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传统文化视域下的文化自信构建探究论文

优秀传统文化视域下的文化自信构建探究论文

优秀传统文化视域下的文化自信构建探究

王梦婷

(东北石油大学,黑龙江 大庆 163318)

摘 要: 随着中国国力的不断增强,文化建设越来越成为重中之重,文化自信已经成为民族复兴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根据文化的前后继承性特点,文化自信的构建绝离不开对于传统文化优秀部分的继承与发扬。文化自信的构建离不开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再次思索。本篇文章从优秀传统文化视角探究文化自信构建的途径。从传统中继承,从传统中发扬,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寻找新时期文化自信构建的新思路。

关键词: 传统文化;文化自信;民族精神

十九大报告指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随着中国国力的不断提升,中国在国际社会中的大国地位也得到明显提高。这种提高,体现在方方面面,不仅是经济实力、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更加体现在文化方面。文化地位的提升最显著的特色就是“文化自信”。这是发展的选择,也是时代的选择。由于文化的前后继承性,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构建离不开优秀传统文化作为精神支持。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在几千年生生不息的演变过程中,优秀的传统文化经过历史的磨砺与考验,最终沉淀传承下来,并成为所有中华文化中最深层的根基与灵魂。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优秀传统文化有着蓬勃的生命力与创新力,在保留自身优秀特性的同时还能够与时代特征、现实需求相结合迸发出新的活力,体现着新的时代价值。新时代文化自信的构建离不开优秀传统文化作为支撑。

一、正确认识优秀传统文化是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精神支撑

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历史性表征。近代中国是一个积贫积弱、饱受列强欺凌的弱国。中国的有识之士在不断探究救国救民之道的过程中,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国情相结合,创造性地提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从文化层面来说,这表明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有着内在契合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能够适合中华民族的文化心理。因此,优秀传统文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构建有着深远的意义。

2.3 Hsp90α对肺癌诊断价值评估 ROC曲线分析显示,血浆Hsp90α在肺癌诊断中的最佳临界值为61.37 ng/mL,当以最佳临界值作为cut-off值时,其灵敏度为93.10%,特异度为62.50%,ROC曲线下面积为0.857。表明Hsp90α检测在肺癌诊断中具有较高的灵敏性,在肺癌早期诊断中具有一定临床意义,见图3。

面对新时代文化自信的构建,我们绝不能割裂地看待,而是应当把它放在时代发展的长河中去思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在中国特殊的历史变迁中形成发展起来的,是传统文化与时代变迁碰撞出来的产物。这说明了新时代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离不开对传统文化的深入剖析与继承发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生生不息、勤劳勇敢等精神品格的集中体现和宝贵财富。在中国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尤其需要一种精神力量作为民族支撑。这既是我们今天强调文化自信的原因,也是时代意义所在。所谓文化自信主要来自于对优秀传统文化发扬与继承,是它与时代碰撞产生新的符合时代发展的文化思想。文化自信构建的思想源头是优秀传统文化。什么是优秀传统文化?不得不承认,传统文化中不乏糟粕,因而对于传统文化的继承必须采取批判的态度。所谓优秀传统文化是指中华民族长期繁衍生息过程形成的能够推动社会积极发展的稳定的民族文化心理,在生产生活中被人们所普遍认同,并且世代传承的文化。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智慧结晶和不竭的精神动力,是中华民族共同的价值追求与理想信念。优秀传统文化具有超强的时代生命力。在不同时代背景下,它既具备继承性,同时又具备与时俱进的精神品格。随着时代的变迁,优秀传统文化一方面不断被丰富,另一方面成为文化创新的源泉。新时代,党和国家高度重视文化自信,文化自信的构建离不开优秀传统文化作为动力源泉。

二、继承优秀传统文化是构建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思想源泉

中国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拥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辉煌的文化瑰宝。中华文明是当今世界唯一一个没有中断的人类文明。探究其中原因,不难发现其一定有着某种原因与规律。传统文化中,优秀传统文化作为其中起着主导作用和处于核心地位的文化因素,拥有着一种历久弥新的文化魅力。这种魅力具有着与时俱进、不断创新适应时代的品格。虽然,近代中国曾经落后于世界,但这并不意味着优秀传统文化不具备先进性与优越性。随着时代的发展,优秀传统文化不断散发着强大的生命力,它既是文化发展的思想来源,又是文化发展的原动力。因此,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离不开优秀传统文化的坚强支撑。我们必须正确认识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是一个时代课题。它是中国国力发展到一定程度之后的必然选择,也是必然趋势。优秀传统文化作为民族精神核心支撑力是一个国家发展的精神动力。文化自信构建正是根据时代要求、国家发展要求的必然选择。然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不是一个空泛的概念。它必然与民族的、传统的文化要素紧密相连。想要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首先必不可少的是以优秀传统文化为核心支撑,坚持民族的就是世界的,向世界发出中国的声音。只有以优秀传统文化为支撑才能切实践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

由于GARCH-VaR模型可以提前一天根据当日收盘价预测第二天的股价损失,而当日收盘前10分钟的股票价格接近收盘价,所以根据模型预测,在当日收盘前10分钟决定是否买入股票可以有效降低股票的操作风险。这也为投资者提供了一种思路,尤其是在总体市场风险较大、大盘弱势的情况下,收盘前几分钟买入股票可以有效降低风险。

三、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是社会主义文化自信构建的特殊底色

习近平总书记曾经指出:“独特的文化传统,独特的历史命运,独特的基本国情,注定了我们必然要走自己特点的发展道路。”当今国际社会,文化对于任何一个国家而言都是不容忽视的问题。国家与国家之间的竞争很多时候是综合国力的竞争,而综合国力的竞争最核心的问题是人才和文化的竞争。哪个国家的文化特色鲜明、与时俱进,哪个国家发展前景就更大,更富有活力。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提升,中国文化带着旗帜鲜明的东方特色,在世界逐渐显现出它特有的魅力。探究其内在的规律,不难发现其中最主要的因素就是顺应时代发展。例如,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天人合一”思想恰恰与当今全球环境问题相契合。正如国学大师季羡林所预言的----二十一世纪将是东方文明的时代。因此,我们不得不思考这样一个问题----到底什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首先必须突出的是传统文化特色。优秀传统文化是文化自信特殊品牌、特殊名片,只有突出民族的、传统的才能使中国文化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经久不衰。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根。我们今天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不仅是时代的召唤。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中国现在正在经历着近代以来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文化自信是时代赋予中华民族的历史重任。文化自信的构建不是简单的一句口号,而是潜滋暗长于国人内心的一种文化认同、一种文化自豪感。这与优秀传统文化的弘扬、发展、继承是分不开的。我们今天谈文化自信,更多的会联系到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这是文化问题特殊的属性所决定的,也是中国特殊的发展阶段所决定的。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正在从一个区域性大国向一个全球性大国身份转变。国家富强离不开文化自信,文化自信离不开优秀传统文化。作为每一个华夏子孙,我们都是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者、发扬者,我们也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构建者。

参考文献:

[1]徐欢.传统文化对新时代构建文化自信的价值[J].湖南工业大学学报,2018(6).

[2]陈先达.论中国共产党人的文化自信[J].思想理论,2017(5).

中图分类号: G6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9052(2019)11-0206-02

收稿日期: 2019-9-20

基金项目: 教育部高校示范马克思主义学院和优秀教学科研团队建设项目“全面依法治国‘多微一体’教学模式研究”(19JDSZK062)。

作者简介: 王梦婷(1988—),女,黑龙江大庆人,助教,硕士,主要从事中国近现代史研究。

(责任编辑:李凌峰)

标签:;  ;  ;  ;  

优秀传统文化视域下的文化自信构建探究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