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刺配合超短波治疗慢性结肠炎疗效观察论文_赵琳

针刺配合超短波治疗慢性结肠炎疗效观察论文_赵琳

济南市机关医院康复理疗科 250001

慢性结肠炎是一种常见的结肠疾病,反复发作,不易治愈,主要表现为腹泻或便燥、便溏或粘液脓血便、腹痛、里急后重。笔者采用传统针刺配合超短波综合治疗,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42例慢性结肠炎患者均系我院2011年6月~2014年6月门诊病人,其中男22例,女20例,年龄35~73岁,病程最长6年,最短5个月,所有病例均曾接受多种抗生素及中药口服治疗未愈。以上病例除具有慢性结肠炎的典型临床表现外,所有患者均经过肠镜检查证实,并排除其它疾病。

1.2诊断标准

参照2000年全国炎症性肠病学术会议制定的诊断标准拟定[1]。(1)临床表现:有持续或反复发作黏液血便、腹痛,伴有不同程度的全身症状。(2)结肠镜检查:①黏膜有多发性浅溃疡伴出血、水肿,病变大都从直肠开始,且弥漫性分布;②黏膜粗糙呈细颗粒状,黏膜血管模糊,脆易出血,或附有脓性血性分泌物;③可见假性息肉,结肠袋往往变钝或消失。(3)黏膜活检组织病理检查:呈炎性变化,同时可见糜烂、溃疡、陷窝脓肿、腺体排列异常,杯状细胞减少及上皮变化。(4)病理解剖可证实。

2 治疗方法

2.1针刺

2.1.1取穴:天枢,关元,水道,内关,足三里,百会,三阴交,太冲,除单穴外双取。

2.1.2操作:一般取仰卧位,穴位常规消毒,取28 号1.5 寸毫针针刺,天枢直刺1寸,关元、水道斜刺1.2 寸,令酸胀感,由局部向四周放射,采用呼吸补泻之补法,施手法1分钟;百会沿皮刺0.5寸,内关、足三里直刺1.2 寸,令针感沿经络上传,三阴交直刺1.2寸,太冲直刺0.5寸;留针30分钟。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隔日1次,15次为1疗程

2.2 超短波治疗

每次在针刺治疗后,病人取仰卧位,采用汕头产CL-C-B 型超短波电疗机,预热3min,把两个电极板对置在病人腰骶和下腹部,输出为80 mA 左右,每次20min,隔日1次,15次为1疗程,3个疗程后进行疗效评价。

3 疗效观察

3.1疗效标准

治愈:大便正常,其它症状消失,结肠镜检查黏膜恢复正常,大便常规检查正常。好转:大便次数明显减少,其它症状改善,结肠镜检查黏膜轻度炎症,大便常规检查正常。无效:临床症状、体征及结肠镜检查无改善。

3.2 结果

42例患者治愈29例(占69.0%),好转12例(占28.6%),无效1例(占2.4%),有效率为97.6%。

4 讨论

祖国医学认为,慢性结肠炎归属于 “痢疾”、“肠癖”、“泻泄”、“滞下”等范畴,多由饮食不节,脾胃受损加之忧思恼怒,肝失疏泄,脾失健运所致[2]。初病气滞,湿热蕴结,实证为多。病久脾胃受损,正气受伤,甚者脾病及肾成为脾肾阳虚,由于本病发展缓慢,病程长,导致脾胃虚弱,又因湿邪为实,易在正虚的基础上出现湿阻、气滞、血瘀等标实证,造成本虚标实,虚实夹杂。其病位在肠,但与肝脾、肾关系密切。《医方考》曰:“泻责之脾,痛责之肝,肝责之实,脾责之虚,脾虚肝实,故令痛泻”,天枢为大肠募穴,能通调大肠腑气,足三里为足阳明胃经之合穴,足阳明为多气多血之经,二穴并用,则应“行血则便脓自愈,调气则后重自除”之理[3];关元补益正气,配合水道固肠止泻,达到健运三焦之功效;内关又称“阴维”,可以疏导排泄水湿;三阴交为脾经腧穴,可调理肠胃,利浊化湿;太冲疏肝解郁;百会为诸阳之会,用之可调神;诸穴合用,脾得健运,湿邪得除。超短波能消除慢性炎症、改善局部血液、淋巴循环、缓解平滑肌痉挛[4],配合针刺,大大提高了治疗效果。

参考文献:

[1]全国炎症性肠病学术会议.溃疡性结肠炎的诊断与疗效标准[J].中华消化杂志,2000,21(4):236—237.

[2]洪刘和,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10,24(12):90

[3]温玉玲,张小惠,韩梅,穴位埋线配合艾灸治疗慢性结肠炎40例临床研究,中医药通报,2010,9(1):58—60

[4]乔志恒,范维铭.物理治疗学全书[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1:482

论文作者:赵琳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5年8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12/18

标签:;  ;  ;  ;  ;  ;  ;  ;  

针刺配合超短波治疗慢性结肠炎疗效观察论文_赵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