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介融合视域下政务新媒体的传播路径探讨论文

媒介融合视域下政务新媒体的传播路径探讨论文

媒介融合视域下政务新媒体的传播路径探讨

程 斌

(作者单位:南京师范大学中北学院)

摘 要: 无论是曾经的报网融合还是现在的两微一端,媒介融合的趋势成为传统媒体变革之路的一道风景。政务新媒体作为国家媒介融合背景下应运而生的新平台,秉承新媒体的传播特性,融合传统媒体的优质资源,二者互通互融形成独特的传播路径。笔者在梳理当下政务新媒体既有传播路径的基础上,试分析现存问题并提出展望性的建议,以推动政务性平台调整结构、优化内容,保障人民群众的政务服务。

关键词: 媒介融合;政务新媒体;两微一端

政务新媒体的发展随着媒介技术的革新,从舆论引导与网络空间治理的单向度传播,演变为网络空间与现实社会的深度融合。《主播说联播》结合时下热点事件频频热搜提名,江西消防发布的搞笑科普短片缕缕成为超级话题,湖北广电下属平台“长江云”成为服务全省政务工作的客户端口,“微博+微信+客户端”融合传统媒体的模式,逐渐演变成媒介空间的新景观。

1 中央到地方:探索之路开启

“政务+新媒体”的传播战略在我国政务建设实践中已探索多年,从2006年中央人民政府官网开通,到2013年国务院“双微”正式注册,再到2016年国务院APP上线,我国政府“两微一端”协同传播路径正式形成。新媒体大力发展的同时也给传统媒体带来了挑战,媒介融合的实施成为传统媒体转型与政府做好服务的新机遇。

一种崭新元素进入传统系统时,不是“1+1=2”的物理叠加,而是从元素构成、到结构革新、再到性质异化的崭新系统。在媒介融合战略的推进中,自由发展的新媒体逐步渗入政务服务,加强党政宣传意识,稳健舆论把控机制,传统媒体注入新鲜活力,开创年轻态的宣传内容、互动性的服务栏目、趣味性的编辑形式、专项性的精准算法,为宏观层面的传媒格局增添新的生机与活力。

地方性媒体在媒介融合战略中,表现得更为积极。《瑞安日报》在被称为“媒介融合元年”的2014年就已经做出了跨越性升级的实践。作为一家县级市传统媒体单位,《瑞安日报》在集团化整并后与瑞安市政府寻求积极合作,探索出一条传统媒体与政府服务相结合的新路,为实现“区域中心城市第一传媒”的目标,设置多个线上对接市民问政的端口,微博推出“瑞安日报-瑞安网”的新闻资源整合、微信推出“瑞安日报+”的7个矩阵平台、手机移动端推出“瑞安论坛”连接线上市内社区平台与线下本土市民社群。作为媒介融合的先头部队,《瑞安日报》敢想敢做的创新精神影响了其他地市。

随后,其他省市也在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融合中发挥自身媒体优势、联合青年人才、突破传播思路,探索出一条媒介融合与政务服务协同并进的新模式。

2 两微一端:多态、多样、多元

短短五年内,政务新媒体在媒介融合的大趋势下开展得如火如荼,建设取得众多成就的同时,也不乏问题频现。在宏观层面,新媒体虽然带来传播媒介的变革,但在传播路径上依然固守传统媒体的传播思维,新媒体特殊的共享性、区块链、大数据等新的模式,有待加强。在微观层面,从高层到执行运营有效性难以保障,账号与APP缺乏科学合理的调配,民众服务上手率与便捷性有待增强。

2.1 转发热门讯息

微博设有基于大数据分析的实时热搜榜,相关讯息会从转发、点赞、评论等用户操作行为中被判定为热门上榜。政务微博是国家党政机构、组织或相关公职人员开通的以信息发布、政务信息公开、政民互动为主要功能的微博。以“共青团中央”官方微博为例,微博编辑平均每天发布25条内容,其中,转发微博占多数。同一话题不同微博账号的同时转发经常形成“刷屏”现象,既表达了共青团中央的所持态度,又与其他兄弟账号形成了强大的话题矩阵,尤其对新闻热点事件的及时评论,有极强的舆论引导作用。而微信也有着转发朋友圈与订阅公众号等信息阅读与分享端口,相比微博泛传播的模式,微信更以熟人圈为核心,混合个人生活与公共信息,多态化的传播路径,更易形成全民参政议政的舆论场域。

2.2 发起社群讨论

(4)喷洒沥青黏层。沥青黏层采用阳离子乳化沥青。施工时乳化沥青喷洒温度不得高于70℃,喷洒量一般控制在2~3ml/m2,喷洒范围要比土工布铺设范围左右各多出5~8cm。

对于政务新媒体来说,百花齐放的景象确实亮眼,但内容无论在新媒体时代还是传统媒体时代都是根本。如果说针对热点事件多家平台的默契转发是一种矩阵式的传播路径,照搬照抄其他平台的图片、文案、短视频,貌似已经成为政务新媒体编辑人员的日常,或者像内参一样,只着眼于内部政务群体的小圈子,不乏是一种记录工作内容,自娱自乐的表现。共享是新媒体传播路径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共享是优质资源整合、科学系统分工、差异性优势放大,而不是简单地“抄通稿”。媒介融合视域下的政务新媒体应积极把握受众诉求,从泛而杂的网络内容中确立精品,从小而空的自家院子里敞开大门,寻找独特性、差异化的内容创作模式,以用户思维为出发点、用户体验为落脚石、用户服务为目的地,创作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内容讯息。

2.3 提供权威服务

政务新媒体的诞生是迅速而热闹的,林林总总的平台纷纷上线,缺乏系统性、逻辑性、战略性、协调性的统一规划与指导。在微信公众号搜索栏搜索关键词“北京卫生”,大大小小的公众号有50个左右,从名称到标志,从内容到服务,从辖区到单位,有重叠、有模糊,各平台之间并没有互通互融,缺乏合理科学的系统联系。媒介融合的趋势下,也出现了小型单位无法获得传统媒体有力支撑的现象和小地方机构无法招来全媒体发展的优秀青年人才的问题,过剩的融媒体人才集中在东南沿海的发达城市,西部地区与乡镇农村等经济较为落后的地区,却连基本媒体通道都未健全。规范问题应早日提上日程,政策性的指导和经济性的均衡是提升政务新媒体传播效果的基本举措。

3 反思与展望:从内容,到布局,到建设

政务新媒体类型多样,尤以政务微博、政务微信及政务客户端为代表,充分发挥新媒体跨越时空、实时更新、互动参与的特点,利用权威媒体发布的信息及网络自媒体发布的内容,打造多态性、多样性、多元性的传播路径。

3.1 同质化的内容,自娱自乐

开设各类实习环节,这主要是对专业课程理论教学的补充,扩大学生的知识面,通过到工业现场参观、听课,了解工业现场,了解现场使用到的专业课知识,掌握各种设备的使用情况,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分析能力。但实际实施过程不尽如人意。

3.2 散养式的布局,差距较大

媒介的权威性与信息的可靠性,在媒体不断变革的今天无疑受到影响。无论是曾经的报纸杂志,还是广播电视,采集讯息、制作讯息、发布讯息均具有一定的门槛与权限,而新媒体时代,发布一条新闻的成本几乎为零。因此,经权威认证的新媒体平台,成为互联网鱼龙混杂大军中不可或缺的部分。无论是官方信息的发布,还是政府事务的服务,政务新媒体实实在在缓解了民众询问难、办事难的问题。在江苏政务服务客户端上,市民可以查阅相关部门发布的信息,预约及咨询办事流程,订阅教育、法治、公安、民生等官方策划栏目,甚至进入极具便捷性的不见面审批通道。政务新媒体依托移动客户端的同时,与江苏广电融媒体新闻中心推出多网联合互动直播的《政风热线·我来帮你问厅长》的节目,提供服务咨询,现场回应群众诉求。以“民”为本的多元性权威媒介聚合路径,成为保证民生的一大举措。

互动,一是指信息的相互沟通、相互交换和相互创造、相互分享;二是指各种传播要素(传者与受者、守门人与中介者、信息与媒介)之间的相互制约、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政务新媒体链接社会民众和政府工作人员,作为二者之间联系的桥梁,体察民意、调查民心、关怀民愿、解决民事成为政务新媒体的一大工作重点。之前的传统媒体,已有良多成熟的民生节目或栏目,在媒介融合的新型发展模式下,充分调动相关专业人才与资源,成为反哺新媒体经验不足、引导不强、影响不大的传播路径。无论是微博发布帖子评论池,或是微信公众号文章下的留言板,还是客户端内置的讨论区,多样性的新媒体平台版块,都能实现传者与受者最为直接的反馈。信息共享是新媒体时代的一大特征,对政务信息的实时讨论不仅突破了现有的二级传播,还形成了用户互评的多级传播格局,这在传统媒体的传播模式中是不曾显现的。

3.3 形象性的工程,融合不足

只追求数量上的逐年增加,不追求质量上的内容与服务,终将使民众对政务新媒体失去新鲜感与信任感,从而变成废弃的网络文化工厂。一些政务新媒体在热情退去后直接变成“僵尸号”,系统升级、开发维护、人员培训等均难以跟上市场需求,或没有发挥政务新媒体在媒介融合下的舆论导向作用,任由民众在评论区舆论发酵,缺乏自我调控与监督,甚至出现用语不规范、转引不考究、信息不准确等错误。政务新媒体应继续积极探索传播路径,落实与传统媒体的深度融合,使人才与设备“引进来、走出去”,充分发挥各方作用,在媒介技术不断更新和媒介理论不断发展的今天实实在在走出自己的创新之路。

首先是结构论的当代意义,李渔的“立主脑”和“密针线”结构论,强调戏剧作品的局部与整体的有机统一性,李渔“以戏曲结构形式为纲领,以观众接受意识为轴心,建构了融剧情、剧本、剧场表演为一体的戏曲结构形式理论体系”,[4]为后世的戏剧创作树立了一个标准的模板。

我国计算机犯罪的立法结构可以用“两点一面”[1]来概括。“两点”为1997年刑法修订时新增的第285条和第286条;“一面”为第287条利用计算机实施犯罪的提示性规定和《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2009年通过的《刑法修正案七》对第285条又增加了两款规定,使得本条一共三款。本文主要对我国现行刑法第285条对我国计算机犯罪立法现状进行探讨。

4 结语

政务新媒体的快速发展,要在媒介融合的战略背景下放缓放慢,提质提品,追求以人为本的服务宗旨和互通有无的共享精神,切实保障好政府工作人员与普通大众二者间的共有需求,系统整合与调控、科学管理与运营,继续努力开创新时代的传播路径。

参考文献:

[1]梅罗维茨.消失的地域:电子媒介对社会行为的影响[M].肖志军,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

[2]张定安.以改革创新精神推动智慧政务的发展[J].中国行政管理,2015(3):17.

[3]白建磊,张梦霞.国内外政务微博研究的回顾与展望[J].图书情报知识,2017(3):96.

[4]赵玲瑜.移动互联网时代政务O2O传播体系建构[J].青年记者,2015(36):79-80.

[5]邵培仁.传播模式论[J].杭州大学学报,1996(6):26.

作者简介: 程斌(1993—),男,汉族,山西太原人,硕士研究生,助教,研究方向:传播理论,广告理论与实践。

标签:;  ;  ;  ;  

媒介融合视域下政务新媒体的传播路径探讨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