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南涧县小湾中学、镇完小滑坡为例浅谈人类工程活动对老滑坡复活的影响论文_李荣贤,赵金发

云南地质工程勘察设计研究院 云南昆明 650041

摘要:云南为地质灾害频发的省份,从2010年开始的10年地质灾害综合防治也进入了尾声,消除了千余个地质灾害点,保护了千万户居民生命财产安全,取得了辉煌的成绩。其中治理的滑坡不乏有老滑坡点,小湾中学、镇完小规划建设时,由于对地质灾害缺乏认识,其建设在一个老滑坡体上,随着人类工程活动加剧,老滑坡逐步复活,导致坡体上中学、小学的建筑物产生不同程度的变形破坏,严重威胁区内师生的安全。本文将从切坡建设、建筑加载、水体排放等方面分析人类工程活动对老滑坡复活的影响大小,对类似老滑坡建设场地有一定借鉴作用。

关键词:老滑坡;人类工程活动;复活;稳定性;滑坡防治

1引言

滑坡按照发生的时代来分,全新世以前发生的滑坡称之为古滑坡体,全新世以来发生的滑坡称之为老滑坡体,现今正在发生滑动的滑坡称之为新滑坡体[1]。古滑坡、老滑坡体滑动后堆积并趋于稳定,而其形成的滑坡台阶或堆积平地往往形成“理想”的建筑场地,而在后期地质营力或人类工程活动中可能再次复活,对其滑坡体上的建筑物造成严重危害。从山峡库区或汶川地震亦或云南8.03鲁甸地震,古、老滑坡复活造成严重自然灾害现象均比较常见,三峡巴东黄土滑坡为巨型、深厚古滑坡体,库区水位升高后古滑坡体复活,威胁居住在上面的1.8万人生命财产安全[2]。甘家寨古滑坡在2014年地震中复活并滑动,堵塞坡下沙坝河并形成堰塞湖,坡体上近30多户居民全部掩埋,是鲁甸地震区规模最大、灾损最严重的滑坡之一[3]。可见古、老滑坡复活后造成的危害是比较严重的,对其进行前期的有效识别及判定,研究其复活变形特征,对防灾减灾以及工程建设有着十分积极的意义。

南涧小湾中学、镇完小滑坡位于云南西部大理与临沧交界附近,该滑坡为一个老滑坡体,早期老滑坡的滑动、变形导致前缘部分块体滑走形成积水洼地,滑坡后侧(镇完小)形成滑坡后缘平台,滑坡下侧(小湾中学)形成宽缓堆积平台。老滑坡体堆积稳定后,人们在坡体上修建校园、开挖道路、生活用水排放等人类工程活动,使得老滑坡体逐步复活,威胁坡体上校园师生、当地居民1365人,威胁资产约5250万元,地质灾害险情等级为特大型[4]。

2滑坡概况

2.1形态特征

H1滑坡后缘至镇完小后侧陡坎,前缘至小湾中学下侧冲沟附近,滑坡滑动面发育在寒武系无量山群第二段(∈wl2)板岩夹片岩全-强风化带接触面上,滑坡平面形态呈长条舌状,横向平均宽约125m,东西平均长约270m,平面面积21250m2;滑体厚度5~15m,平均厚度12m,滑体体积约25.5×104m3。滑坡区地形受老滑坡形态及校园建设等改造,总体地形呈滑坡后缘镇完小平台-中后缘斜坡-中前缘小湾中学平台-后缘斜坡,平台宽度25-100m,斜坡坡度12°~20°。滑坡潜在主滑方向243°,滑坡现状地表变形主要特征为后缘镇完小平台发育拉张裂缝,而中前缘小湾中学平台发育纵向鼓胀裂缝,总体运动形式为推移式,滑坡后缘为主滑段,具有较大的下滑力,而滑坡中前缘为抗滑段,具有较大的抗滑力,属中型中层推移式土质滑坡[5]。滑坡平面分布及典型剖面见图1、图2。

图1 滑坡平面形态特征图

图2 滑坡典型剖面图

2.2地层岩性及滑体特征

依据勘查钻孔、探井、探槽揭露及地质露头情况,主要分布以下地层:

(1)第四系人工填土层(Q4ml)杂填土:褐灰、褐黄、黑灰色,主要为建筑场地开挖形成的填方,成分为粉质粘土、碎石碎块,含炭屑、腐木等杂物,土体欠固结,强度低。

(2)第四系残坡积层(Q4el+dl)粉质粘土:褐黄、褐红色,可塑状,局部含较多板岩碎块。

(3)寒武系无量山群第二段(∈wl2)板岩:岩性以钙质、炭质板岩为主夹片岩,受区域性构造影响,地层较为破碎,揉皱、挤压变形严重,岩层产状变化较大,总体产状(160°∠20°),与坡面形成斜交顺向结构。项目区该套地层分布较为稳定,垂向上钻探岩芯揭露的风化带较明显,由上到下分布有全风化带-强风化带-中风化带。

滑体物质主要由浅表松散层人工堆积层、第四系残坡积层和寒武系无量山群第二段全风化板岩夹片岩组成,其中第四系松散堆积层结构松散,为弱~中透水层,水动态极不稳定,天然状态下含碎石粉质粘土处于可~硬塑状态,天然重度16.3~17.7KN/m3;全风化带原岩结构基本破坏,呈含差异风化碎块粉质粘土状,碎块直径5.0~25cm,天然重度19.3KN/m3。

2.3滑动面与滑床

H1滑坡的滑动面发育于板岩夹片岩全-强风化带接触面上,该界面全风化带原岩结构基本破坏呈土体状,而强风化带呈碎石、碎块状,两者强度差异较大,接触带为地下水富集、渗流通道,降低界面土体强度,形成软弱带,发生滑移。

该滑动面较为清楚,滑动面呈可塑~软塑粘土状,含水量较高、粘性较大,有地下水渗出。滑带抗剪强度依据现场取样实验指标、现场大型剪切试验指标综合取用,并对滑坡现状稳定性进行复核反演,最终取值为:C=20kPa,Φ=15°。

2.4滑坡变形机理

依据滑坡形态特征及地表变形特点,滑坡的主要变形机理为:滑坡后缘段在建筑物加载、地表水下渗等作用下,缓慢向下变形滑移,推动前缘段变形,在一般工况下,滑坡变形缓慢,主要体现滑坡后缘段裂缝加宽或出现新的裂缝,滑坡前缘段鼓胀变形加剧,而在特殊工况(暴雨或地震)下,推移作用力突然间增加,大于前缘抗滑力,将发生滑坡整体滑动。

3不同人类工程活动对老滑坡体复活影响分析

3.1影响老滑坡复活的人类工程活动因素分析

老滑坡变形复活影响因素是多方面的,与地形地貌、地层岩性、降雨、地下水、人类工程活动等密不可分,该老滑坡体的复活与人类工程活动联系较为紧密,主要存在以下三个方面。

(1)切坡建设:滑坡区属侵蚀构造高中山峡谷地貌,由于地形坡度大,工程建设往往需要大挖大填,开挖后坡体应力重分布,特别在滑坡前缘开挖导致抗滑力减少,诱发滑坡变形。1992年小学、中学分开办校扩建校园后,切坡建设活动加强,学校局部地段便出现地坪开裂、墙体开裂现象,老滑坡逐步处于复活阶段;最近几年校园操场的扩建,更加剧了老滑坡复活,导致小湾中学操场后侧两栋教学楼成为危楼。

(2)建筑加载:滑坡区多为三层、四层的钢筋混凝土结构教学楼,建筑高度10-15m,基底荷载75-100kPa,换算滑体厚度在4.0-5.5m,产生的加载作用是十分明显的,镇完小建筑加载起到推动下滑作用,而小湾中学建筑加载起到了阻碍下滑作用,在地表形成了横向鼓胀裂缝区。

(3)水体排放:水是影响滑坡稳定的关键因素,地表水下渗浸润滑体土,一方面使土体重度增加,另一方面使滑动面抗剪强度降低,同时地下水渗流产生渗透力,增大了下滑力。依据现场访问及调查,随着区内地表水排放加剧,地下水位明显抬升,局部陡坎时常出现渗水现象,老滑坡稳定性受到了较大影响。

3.2稳定性计算及评价

依据勘查揭露滑动面情况,采用不平衡推力传递系数折线滑动法计算滑坡稳定性系数K[6]。

式中,Ri为作用于第i条块滑动面上的抗滑分力;Ti为作用于第i条块滑动面上的下滑分力,ψj为第i条块剩余下滑力传递至第i+1条块的传递系数。

依据老滑坡体前缘切坡建设规模、后缘建筑加载程度、水体排放导致地下水位上升高度三种工况采用前述方法计算,工况Ⅰ切坡建设模拟切除滑坡体抗滑段土重的1/10、1/9、1/8三种情况,工况Ⅱ建筑加载量模拟加载4m、6m、8m滑体土(相当于滑体平均厚度12m的1/3、1/2、2/3),工况Ⅲ地下水位模拟上升2m、3m、4m三种情况(相当于滑体平均厚度12m的1/6、1/4、1/3),最后将三种情况叠加模拟,形成最不利工况。以上工况的老滑坡稳定系数K值计算结果见图3。从图可知,在同等三个工况下,地下水位上升对老滑坡的稳定性影响是最大的,其次是滑坡前缘切坡活动,最次是滑坡后缘建筑加载;而三种工况叠加时,对老滑坡的稳定性将产生巨大影响。

图3 不同人类工程活动下老滑坡稳定性情况

4滑坡防治措施

该滑坡受地形条件控制,空间运动形式为推移,滑坡前缘块体具有较大抗滑作用,滑坡现状变形集中在后缘镇完小及中部小湾中学。针滑坡的特点、危害对象分布情况,治理的思路为:重点治理滑坡后缘主滑段,充分利用滑坡前缘抗滑作用,同时预防滑坡在中部鼓胀剪出的危害。具体工程为:在镇完小外侧布置一排抗滑桩,缓解校园区拉张变形情况,于小湾中学下侧布置一排抗滑桩,预防滑坡鼓胀剪出,通过双排桩分级支挡,确保学校的安全,同时将地表水排除到滑坡体外。

5结语

(1)山区建设选址应避开滑坡区,特别避让老滑坡形成的台阶或堆积平地,防止人类工程活动建设诱发老滑坡复活;若无法避让,应进行详细勘查,采取主滑段削坡减载、抗滑段建设加载等措施,抑制老滑坡体复活。

(2)老滑坡体区地表水无序排放是诱发其复活的主要原因,应将地表水有效排除到坡体外,对排水沟应采取防渗措施,对有条件地段可采取坡体泄水孔、排水廊道、盲沟等措施排除坡体内地下水。

(3)老滑坡体区的人类工程活动往往是由多种作用同时叠加的,且受偶然暴雨、地震等因素影响,其复活机理是比较复杂的,应采取多种方法进行研究分析,并采取可行的措施进行治理。

参考文献:

[1] 晏同珍,杨顺安,方云.滑坡学[M].武汉 :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 ,2000.

[2]王浩,蔡文静,陆三福.巴东黄土坡滑坡促使旧县城迁移[J].西部探矿工程,2016,2.

[3]郭亚永,葛永刚,陈兴长.云南鲁甸地震甘家寨滑坡基本特征及失稳机制[J].山地学报,2016,5.

[4][5]GB T32864-2016.滑坡防治工程勘查规范[S].

[6]GB 50021-2001(2009版).岩土工程勘察规范[S].

论文作者:李荣贤,赵金发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8年第3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4/4

标签:;  ;  ;  ;  ;  ;  ;  ;  

以南涧县小湾中学、镇完小滑坡为例浅谈人类工程活动对老滑坡复活的影响论文_李荣贤,赵金发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