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因视角下建筑安全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论文_冷涛

人因视角下建筑安全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论文_冷涛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推动我国建设规模的不断壮大,建筑业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随之建筑安全也成为了人们关注的问题。建设项目安全事故起源于施工过程中存在的大量风险,各类风险种类繁多,彼此耦合关系错综复杂,且在各类风险因素中,人的不安全行为是导致事故发生的首要因素。基于此,本文探讨了人因视角下建筑安全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关键词:人因视角;建筑安全;研究现状;发展趋势

近些年建筑业快速发展,它在促进我国城乡生产建设、扩大劳动就业以及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建筑工地因施工人员复杂,工程工期紧,作业环境差,施工过程危险源多,因此我国建筑工程质量事故和施工事故时有发生,造成了不少的人员伤亡和巨大的经济损失。因此,如何做好建筑施工人员的人因失误防范,减少人因事件的发生,是值得深入研究和探讨的重要课题。

1研究人因视角下建筑安全事故发生的原因

1.1人的不安全行为是造成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

分析几年来我国建筑工程中发生一些的事故,有很多都是人为因素造成的。人的行为是受意识支配的,意识又是人的心理反应。因此,事故与人的心理意识和行为有着密切的关系,也就是说,人有什么样的心理都会在行动中体现。如果每个人都以正常的心理,在主观意识和思想上重视安全,熟悉本岗位的操作技能,明确本岗位的安全生产责任和事故危害,遵守各项规章制度,坚持日常的风险识别和评估,就能有效地控制、减少、甚至是杜绝事故的发生。

1.2人的不安全心理状态是事故发生主要原因之一

侥幸心理是支持违章作业的主要心理原因。有这种心态的人,不是不懂安全操作规程,缺乏安全知识,也不是技术水平不够,大多数是"明知故犯"。在他们看来,"违章不一定出事,出事不一定伤人"。在现场作业中,经常会出现不使用专用工具,就近随意取物代替,该办理工作许可证而不办,觉得麻烦,就不办理了等情况。抱着这种心理意识工作的,危险性很大。麻痹大意也是造成违章和事故的主要心理因素之一。这种人在行为上多表现为操作时不认真,马马虎虎,大大咧咧,明知安全工作的重要,但时间久了,安全就只挂在嘴边,而心里却放松了警惕,觉得无所谓。

很多人在工作中总想省点事,偷点懒,为了贪图安逸,而忽视了安全。对现场操作中的小缺陷、小隐患视而不见,唯恐让自己去处理,现场检查不认真,纯粹是"走过场",这种现象在我们身边最为常见。逞能心理和从众心理。有些人为了显示自己的能耐,往往会头脑发热,不遵守客观规律,不讲科学态度,干一些愚蠢和冒险的事。还有一些人,看见别人违章作业,或者看见别人那样做,明知不对,自己偏要照着做,这种心理是形成习惯性违章的主要原因之一。情绪波动,思想不集中。这种人往往受到社会、家庭、人为等方面因素的影响。要么烦躁不安,思想分散,顾此失彼手忙脚乱;要么喜悦、兴奋、得意忘形。这两者都会严重影响工作中的注意力和规章制度的执行。

1.3组织机构不健全

建筑安全标准化管理体系的运行,是从上而下的一个系统,所以项目的各个层次的管理者都需要关注安全标准化管理工作,同时要将下一个层次的安全工作监督与指导工作做好。当前很多管理者不充分发挥管理者的职能,或者滥用职权等现象频频发生,严重影响了建筑工程的安全性。

2人因视角下建筑安全的发展方向

2.1控制职工的不安全心理及行为

及时对员工的不安全心理及行为进行预测和调整,可以有效的预防和避免"三违"。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从安全意识和个人修养上加强员工的心理诱导

应坚持不懈的开展技能教育、素质教育、理想教育、岗位安全知识教育、化学危险品知识教育;岗位操作规程、工艺技术规程、安全技术规程的教育;以及关键装置、岗位、重点要害部位的安全检查教育、事故案例教育、法律法规和标准教育、反事故预案的教育等。

(2)从职业道德事业心和前途上进行心理诱导

对于员工而言要做到四懂三会,熟练掌握本岗位的应知应会,做到安全操作。管理者应用美好的愿望鼓舞员工,用良好的道德培养员工,用先进的机制激发员工,用前途的美景鼓励员工,用安全生产奖励嘉奖员工,使员工自觉的遵守纪律,积极敬业。

(3)在行为的准则上加以诱导、在健全的制度下进行约束

相求管理者应制定技术标准、规范和管理制度、岗位操作规程、工艺技术规程、安全技术监察规程,签订安全生产合同和HSE承诺书,并经常组织反事故演练和应急预演等。在工作行为上对工作人员加以控制。加强检查考核,坚持经常性的安全检查、日查、月查、季度安全检查、专业性安全检查,同时注意员工情绪在工作上的反应,及时纠正职工的不安全行为和违规的不良习惯。

2.2实现有效沟通是安全生产管理的保证

现代管理已逐渐重视组织内部的信息交流,而且它将成为未来管理非常重要的内容之一。人本原理强调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上、下级之间,同事之间若不能进行正常的思想信息交流,则会使组织信息链条中断,人员之间的关系疏远,组织内部就不可能有团队精神的产生。所以分析如何建立组织内部良好的人际关系,如何在组织内部进行有效沟通,已成为当前和未来“科学管理”的重要内容,也是安全生产管理的保证。

管理通常被视为各个部属进行沟通的过程,例如,三级安全教育。它要求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必须不断地去找寻各级员工所需要的信息,以及探查他们对其本身工作及施工现场环境所具有的看法,然后还要使各级员工知晓企业及项目经理部正在进行哪些安全生产管理活动,并让员工参与相应的安全生产管理措施的决策。在这过程中,管理者所做的每一件事都包含着沟通,因此对安全管理者来说,有效沟通不容忽视。众所周知,在沟通过程中,信息存在失真的可能性,那么管理者要利用各种技巧克服沟通障碍。

(1)在上行沟通中,企业首先要建立健康、畅通的安全投诉机制,培养良好的上下级关系,然后让上级了解和掌握下级人员对当前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的想法和意见,从而使上级管理人员能迅速采取措施来消除当前存在的安全隐患。这样做有另外一个好处就是员工直接坦白地向上级说出心中的想法,可以使他们在紧张的情绪和所受压力上获得一种解脱。在这过程中,管理者要积极倾听,不时地运用反馈,在遇到情绪波动的时候要注意自我抑制,最好暂停进一步的沟通直到恢复平静。总之要尽量保证信息的真实性。

(2)下行沟通中,通常是由安全员传到各施工班组、生产工人。实现有效的下行沟通,需要建立健全的安全教育和班前会制度,言简意赅地向施工班组、生产工人传达有关安全生产法规、制度、规程、措施及知识,这有助于管理阶层的决策和控制,并减少违章现象的产生与安全隐患的出现。

(3)在平行沟通中,多数是指工地专职安全员与施工员之间的沟通、施工班组长之间的沟通。这种沟通弥补了其他沟通的不足,能减少冲突,使各工序之间、各工种之间在工作上能密切配合,防止意外事故的产生。为了增进友谊,实现有效沟通,要尽量多组织一些文娱活动,培训员工的团队合作精神。

3结束语

综上所述,要做好安全生产管理工作,其中最重要的是人的因素。它既是项目人员和财产的安全保障,同时也是项目是否能够顺利进行和完成的关键。目前,我国建筑安全人员标准化管理还存在一定缺陷,安全管理水平还有待提升。因此加强其管理具有迫切的现实意义,更重要的是有利于企业和员工共同发展,有利于企业的目标与组织成员的个人目标共同实现。

参考文献:

[1]王玉合,叶贵,汪红霞,杨晶晶,向卿婷.人因视角下建筑安全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J].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19,15(08):58-63.

论文作者:冷涛

论文发表刊物:《城镇建设》2019年2卷1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2/2

标签:;  ;  ;  ;  ;  ;  ;  ;  

人因视角下建筑安全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论文_冷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