课时就用这种模式,平时上课就弃之不用

并没有达到合作式教学的真正目的。另外,一些老师认为合作式学习就是将课堂的全部内容都扔给学生,让学生来进行思考,老师就只进行最后的总结,这样的方法会让学生只能学习到知识的表面,并且小学生的自制力不强,在这样的氛围下进行学习只会让学生更加懒散,在课堂上精力不能够集中。

(二)教学问题设计不合理

小学生本身的理解能力还比较欠缺,老师在设计语文教学问题的时候,都没有切身地考虑学生的思考能力。在小学语文课堂上,如果问题设计不合理,会让学生在课堂上迷失方向,不明白问题的内容,甚至难以做出解答,极大地浪费课堂时间。

(三)评价体系不够健全。

小组合作学习的另一个问题在于其评价体系不够健全,主要表现为评价内容单一和评价对象片面这两个方面。首先,评价的内容比较单一,小学语文教师在评价小组的课堂表现时主要是根据学生的课堂活跃程度,比如回答问题的次数等等。这种评价方式显得比较单一,完全没有考虑学生在德、智、体、美这些方面的表现,会导致最终的平均价结果并不能全面地反映学生的实际的综合水平。其次是评价的对象比较片面,小学语文教师主要关注的是在课堂中表现比较突出的学生,比如代表整个学习小组发言的学生,但是这部分的学生属于少数部分,大多数的学生其实在学习小组当中主要负责资料的前期收集、解题思路的组织等等,对于这部分学生,小组语文教师并不能进行正确的评价。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小学语文教学小组合作有效性策略

(一)科学地编制小组

科学合理的分组是完成合作学习的关键步骤之一,这一环节关系着整个合作学习过程的开展,如若分组不恰当,最终的教学成效就会大打折扣。首先,分组切勿盲目草率,而是应该有的放矢,具有针对性和目的性。每一个学生的性格特点、学习状态等都应该被一一纳入教师分组考虑的范畴之中,在这个环节中,教师的意愿“最大”,不应该牵强地考虑所谓的民主,而遂了学生心愿。其次,整个的分组过程应该尽量地体现组间同质和组内异质的观点。一个小组中既包括有一定数量的优等生,也保证有一定数量的中等生和后进生。最后,分组的人数也应该有所讲究。一般情况下,4~6人比较适宜。过多或者是过少的人数设置都对合作学习无益。

(二)教师应该以学生为主体

在小组合作式教学中,教师应该起到的是一个引导的作用,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积极地思考问题。在小学语文课堂上,老师应该在课堂教学开始之前就设立相应的教学目标,让学生积极地参与到讨论当中去,做到人人参与。在小组发言的时候,老师也应该让每一个学生都有参与的机会,轮流进行发言,让学生参与到语文课堂问题的思考与解决上面来。例如,在学习《威尼斯的小艇》的时候,老师就威尼斯小艇和人们的生活有什么联系时制作表格,让学生先自行阅读填表,学生派出小组代表依次进行每一个问题的解答,最后由老师来进行总结,老师在整个过程中只是起到引导带动的作用,让学生作为主体积极地参与到语文课堂中。

(三)完善小组合作学习的评价机制

对于任何一项教学活动而言,最终的评价制度的建立健全十分重要。每个小学语文教师应该在开展合作学习之后进行认真且细致的评价。细化评价标准,让每个阶层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都得到显著提升。同时,通过有的放矢的教学评价,整个合作学习过程变得更加丰富,相应的教学任务也在顺理成章中如愿完成。通过上文的分析可知,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合作学习的教学和学习过程任重道远,每一个小学语文教师应该在教学中不断调整自己的教学策略和教学方法,与时俱进,让合作学习真正落到实处,贯彻始终。

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运用,可以使学生成为真正的学习的主人,在教学中占据主体地位,能够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集体荣誉感,进而有效提高教学质量,达到教学目标,促进了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发展,促进了教育的进步。

论文作者:杨燕妮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9年1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4/3

标签:;  ;  ;  ;  ;  ;  ;  ;  

论合作学习在小学语文中的应用论文_杨燕妮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