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福建、浙江两省高考科学综合试卷生物试题比较_福建高考论文

对2013年福建、浙江两省高考理科综合卷生物试题的比较,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福建论文,浙江论文,两省论文,理科综合论文,生物试题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福建省自主命题5年来,高考理科综合卷(以下简称“理综卷”)生物试题的难度保持稳定,命题质量稳步提高,但对比其他省份的高考生物试题,福建省试题水平还是有提升空间的。今年全国各地高考试卷,涉及生物试题的有二十套左右,其中有些是生物单科卷,有些是理综卷,多数省份生物试题的分值、分布与福建省不同,不太好作比较。浙江省理综卷生物试题是一个例外,一方面,浙江省开展新课程改革和自主命题比福建省早,各方面运作较为成熟;另一方面,浙江省理综卷生物试题在分值(80分)的分布、考查的范围(3本必修+选修3)和题型的设置(选择题+简答题)上都与福建省相同。所以,我们对这两份高考理综卷生物试题作了分析、对比,对比后我们发现:浙江省理综卷生物试题在命题思路、题型设置等方面有许多值得我们借鉴的地方,对我们是有启发的。本文,我们提些浅见,恳请同行指正。我们先来看看今年福建省高考理综卷生物试题的特点。

钱美榕(以下简称“钱”):今年高考,福建省理综卷生物部分重点考查了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年年考)、遗传变异、生命调节、生态及实验探究等主干知识,避开了去年出现过的酶的活性、免疫、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等主干知识。我注意到,今年生物试题所考查的知识点在3本必修教材中的分值分布较为合理,其中,必修1占18分,必修2占18分,必修3占22分,还有12分属于3本必修教材内容的综合。由于理综卷的生物题量有限,导致了试题的知识覆盖面不足。

梁柳琴(以下简称“梁”):我有同感,现在的高考生物试题已没法强调覆盖面了,不过,即便针对的是同一知识点,只要能力的立意不同、题型的设置不同、考查的观点不同,试题仍然可以是全新的,某些知识点也可以年年考到。

钱:对实验探究能力的考查是每年高考理综卷生物部分的重头戏。生物学是一门实验科学,高考生物试题常常以实验探究题的形式出现,今年亦不例外,如,福建省理综卷的第26、27题。值得一提的是,今年福建省理综卷第4题(选择题,对高中生物“必做实验”的考查)是全卷的亮点之一,它不仅能考查考生对整个实验过程的理解、掌握程度,而且能考查考生思维的严密性和整体性,具有良好的区分度。

梁:我认为,“减少实验误差”是实验复习教学中的“盲点”,大部分学生将复习重点放在实验原理记忆、操作规范掌握及结果分析上,而忽略了实验误差控制。此外,“预实验的目的”也是学生学习过程中容易忽略的,预实验是为了检验实验设计的科学性和可行性,以避免浪费、做无用功,而非为了减少误差。

总的看来,今年福建省理综卷生物试题还是较为充分地体现了新课程理念——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倡导探究性学习,注重与科技生产相联系,试题具有合适的梯度和一定的区分度。

虽然福建省理综卷生物部分有不少“亮点”,如,选择题第4、5两题,但与浙江省理综卷生物部分相比,在命题思路、题型设置等方面确实有可提高的空间。

钱:我认为,浙江省理综卷生物试题的最大特色,是将必修内容和选修内容融合了起来,选修内容既可以以选择题(第6题)的面目出现,也可以被整合在简答题(第32题第4小题)之中,这样,选修内容的命题思路更宽了,相比较而言,福建省选修内容的题型较为单一。

梁:是的,我也认为选修内容和必修内容没有必要这么泾渭分明,但考虑到理综卷中的3科都是此模式,要改也不可能只改生物一科。在现行框架下,福建省理综卷第32题算命得好的了。

钱:我们再来对比两份试卷的选择题。福建省理综卷生物选择题往往考查多个知识点,知识跨度很大,必修1、必修2和必修3的内容都有,表面上看,试题综合性强;而浙江省理综卷生物选择题一般一题只涉及一个知识点。以下是两道例题:

例1(福建省理综卷第1题):人肝细胞合成的糖原储存在细胞内,合成的脂肪不能储存在细胞内,而是以VLDL(脂肪与蛋白复合物)形式分泌出细胞外。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VLDL的合成与核糖体无关

B.VLDL以自由扩散方式分泌出细胞外

C.肝细胞内糖原的合成与分解可影响血糖含量

D.胰高血糖素可促进肝细胞内糖原的合成

正确选项为C。

例2(浙江省理综卷第1题):下列关于高等动植物连续分裂细胞的细胞周期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用蛋白质合成抑制剂处理期细胞,不影响其进入S期

B.S期细胞的染色体数目已增加一倍

C.期细胞的细胞核DNA含量已增加一倍

D.用秋水仙素处理细胞群体,M期细胞的比例会减少

正确选项为C。

例2表面上看只考细胞周期,其实与细胞周期有关的知识点都考查到了,如,细胞周期的各个阶段及特征、秋水仙素的作用机理等。此外,例2的题干与选项之间、各选项之间是有逻辑联系的,解题时,学生不仅要具备知识迁移能力,还要具备较高的综合分析能力,因此例2的立意相对较高。

粱:我有同感,例1表面上看综合性强,其实是各个知识点的“拼盘”,而且,题目与选项的关联度不够,要解此题,只要记得相关的知识点即可,如,蛋白质的合成场所等。例1考查的是识记能力而非分析能力。我也关注到两份试卷中的两道关于生态系统的选择题:

例3(福建省理综卷第3题):在两块条件相同的退化林地进行森林人工恢复和自然恢复的研究,20年后两块林地的生物多样性都有不同程度提高,其中人工种植的马尾松人工恢复林植物种数为137种,无人工种植的自然恢复林植物种数为226种。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可以采用样方法调查林地上植物的种群密度

B.森林恢复提高了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总量

C.人工恢复林比自然恢复林的植物丰富度低

D.自然恢复林的形成属于初生演替

正确选项为D。

例4(浙江省理综卷第4题):下列关于出生率的叙述,正确的是(

A.若某一种群年初时的个体数为100,年末时为110,其中新生个体数为20,死亡个体数为10,则该种群的年出生率为10%

B.若某动物的婚配制为一雌一雄,生殖期个体的雌雄比例越接近1∶1,则出生率越高

C.若通过调控环境条件,使某动物的性成熟推迟,则出生率会更高

D.若比较3种年龄结构类型的种群,则稳定型的出生率最高

正确选项为B。

例4表面上看考查出生率,实则全面考查与这个知识点相关的知识点,如,性别比例、年龄组成对出生率、种群密度的影响等,所以学生的思维量很大,要综合分析才能做出正确的选择。对比例3、例4,难度大小一目了然。当然,福建省也有立意很高的题目,如前面提及的选择题第5题,既综合考查了多个知识点,又考查了学生综合分析、获取信息的能力,对考试说明的能力要求做出了很好的回应。

我们还发现:两个省份在3道简答题的考查方向选取上,恰巧是一致的——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生理学实验、遗传。

梁:是的。同样是生理学实验题(福建省理综卷第27题,浙江省理综卷第31题),浙江省理综卷第31题的题干对考生而言更直观、更通俗易懂,实验过程的控制、变量的测量均符合中学生的操作水平。不过,更直观并不意味着更容易,这道题对能力的要求很高,特别是第4小题,要求考生用坐标曲线画出预测实验结果,充分体现了新课程对学生构建数学模型的能力要求。反观福建省理综卷第27题,对中学生而言似乎过于抽象了。

钱:的确如此。福建省理综卷第27题,结合了当前的热点问题——探究铅中毒对大鼠学习记忆的影响,题目给出了检测的原理、方法和结果,考生只要认真读题,不难从题干中得到解题信息。但我认为,此题题干的设置不是太好。特别是“检测b:测定脑组织匀浆铅含量及乙酰胆碱酶的活性”,怎么测?是否将小鼠杀死后检测?此题似乎有悖新课程的精神。因为在新课程背景下,为体现人文关怀,中学生物课程已删除哺乳动物解剖的相关内容,所以,题干的设置不符合中学生的实际操作情况,太过抽象了。

最后,我们简要对比一下两份试卷的两道遗传题(福建省理综卷第28题,浙江省理综卷第32题)。这两题的差别就大了,福建省今年的遗传题比去年的还简单,属于“自由组合”定律的简要应用,考生只要用“分枝法”一排,各种基因型、表现型及比例关系就一目了然了。而浙江省理综卷第32题,不但考查力度大,而且考查范围广。

梁:浙江省理综卷第32题将遗传与变异、育种和基因工程结合起来,综合考查了与遗传相关的全部高中生物知识,考生既要懂得遗传的基本规律,又要明确遗传育种、基因工程的原理和操作步骤。这道题很能体现考试说明的多方面能力要求,题目的难度较大,区分度高,能体现高考的选拔性功能。在我看来,这是一道难得的好题,凝聚了命题人员对于高中生物教学的思考和深层次理解。

福建省理综卷自主命题已稳健地走过5个年头,俗话说“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就是这样的追求,让高考命题不断地焕发生机和活力。展望2014年高考,我们期待:第一,选择题能继续坚持题意明确、选项严谨的优良传统,题目的顺序能按一定的难度梯度呈现,让刚进入考场的考生有个缓冲的过程,体现人文关怀;第二,试题的背景素材能更贴近生活,内容严肃又活泼,使考生在答题过程中不致产生阅读疲劳,这样能更准确地评价考生的生物学知识储备、思维水平、能力情况,同时也对高中教学改革起良好的导向作用;第三,考题的信息能紧扣高中教学实际,文字表述尽量选择学生熟悉的语言,避免考生产生歧义,以体现公平性。

标签:;  ;  ;  

2013年福建、浙江两省高考科学综合试卷生物试题比较_福建高考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