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房产后出血护理风险管理的应用效果观察论文_刘俐含

郴州市中医医院 湖南郴州 423000

【摘 要】目的:探究产房产后出血护理风险管理方案应用产后出血预防中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中2017年2月到2018年6月间收入的所有自然分娩产妇的一般资料,根据实验要求抽取出92例产妇纳入本次研究。根据随机分组方案将所有产妇均分两组,分别命名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中均包含46例产妇。对照组产妇均采用常规产后恢复,而实验组产妇则采用产后出血风险管理。评价所有产妇分娩后的产后出血量,评价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评分。结果:实验结果显示,对照组产妇的产后出血量明显较实验组更多,而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满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各数据对比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产房产后出血护理风险管理应用于产妇分娩后出血的康复护理中,能够有效降低产妇的产后出血量,提高产妇的护理满意评分,对于产妇的康复来说有积极作用,有效降低了产后出血,对产妇的恢复造成的影响,值得推广使用。

【关键词】产后出血护理;产后出血;康复护理;风险管理

产妇在进行分娩后,分娩进程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而出现较为明显的动态变化,在这项工作中容易出现较多的不确定性,这不仅提高了护理难度,也对产科医护人员的工作质量有了更高的要求[1]。产后出血是分娩期产妇的分娩后严重并发症,所以在进行预防时,需要对其进行着重强调,以获得最好的治疗效果[2]。而产后阴道出血是一种常见于自然分娩产妇的并发症,产妇在发病后,主要会表现为阴道持续出血的状况等,如果患者发病时不对其进行及时诊断和治疗,就会对女性的身心健康造成极大的影响。本次研究中探究产房产后出血护理风险管理方案应用产后出血预防中的效果,取得了一定成果,现报道如下。

1一般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我院中2017年2月到2018年6月间收入的所有自然分娩产妇的一般资料,根据实验要求抽取出92例产妇纳入本次研究。根据随机分组方案将所有产妇均分两组,分别命名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中均包含46例产妇。所有产妇均为孕足月,无早产现象。对照组产妇的年龄信息为20-29岁,平均年龄(26.7±2.6)岁;实验组产妇的年龄信息21-30岁,平均年龄(25.7±3.2)岁。其在产前检查中,未发现妊娠合并症与器质性疾病。两组产妇在一般资料上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案,根据产妇的具体状况,做好相应的治疗配合,并对产妇的各项生命指标进行相应的检测。对照组患者采用初雪风险管理,具体方式如下。

1.2.1 护理风险教育

首先由医院制定相应的风险护理规章制度,并加强护理人员的护理风险教育,定期组织护理人员开展相应的专业知识培训,这样有助于提高护理人员的护理风险意识,护理人员应当在日常工作中主动学习,有关护理风险的相关知识和相关制度,不断的对自身的专业水平进行完善,最终提高护理工作质量。

1.2.2 改进护理工作

由于产科急诊产妇往往较多,并且工作任务较重,所以护理人员应当对以往产房存在的问题,做好相应的总结,并做好制度改革工作,取消单人值班制度,尽可能采用双人值班,甚至多人值班的方式,以增加助产人力资源,而各班护士在进行交接时,应当做好合理的人员搭配,使人力资源得到充分优化和组合,最终提高护理的质量。

1.2.3 预见风险

在患者分娩完成后,护理人员应当对患者的个人状况和恢复状况进行相应的评估,根据患者的病史和个人体质判定,根据产妇的个人状况,对产妇的分娩后出血风险进行预见,通过预见性护理方式,对产妇进行相应的护理和健康指导,这样有助于产妇的个人护理。同时,护理人员在对产妇进行预见性护理时,应当帮助患者进行营养补充,避免产妇由于产后出血而出现贫血现象,尽可能降低产妇的营养损失,为产妇补充相应的营养餐。

1.3 评价标准

记录所有产妇的分娩后阴道出血量,采用我院中自主制定的护理满意度评分表,对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进行评价,满分100,得分越高,说明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越高。

1.4 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中涉及到的各种资料均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19.0进行数据处理,实验结果与患者的一般资料中涉及到的各项计量资料均应用(均数±标准差)的形式表示,采用t检验方案,对于数据的统计学意义进行评价,若p<0.05,则证明统计学意义存在。

2结果

实验结果显示,对照组产妇的产后出血量明显较实验组更多,而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满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各数据对比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两组产妇的出血量和护理满意度评分对比

3讨论

产后出血是导致孕产妇产后死亡的一项重要原因,具有较为明显的发病因素,所以降低产后出血的发生率,对确保母婴安全来说有十分积极的作用[4]。而在护理风险工作模式中,对风险进行评估,并做好相应的预防工作,是此种工作模式的主要目的[5]。而在风险管理模式中,护理人员通过对产妇的状况进行详细评价后,识别出产妇产后出血的高危因素,从而做出相应的预见性护理,使产妇及其家属对自身的疾病有相应的了解,在产妇配合和理解的情况下,做好相应的护理,能够有助于提高产妇的依从性,对产妇的康复有积极意义。

综上所述,将产房产后出血护理风险管理应用于产妇分娩后出血的康复护理中,能够有效降低产妇的产后出血量,提高产妇的护理满意评分,对于产妇的康复来说有积极作用,有效降低了产后出血,对产妇的恢复造成的影响,值得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刘一婕.护理风险管理在妊娠期高血压综合征产妇产后出血护理中的临床效果观察及对产妇预后不良情绪的影响[J].首都食品与医药,2018,25(06):61-62.

[2]吕翠平,袁春燕,张小月.护理风险管理在对妊娠期高血压综合征产妇进行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当代医药论丛,2017,15(21):272-274.

[3]程维琪,付娟,尹君.护理风险管理在产后出血的应用价值探析[J].智慧健康,2017,3(14):15-16.

[4]石莉,艳萍.护理风险管理在减少产后出血中的疗效研究[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16(78):280.

[5]彭少如.应用护理风险管理在产后出血中的效果评价[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09,3(12):27-28.

论文作者:刘俐含

论文发表刊物:《兰大学报(医学版)》2018年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9/20

标签:;  ;  ;  ;  ;  ;  ;  ;  

产房产后出血护理风险管理的应用效果观察论文_刘俐含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