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培养”落实良好计算习惯论文_曾玉红

“三个培养”落实良好计算习惯论文_曾玉红

江西省赣州市寻乌县澄江中心校 342200

叶圣陶先生说过“教育就是培养习惯”。在教学中,我经常听到学生这样说:“老师,我这次本来应考100分,但由于马虎算错了,所以只得……”每次在与家长交流时家长也常常这样问:“老师,我的孩子怎么总是计算出错?他做完作业从来不检查。”在改作业时经常听到同事也会这样说:“这孩子,最后一步又错了”……感觉学生是无辜的,家长是无奈的,老师是无语的,这都是计算惹得祸。小学生的计算发生错误的原因,有相当一部分因素是因为不良的计算习惯造成的。只有注重学生良好计算习惯的培养,才能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那么学生要如何养成良好的计算习惯呢?我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计算兴趣的培养

兴趣可以有效地推动学生进行学习,在计算教学中这一点尤为重要。如果我们让学生对计算充满兴趣,再让学生把这种兴趣迁移到学习内容上,那么学生就会乐于学、乐于做了。针对提高学生的计算兴趣,我们可以设计丰富的活动,激发学生计算的兴趣。比如:我们可以开展小组竞赛形式的计算比赛,每个小组轮流选派一名学生到黑板上做计算题,其他学生在作业本上计算,然后全班交流答案,给黑板上做对的学生所在小组记分,最后统计小组的得分,评出计算先进小组。虽然看似简单的一个小游戏,但由于学生们都有一颗争强好胜的心,使这样的小活动每次都精彩激烈。教学实践证明,精心设计的教学情境,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更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强调计算的同时,讲究训练形式多样化。如:用游戏、竞赛等方式训练;用卡片、小黑板视算,听算;限时口算,自编计算题等。多种形式的训练,不仅提高学生的计算兴趣,还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

二、审题习惯的培养

在课堂教学中,对于实际问题的解决,大多数的学生都能做到认真审题、仔细分析。但对于计算题,绝大部分学生就没有这样良好的习惯了,有的甚至题目都没有看清楚,提笔就算,再加上计算本来就比较单调枯燥,容易引起视觉疲劳,所以在遇到相似或相近的数字、符号的时候,学生往往会出现运算顺序错误、抄错符号或数据等等问题。所以教师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审题能力。

三、书写习惯的培养

新课标提出数字书写要求:正确,规范,工整。在实际的教学中发现,学生的计算错误比较多,而其中的错误原因之一是写数潦草、杂乱、不规范。学生书写习惯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其今后的学习。对于如何培养良好书写习惯,我做了以下总结:

1.强化数字书写的规范化。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由于书写不规范导致容易混淆的一般有这几种情况:0和6、6和8、0和9、2和4、4和21、3和5,在进行计算的过程中,向下脱式落式时发生混淆就极易导致错误。因此,强调数字书写的规范化十分重要。

2.教会学生正确使用演算纸。经常看到有学生在演算纸上天马行空任意而为,不仅书写散乱,而且常常摞着写,对,就是摞着写,仿佛一层摞着一层似的混乱不清!这样能不容易出错么?所以必须给学生讲清楚这样是用演算纸的坏处,要求学生正确使用演算纸:书写清晰,成行成列,不重复不交叉!通俗一点说就是不要摞着写!

3.进行标准系统化训练。 (1)矫正不良的坐姿:正确坐姿的要领是:“头正、身直、臂开、足安”。 (2)矫正不良的执笔姿势:食指与拇指的端部轻捏笔杆,离笔尖约一寸处,中指的第一指节处顶住笔杆,无名指和小指自然弯曲垫在下面,笔杆上部靠在食指根部的关节处,笔杆与纸面保持45至50度角。执笔时除拇指外的四个手指一个挨一个自然地叠在一起,不疏松拉开,掌心尽可能虚,即做到“指实、掌虚”。

四、检查、验算习惯的培养

检查、验算是一种习惯,也是一种能力。教师要注重引导加强教育:在检查时可采用逐步提问检查,如题目抄错了没有?竖式列得正确吗?数位对齐没有?验算一遍,计算中有没有错误?得数写了没有?教学中要教师有计划地教给学生几种不同的验算。常用的验算方法有:重算一遍、逆算法、估算法等。特别指出:估算在计算题里起着对结果的定性估测作用。运用估算可以方便与计算得数进行比较、验证。培养学生自觉检查验算,独立纠正错误的习惯是学生数学学习的必经阶段。

如:师生共算“12.8×0.65=8.32”后,为了让学生养成自我反思结果的习惯,我问学生:“这个积正确吗?”在我的追问之下,学生普遍认为可用交换两个因数位置的方法来进行验算。在肯定了学生的方案后,我继续给学生出示了“12.8×2.03”的乘法算式,学生也很快算出它的积是25.984,也用同样的方法进行了验算。这时,我抓住刚刚生成的有效资源,组织他们比较两道算式中的因数与积,并通过联系两种乘法的意义,使学生在类比中归纳出了验算小数乘法更为简洁的方法,即通过第二个因数,来确定积与第一个因数的大小关系来进行大致的验算。同样,在小数除法中,我也通过除数大于或小于1影响商的大小的规律,帮助学生在商与被除数的比较中掌握了较为简易的验算方法。当然,通过使用,学生也发现了这种验算方法对于分数乘除法同样适用。

“三个培养”、在教学工作中扎实认真的落实,那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会得以提升,当然学生计算习惯的的培养是一项细致的长期的教学工作,良好计算习惯的养成才是提高计算能力的关键,对学生的成长将会终身有益。

论文作者:曾玉红

论文发表刊物:《素质教育》2017年6月总第23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7/24

标签:;  ;  ;  ;  ;  ;  ;  ;  

“三个培养”落实良好计算习惯论文_曾玉红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