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mGIS二次集成开发理论与实践

ComGIS二次集成开发理论与实践

速绍华[1]2003年在《ComGIS二次集成开发理论与实践》文中指出经历四十多年的发展,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缩写为GIS)正在形成完整的技术系统并逐渐建立其理论体系。GIS应用也已形成一个多层次和不同尺度的应用格局,成为信息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计算机技术和全球信息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对GIS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组件式GIS(Component GIS,简称ComGIS)和万维网GIS(WebGIS)等新兴技术应运而生。GIS正在进入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 组件式软件技术已经成为当今软件技术的潮流之一。为了适应这种技术潮流,GIS软件象其他软件一样,已经或正在发生着革命性的变化,即由过去厂家提供了全部系统或者具有二次开发功能的软件,过渡到提供组件由用户自己再开发的方向上来。无疑,ComGIS技术将给整个GIS技术体系和应用模式带来巨大影响。 在这种潮流的影响下,组件式GIS(ComGIS)的二次集成开发成为了广大GIS用户的首选开发方式。ComGIS的基本思想是把GIS的各大功能模块划分为几个控件,每个控件完成不同的功能。各个GIS控件之间,以及GIS控件与其它非GIS控件之间,可以方便地通过可视化的软件开发工具集成起来,形成最终的GIS应用。控件如同一堆各式各样的积木,他们分别实现不同的功能(包括GIS和非GIS功能)。根据需要把实现各种功能的“积木”搭建起来,就构成应用系统。 ComGIS二次集成开发属于计算机软件开发的范畴。从宏观层面看,ComGIS二次集成开发遵循一般软件开发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即遵循软件工程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从微观层面看又与一般软件开发不同,在这个领域,除了需要软件工程的知识外,还需要地理信息系统的基本概念和理论作为支撑。地理信息系统作为以地图为中心的计算机系统,无处不体现出空间数据和属性数据的二元性特点。在理论层面,本文涉及COM、DCOM、ActiveX等基本概念;同时还探讨了ComGIS系统的特点、开发平台的结构、数据库管理设计以及菜单界面设计和技术体系等问题。在系统开发实践层面,本文提出系统集成过程中的关键技术和技术难点,例如,系统设计、数据查询、矢量数据的分级显示、对错误的处理等。这些问题和难点在一定程度上具有代表性。 ComGIS二次集成开发理论与实践 正文分为四个部分,主要内容围绕ComGIS二次集成开发理论和系统开发实 践两方面内容展开。第一部分:“地理信息系统概述”,主要就地理信息系统的基 本概念和相关方面进行总结性概述,包括:什么是地理信息系统、地理信息系统 类型的划分、地理信息系统的基本功能、地理信息系统的主要内容以及对地理信 息系统发展趋势和展望的总结。 第二部分:“C。mGIS二次集成开发的基本理论”,集中论述了 C。mGIS二次集 成开发的相关基本的基本问题,主要包括:ComGIS、COM、DCOM和 ActiveX等概 念的基本界定;同时还包括:GIS二次开发概述、C。mGIS二次集成开发数据管理 设计和ComGIS二次集成开发界面设计基础等内容。 第叁部分:“ArcQuey开发实践”,从ArcQueryl.0软件系统开发实践角度 出发,介绍了软件开发的平台—一M。pob押ctsZ.1;然后,给出了灯购肥r….0 的详细系统设计方案;最后,以软件窗口图形展示和代码的方式说明了系统主要 功能和实现方法。 第四部分:“结论和展望\主要包括叁个方面的内容。其一,通过icQllnyl刀 的二次集成开发实践本文认为,系统设计、开发平台的选择、数据查询、服务器 配置、矢量要素的分级显示、系统运行错误的处理和软件发行(安装程序制作) 等实践中遇到的关键技术和技术难点。这些问题是针对ArcQueryl.0所提出的, 有些问题具有一定代表性。其二,在实践的基础上,本文以图形的方式提出了 二次集成开发的基本技术体系。其叁,对ComGIS的前景进行展望,认为“一个 以 ComGIS二次集成开发为主导的软件开发业务有着巨大的生存空间和美好的市 场前景,而ComGIS二次集成开发的理论和技术也将会在开发实践中逐渐趋于成 熟”;同时,对 ArcQueryl对系统以后版本提出了若干增强和修订的设想。

段玉山[2]2003年在《GIS基础教育理论与实践及BISPGIS开发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地理信息系统(GIS)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发展到现在,已经广泛应用于社会生产、生活的各个领域。国内外诸多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也纷纷将GIS教育作为信息社会人才培养的重要方面,具有GIS基本知识与技能成为21世纪社会人才需求的一个重要方向。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国内GIS专业教育,包括GIS专业本科、硕士、博士教育成为高校地理、地质、测绘、管理系科竞相开办的热门专业。2001年下半年开始启动的新一轮国家基础教育改革中,历史性地以政府文件的形式将GIS纳入高中课程体系,在地理课程中设置了GIS的必修内容,在选修课程中设置了以GIS为主的《地理信息技术》选修课程。从高等教育到基础教育,GIS教育已经形成一定的规模,但对于GIS专业教育而言,真正大规模开始也就只有叁、四年时间。2003年3月正式颁布的国家普通高中课程标准,GIS的基础教育尚在准备阶段。GIS基础教育的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教学模式,甚至是对与GIS教育的认识问题也还处于探索阶段。 在分析和研究了大量有关国外GIS专业教育与基础教育的文献,并通过参与制定GIS基础教育方案和实行普通高中的GIS实验教学后,本文从理论与实践角度,对“作为基础教育内容的GIS”和“作为教育技术的GIS”的教学模式进行了构建。并根据相关理论设计了GIS基础教育软件平台—BISPGIS。 GIS是地理信息科学的关键技术,是地理学研究与社会应用极其广泛的前沿学科。GIS以地理学为基础,兼备跨学科的综合特性。实施GIS教育有别于一般的基础理论学科和技术学科。教学模式的构建要注重现代教育技术的教学功能,强调教学的实践性,充分发挥网络与远程教育的优势。通过分析研究,论文构建了GIS的多媒体、网络与问题解决等多种教学模式。 作为信息技术科学,GIS有强大的地理信息获取、处理、分析功能,在地理教育中也是非常实用的教育技术。本文从教育实践到理论,提出GIS辅助教学的一般模式:即基于GIS直观、基于多媒体GIS(MGIS)、基于网络GIS(WEBGIS)、基于二次开发GIS和基于虚拟GIS(VRGIS)、叁维GIS(3DGIS)的辅助地理教学模式,它们是GIS基础教育实践发展的方向。 在教学实践与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课题,本文分析了GIS基础教育的技术基础、师资基础与教学环境基础,形成了GIS基础教育的课程标准。GIS基础教育的一个关键环节是GIS教学用软件问题。通过分析GIS专业软件和社会力量研制的GIS教学软件、平台的不足和局限性,本文认为GIS基础教育必须开发专用的GIS软件。依据相关理论,按照COMGIS开发技术,研制开发了BISPGIS平台软件,在平台软件上完成“真实实现”、“模拟实现”、“教学平台”等模块的基本功能,探索了GIS基础教育的软件开发方向。 但对于处于发展初期的GIS基础教育,有关课程实践环节、教育机制、教学资源的开发等问题尚需要进一步探讨。

叶华[3]2006年在《地理信息系统用户化理论与实践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近年来,地理信息系统(GIS)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应用上都处在一个高速发展时期。从应用角度来看,地理信息系统的应用领域正不断扩大,已从传统的应用领域,如:军事、政府、教育以及公共事业等进入到普通的商业领域,包括银行和金融服务、运输物流、房地产和市场分析、农产品交易等,同时,GIS已经能为个人顾客以及一般办公室人员提供他们所需的地理信息服务。如此广泛的应用领域,就要求将一个通用GIS系统改造成为一个面向特定需求的应用系统以满足广大用户的需求。 任何GIS软件,不论是国产软件还是国外软件,不可能全部满足每个用户的需求,这就必然存在着用户化和二次开发工作。从国内外的现状来看,很多GIS软件开发人员已经逐渐走向专业开发与用户化开发相结合的道路,从而使核心GIS软件开发人员可以兼顾核心软件开发与工程应用开发两方面的工作。而GIS应用程序开发人员的任务是创建面向特殊应用的功能或为终端用户定制功能。本文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提出GIS用户化理论与实践研究,因此,该选题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本文在国内外GIS用户化情况调研的基础上,分析了GIS用户化现状、特点、理论和技术支持,提出了GIS用户化的图形用户界面、地理处理功能、数据管理叁层开发模式。并通过参加“数字农业空间信息管理平台”、“上海市静安区GIS综合平台”建设的部分研究实践,论证了GIS用户化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论文共分四部分,首先讨论了GIS用户化的提出,阐述了GIS用户化研究的实际意义以及用户化开发所要解决的问题,并分析了国内外GIS用户化的现状、特点、理论和开发技术(第一章、第二章);第二部分从GIS软件工程的角度讨论了GIS应用开发项目都应该制定一个明确的开发计划,根据用户需求进行界面设计、应用功能开发和数据管理(第叁章);第叁部分结合面向数字农业的GIS用户化研究和面向电子政务的GIS用户化研究实践进行了用户化实践认证:第四部分进一步探讨了GIS用户化过程以及严格按照软件工程的方法进行GIS用户化开发的必要性,通过理论和技术分析,进一步证明了用户将能直接使用现成的、面向特定应用的程序进行工作,而不是使用通用的GIS软件产品,同时还进一步阐述了与GIS用户化的有关问题(第六章)。 本论文具有开拓性的工作在于: ①地理信息系统用户化的提出,进行了概念、理论和技术的系统分析;②作

吴震, 余洪, 王金钊, 周晨[4]2014年在《强制隔离戒毒场所戒毒专业数据库的建立与应用》文中研究表明近年来,强制隔离戒毒场所(以下简称场所)通过实践与学习,从生理、心理和社会叁个角度去认识吸毒成瘾和戒除毒瘾的问题,基本确立了“戒除毒瘾需要以药物治疗、心理行为治疗和社会支持等多元化的支持”、“没有单一的方法可以帮助吸毒者戒除毒瘾”等观念,在戒毒工作实践中开展了医疗、心理和社会适应等多维度的探索,在积累了宝贵经验的同时,也留存下大量的数据。当前,对于积累下的

祁和刚, 张农, 李剑, 郑忠友, 朱磊[5]2019年在《煤矿“短充长采”科学开采模式研究》文中认为随着我国煤炭持续高强度开发,开采条件逐渐恶化,传统开采方法带来一系列资源、安全与环境问题。基于“岩层低损伤”,“无煤柱开采”和“固废零排放”的思路,提出了以煤矿井下采区内就近分选矸石为主形成的固体废弃物充填带取代区段煤柱的“短充长采”科学开采构想及其技术原理。探索了“采-选-充-留”关键技术路径,统筹研究解决遗留煤柱的资源浪费、固废排放的环境污染、传统开采的技术瓶颈和深部开采的安全风险等问题。建立了“短充长采”固体废弃物充填带能量缓释理论和低损伤岩层控制理论。阐述了5项关键技术:“短充长采”系统设计方法,井下智能干法轻量模块化分选系统,自成巷前进高效采充技术与装备,沿充填带留巷技术与装备,“短充长采”系统集成控制技术。现场应用结果表明:“短充长采”科学开采模式在葫芦素煤矿和刘庄煤矿井下矸石直接充填能力分别达到200万t/a和100万t/a,利用有限的的固废资源集成解决了煤炭开采的资源、安全和环保问题,可以实现井下无煤柱、地面固废零排放。该模式创新了绿色开采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构建了我国新型绿色开采的科学开采体系。

钱学敏[6]2017年在《钱学森对大成智慧学的探索》文中指出中国航天事业奠基人钱学森怀着对祖国、对人民的无限眷恋之情,于2009年10月31日静静地走了。祖国失去了一位为中国的崛起、强盛做出了杰出贡献的科学家、思想家。我失去了最敬爱的恩师和亲人,心中就像失去了一切,悲痛万分!那一天,钱学森的伟大精神仿佛感动了上苍,北京晴朗的天空骤然降下漫天大雪,给大地披上了素装,我带着儿子来到他的身旁,满眼泪水化作白色的雪花,依依不舍地伴他远行……

宋振东, 门红[7]2016年在《钱学森一次文献类图书出版综述》文中认为钱学森相关图书出版可以分作一次文献的钱学森图书出版和二次文献的钱学森研究图书出版两个系列,本文聚焦于钱学森一次文献的图书出版。钱学森一次文献类图书内容上涉及现代科学技术体系所有领域:形式上,既有专着,又有论文集;编排上,既有论文书信,又有讲座谈话;版次上,既有初版再版,又有修订版增补版;文种上,既有中文版,又有外文版;出版地既有中国,又有外国;出版单位更是涵盖海内外,不胜枚举……本文对钱学森一次文献类图书的出版情况,首先按照现代科学技术体系的科学技术大部门进行收集整理;在各个科学技术大部门内,则按照文献创作或图书出版的时间为序进行排列。通过系统梳理钱学森一次文献类图书的出版,我们可以比较清晰地发现钱学森在各个科学技术大部门的创新思想和学术贡献。这对钱学森科学技术思想和学术创新思想研究大有裨益。

段清波[8]2018年在《考古学上汉文明论纲》文中指出通过古代遗存研究古代社会的考古学概念以及以物化要素来讨论文明起源及时代特征的考古学研究范式已经举步维艰;文明之间根本的区别并不仅仅或并不是物质现象之间的差异。考古学是通过物质遗存来研究古代社会发展演变规律的一门学科,承载文化发生和发展过程中核心基因的物质遗存,是由不同时期宇宙观、社会治理体系及核心文化价值观叁者共同作用下的产物,以社会治理体系为轴心,以宇宙观决定的思维方式和以核心文化价值观决定的行为处事方式,叁者共同构成了文明的基本特质。秦汉帝陵中的陪葬坑、陵墓封土形态以及高台建筑、中轴对称南与向理念、魂魄观与墓祭、TLV博局铜镜及博局、多室墓、长城等都是汉文明的物化体现。考古学上的汉文明,是在帝国体制演变过程中,形成的以汉字为书写和交流的工具,以阴阳五行为宇宙观,以对立、变通为思维方式,以规矩核心价值观为行为处事方式的文化体系。

参考文献:

[1]. ComGIS二次集成开发理论与实践[D]. 速绍华. 云南师范大学. 2003

[2]. GIS基础教育理论与实践及BISPGIS开发研究[D]. 段玉山. 华东师范大学. 2003

[3]. 地理信息系统用户化理论与实践研究[D]. 叶华. 华东师范大学. 2006

[4]. 强制隔离戒毒场所戒毒专业数据库的建立与应用[J]. 吴震, 余洪, 王金钊, 周晨. 犯罪与改造研究. 2014

[5]. 煤矿“短充长采”科学开采模式研究[J]. 祁和刚, 张农, 李剑, 郑忠友, 朱磊. 煤炭科学技术. 2019

[6]. 钱学森对大成智慧学的探索[J]. 钱学敏. 钱学森研究. 2017

[7]. 钱学森一次文献类图书出版综述[J]. 宋振东, 门红. 钱学森研究. 2016

[8]. 考古学上汉文明论纲[J]. 段清波. 考古学集刊. 2018

标签:;  ;  ;  ;  ;  ;  ;  

ComGIS二次集成开发理论与实践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