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入糖皮质激素治疗支气管哮喘的疗效研究分析论文_陈晓霞

陈晓霞

(杭州市富阳区银湖街道高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浙江杭州 311402)

【摘要】目的:分析研究吸入糖皮质激素治疗支气管哮喘的疗效。方法:通过抓阄的方式将2016年9月—2018年7月收诊的82例支气管哮喘患者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2组,其中,奇数纳入对照组(n=41),偶数纳入观察组(n=41)。其中,对照组患者给予抗炎平喘药治疗,给予观察组患者吸入糖皮质激素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评价,另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与治疗后的肺功能指标。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5.1%、80.4%,观察组明显比对照组高(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前的肺功能指标差异不显著(P>0.05),通过不同方式治疗后,观察组的FEV1、PEF、FVC三个指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支气管哮喘患者治疗过程中,吸入糖皮质激素治疗,效果满意,建议推广。

【关键词】糖皮质激素;支气管哮喘;临床疗效

【中图分类号】R562.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8)31-0074-02

支气管哮喘(bronchial asthma)是一种以气道慢性炎症为显著特征的异质性疾病,发病率高,临床上多表现为咳嗽、喘息、呼吸困难、胸闷等,对患者日常生活造成一定程度上的影响,大大降低患者的生存质量,甚至引起肺功能衰竭,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1]。现目前,吸入糖皮质激素是治疗支气管哮喘的常用方法。为了探讨评价吸入糖皮质激素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临床效果,笔者以82例患者作为对象,经实践分析,取得了一定成效,现总结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通过抓阄的方式将2016年9月—2018年7月收诊的82例支气管哮喘患者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两组,其中,奇数纳入对照组(n=41),偶数纳入观察组(n=41)。对照组:41例患者,24例男性,17例女性,最小14岁,最大75岁,平均年龄(45.1±5.69)岁,病程1-16年,平均病程(8.3±1.07)年。观察组:41例患者,27例男性,14例女性,最小12岁,最大71岁,平均年龄(43.9±6.43)岁,病程1~13年,平均病程(8.1±0.98)年。上述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进行对比观察,差异不显著,P>0.05,有比较性。

1.2 方法

患者入院后,均接受常规抗感染治疗,在此基础之上,对照组患者接受抗炎平喘药治疗,口服复方胆氨片(武汉生物化学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42022304),1片/次,1次/d。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吸入布地奈德气雾剂(鲁南贝特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30987),50~400ug/次,3次/d。两组患者均持续用药2周,2周后,评价临床疗效。

1.3 观察指标以及疗效评定

1.3.1观察指标 疗程结束后,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观察并评价,另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肺功能,主要包括三个指标,即FEV1(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PEF(呼气峰流速)、FVC(用力肺活量)。

1.3.2疗效评定标准 根据临床表现,拟定疗效评定标准:(1)显效:疗程结束后,患者咳嗽、呼吸困难、肺部哮鸣音等症状基本消失;(2)有效:疗程结束后,患者临床表现及体征有所改善;(3)无效:2周后,患者临床症状改善不明显,甚至有加重的倾向[2]。

1.4 统计学方法

均数加减标准差(x-±s)和例(n)、百分率(%)分别表示计量资料与计数资料,在SPSS20.00软件中录入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分析,t值和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对比观察临床治疗效果

研究发现,观察组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5.1%,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0.4%,观察组明显比对照组高,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肺功能指标

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前的FEV1、PEF、FVC差异不明显(P>0.05),治疗后,观察组FEV1、PEF、FVC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对比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肺功能指标[n=41,x-±s]

组别FEV1(L)PEF(L/s)FVC(L)

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

观察组68.1±5.2489.1±7.352.1±0.853.3±0.7171.25±5.1782.2±7.41

对照组67.3±4.4680.4±6.282.2±0.763.0±0.6370.26±6.1976.0±5.32

T0.7445.7620.5612.0230.7854.352

P0.4580.0000.5760.0460.4340.000

3.讨论

支气管哮喘是临床常见疾病,其发病与多方面因素均有关,如遗传因素、变应原(药物、室内外变应原、职业性变应原等)、促发因素(如吸烟、呼吸道感染、空气污染)等。针对支气管哮喘,一般情况下,哮喘可在数分钟内发作,经数小时至数日,可自行缓解,或者经支气管舒张剂可缓解,临床上,患者可伴有胸闷、呼吸困难、咳嗽等症状[3]。这些年,支气管哮喘发病率逐年升高,成为影响患者身心健康的重要疾病,引起了社会大众及临床医师的关注与重视。有研究表示,现目前,糖皮质激素是治疗呼吸道炎症的最佳药物,其可有效抑制呼吸道释放各种炎症介质及细胞因子,改善气道炎症症状,促使气道非特异性高反应得到缓解,缓解哮喘症状。布地奈德不仅可诱导脂皮素的合成,而且可抑制磷脂酶A2,减少由该酶催化膜磷脂水解生成的血小板活化因子及白三烯类以及前列腺素类等脂类炎症介质的产生和释放。布地奈德吸入给药,药物直接进入至呼吸道,发挥作用,且直接与呼吸道粘膜接触,起效快,有效浓度高,疗效佳,减少用药量,安全可靠[4]。本次研究通过对比观察抗炎平喘药与吸入糖皮质激素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疗效,结果发现,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明显比对照组高,且治疗后观察组的FEV1、PEF、FVC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由此分析,相比抗炎平喘药,吸入糖皮质激素治疗支气管哮喘,效果更显著,有助于改善肺功能,建议在临床推广借鉴。

【参考文献】

[1]付冬林.吸入糖皮质激素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的疗效观察[J].当代医学,2012,18(23):134-135.

[2]李建坤.吸入糖皮质激素和长效β_2受体激动剂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J].智慧健康,2018,4(14):129-130.

[3]孔菲.糖皮质激素吸入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疗效及其对患者血清蛋白质水平的影响[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7,10(03):19-21.

[4]龙铮.孟鲁司特联合吸入糖皮质激素治疗小儿慢性中度持续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疗效[J].慢性病学杂志,2017,18(07):785-787.

论文作者:陈晓霞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8年3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30

标签:;  ;  ;  ;  ;  ;  ;  ;  

吸入糖皮质激素治疗支气管哮喘的疗效研究分析论文_陈晓霞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