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持续发展战略与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_经济增长方式论文

可持续发展战略与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_经济增长方式论文

可持续发展战略与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经济增长方式论文,可持续发展战略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作者认为,由于中国人口多、底子薄、人均资源拥有量十分贫乏,难以再支撑我国经济的粗放型增长,因此,必须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加快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到集约型的转变。其方法是:首先,要转变经济增长的观念,大力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其次,落实“科教兴国”国策,加大科技进步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第三,实施名牌战略,全面推动企业产品的开发、技术的开发、科学的管理、市场的营销、员工素质的提高、企业文化的建设等。第四,调整经济结构,创造最佳的区域分工效益、资源配置效益和规模经济效益。第五,转变经济体制,为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排除障碍。最后,注重科学管理,提高管理水平。

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把“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推进社会事业全面发展”同实行“经济体制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作为跨世纪的任务提了出来。可持续发展战略为实现两个根本性转变,特别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供了理论依据;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必然要求。

可持续发展战略对中国的重大意义

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已经成为世界性的话题。1992年6月,联合国在巴西的首都里约热内卢召开了“环境与发展大会”,通过了一份全人类环境与发展的跨世纪行动纲领《21世纪议程》,成为人类社会转变传统发展模式和生活方式、走向可持续发展道路的重要里程碑。我国政府对此非常重视并积极响应,于1992年7月即决定组织编制《中国21世纪议程》,成立了由国家计委、国家科委为牵头单位的领导小组,组成了由国务院52个部门(机构)300多位专家参与的工作小组,设立了“中国21世纪议程管理中心”。经过1年多的努力,1994年3月25日,国务院第16次常务会议正式通过了《中国21世纪议程——人口、资源与环境白皮书》,成为世界上率先推出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国家,是指导我国经济社会全面协调持续发展的纲领性文件。

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对于中国这样人口多、底子薄、正在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国家,重新认识如何发展我们的经济,正确选择经济增长的方式,具有特别重大的意义。经济的发展不是一种孤立的行为,而是受多种因素制约的活动。充分认识经济发展的各种制约因素,协调经济与社会、资源、环境、人口等方面的关系,才能真正走上可持续发展道路。

从中国国情出发,影响和制约经济发展的因素主要有以下五大方面:

一是资源的有限性。我国地大物博,资源丰富,这是毫无疑义的。但是,我国按人口平均拥有的资源并不富裕,人均资源多数低于世界平均水平。直接关系人类基本生存的四大资源,我国人均占有量均大大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其中淡水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28.1%,耕地为32.3%,森林为14.3%,草地为32.3%。1993年全国570个城市中就有300多个不同程度地缺水,日缺水量达1600万立方米。作为工业经济发展“粮食”的矿产资源,其潜在价值的人均值也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1/2,其中石油人均占有量只有世界人均的1/8,天然气只有1/20。我国的工业生产每年因能源短缺而损失产值达数千亿元。据测算到2000年我国能源供需缺口将达数亿吨;在45种重要矿产资源中已有10种探明储量不能满足“九五”计划的需要。因此,只有把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转为集约型,珍惜使用有限的资源,才能保证我国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

二是人口的过度膨胀。由于50年代人口政策失误,多生了几亿人,使我国人口目前已超过12亿,每年仍将增约1500万人口。据预测将要持续到2020年才达到人口总量的峰值,届时中国人口将达15亿左右。人口基数巨大且持续增长过快,将形成持久的环境压力和生活质量提高的压力,是我国经济发展的严重制约因素。首先是国土承载能力的巨大压力。我国人口占世界总人口的22%,而耕地只占世界的7%。在人口不断增加的同时,经济高速增长带来的工业化、城市化造成可耕地不断减少,使这一矛盾更加突出。其次是劳动就业的巨大压力。我国社会劳动力供大于求的矛盾日益突出,农村剩余劳动约1.2亿至1.5亿,形成每年一度的“民工潮”。再次,我国每年新增的国民收入,大约有1/4被新增人口消耗掉。解决这一矛盾的根本出路,是通过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三是环境的恶化。经济的发展不可避免地影响环境;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环境被破坏,又必然反过来影响甚至窒息经济的发展。由于我国人口基数大,工业化、城市化处于加速阶段,经济增长方式粗放,使环境污染不断恶化,生态环境受到威胁。在目前600多座城市中,大气质量符合国家一级标准的不足1%,某些城市的总悬浮微粒浓度超过世界卫生组织标准10余倍;全国每年排放污水360亿吨,其中30%的工业废水和90%以上的生活污水未经处理直接排入江河,使流经城市的河段约有86%遭到比较严重的污染;工业固体废弃物每年堆存约7亿吨,历年总占地已达5亿多平方米;城市垃圾每年以10%的速度递增,全国有2/3的城市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垃圾包围城市”。因工业污染造成的经济损失每年在1000亿元以上。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必须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把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转到集约经营型轨道上来。

四是社会事业发展滞后。经济增长方式粗放,高投入,低产出,不仅会占用社会事业的资金,而且过多占用耕地,减少人类生存的空间。据世界银行的专家研究表明,劳动力受教育的平均时间每增加1年,国民生产总值就增加9%,如果增加教育投入使劳动者受教育的平均年数增加3年,即可使GNP提高27%;另据世界银行对8个发展中国家调查,由于疾病所造成的经济损失平均相当于其年收入的2.1—6.5%,因此,发展卫生事业减少疾病也可以相应提高GNP。在我国,缺碘人口占地区人口的比例也直接影响地区间人均GNP的差异,一个地区缺碘人口比例越高,其人均GDP越低。可见,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科学、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社会事业发达,国民的体力素质和智力素质相对就高,必将有利于从整体上提高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是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内涵,也是对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内在要求。

五是经济发展质量不高。经济发展的质量如何,直接关系到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实力和市场竞争能力。没有质量就没有数量;经济质量不高的数量和速度,必然是虚假的数量和速度。据“’93中国质量意识高层论坛”提供的资料,在世界上32个人口2000万以上的国家中,1986—1988年按本国货币计算GNP的实际增长,我国除略低于韩国外,高于所有国家;如果根据国际市场价格变动规律来计算有价值的增长率,我国则居第23位。即这一期间我国用1980年本国货币不变价格计算的GDP实际年均增长率为8.73%,而按有价值的增长率计算只有2.5%。日本同期前者为5.1%,后者为8.87%;韩国同期前者为9.07%,后者为11.3%;原联邦德国同期前者为2.67%,后者为4.8%。以产品质量改进速度对有价值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比较,原联邦德国是45%,日本是43%,韩国是20%,而我国则是-249%。经济质量不高不仅反映在产品质量低下,而且反映在原材料、能源消耗过高上。我国每单位GDP所消耗的矿物原料比发达国家高2~4倍,消耗能源是发达国家的3~4倍。建国40多年来我国GDP增长10多倍,而矿产资源消耗量却增长40多倍,出现了经济总量快速增长而效益下降的趋势。如全国工业百元资金利税率,1978年为22.8%,1987年为19.95%,1989年为16.79%,1994年为10.7%。如此粗放型经济增长,不仅很难在国际竞争中取胜,而且也无“可持续发展”可言。

面对上述我国国情和经济发展中的实际,悲观失望是无济于事的,唯一的选择是唤起全民“可持续发展”的意识,“不仅要安排好当前的发展,还要为子孙后代着想,决不能吃祖宗饭,断子孙路,走浪费资源和先污染、后治理的路子”,坚定不移地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脚踏实地地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几点思考

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把“积极推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把提高经济效益作为经济工作的中心”作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方针提了出来。这是在全面分析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现状基础上作出的重要决策,标志着我国经济与社会走向可持续发展道路的重大变化。

经济增长方式的实质,是生产要素的利用和组合方式。古今中外,大体有两种经济增长方式:一种“粗放生产型”;一种是“集约经经营型”。粗放型增长方式是以高投入、高消耗、低产出、低效益为特征的,追求的是发展速度即量的增长,表现为盲目建设,重复生产,设备闲置,资源浪费,质量粗劣,效益低下。这种经济增长方式是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的产物,是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悖的。集约型增长方式是以投入的适度、技术的进步、资源的节约、管理的科学、劳动生产率的提高、环境的改善等为特征的,它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客观要求。

新中国成立40多年来,国家投入巨资进行经济建设,固定资产投资累计达44万亿元,建成大中小项目100多万个,拥有大中小国有企业200多万户,固定资产存量达4万多亿元,已建成庞大的国民经济体系和雄厚的工业基础,我国的经济总量已跃居世界第7位。所以有条件、有可能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加之10多年来的经济体制改革,使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逐步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国内外市场的激烈竞争,要求大幅度提高生产技术水平和产品质量,降低成本,增加产品附加值和市场占有率,这些都迫切需要我们致力于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

首先,要转变经济增长的观念。经济增长是指社会物质财富的增长,其内涵既包括数量的增加,又包括质量和效益的提高。邓小平同志1992年视察南方时提出“发展才是硬道理”的重要思想,就是从数量和质量、速度与效益相统一的基础上作出的论断。因此,必须加速经济增长方式观念的转变,以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为中心,全面考核经济发展的指标,把投入产出率、资金利税率、资源消耗率、资本费用率、劳动生产率等作为考核经济发展的重要尺度。

第二,落实“科教兴国”国策,加大科技进步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粗放型经济增长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科技含量不高,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偏低。据有关资料反映,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贡献的综合性指标——综合要素生产率提高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我国为28.75%,韩国为38.8%,美国为47.7%,日本为55%,德国为55.6%。邓小平同志正是深刻总结了发达国家和新兴工业化国家发展的经验,而作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一科学论断,并发出“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的号召。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必须进一步落实“经济建设依靠科技技术,科学技术面向经济建设”的方针,加大科技投入,加速科技成果转化,把我国现有的科技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运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提高我国科学技术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

第三,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应以产品为工业经济的支撑点,实施精品名牌战略。实施精品名牌战略,对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具特别重要的意义。名牌产品要求质量优良可靠,售后服务周全,社会知名度高,市场竞争力强,市场覆盖面广;名牌是企业员工创造性劳动的结晶,是企业综合素质的标志,是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取胜的法宝。对于一个城市、一个地区乃至一个国家来说,拥有优质名牌产品的多少,是综合经济实力的重要标志,也是在国内外市场上地位和份量和的重要标尺。实施精品名牌战略可以带动产品的开发、技术的进步、科学的管理、市场的营销、员工素质的提高、企业文化的建设等等,这些都是集约生产经营所必要的条件。

第四,致力于经济结构调整,向优化结构要效益。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我国各地区、各城市产业结构趋同,产品结构僵化,企业组织结构分散,难以发挥社会化大生产分工协作的优势。这种计划经济体制下经济结构的惯性至今仍有很大影响,地区之间重复建设、重复引进现象仍相当严重,以至电视机、电冰箱等生产能力闲置1/3以上,吸尘器生产能力闲置则高达80%。由于企业追求小而全、大而全,致使企业集中度低。汽车整车厂就有140个,1994年汽车总产量140万辆,多数厂家年产不足1000辆;而日本目前年产汽车总量达1300万辆,其总产量的80%集中在丰田、日野等5家大型汽车生产厂家。为适应市场经济,促进存量资产和生产要素的流动和重组,必须遵循比较优势的原则,加大结构调整的力度,抓大放小,扶优限劣,推动产业结构、产品结构和企业组织结构优化升级,创造最佳的区域分工效益、资源配置效益和规模经济效益。

第五,加大改革力度,推进传统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排除障碍,解决经济发展中的深层次问题。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10余年来取得了很大成绩,但要实现建立社会主义主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任务还非常艰巨。从微观基础来说,如何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目标,加速企业经营机制的转换,把企业改革同改组、改造和加强管理结合起来;如何通过促进存量资产的流动,对国有企业实行战略性重组,形成一批技术高、规模大、牌子响的大企业或企业集团,同时对中小企业通过改组、联合、兼并、股份合作制、租赁、承包经营和出售等多种形式、实现优化组合,并逐步形成优胜劣汰、兼并破产、减员增效的机制,从而搞好整个国有经济,这是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也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基础性工作。从宏观经济体系来说,必须进一步实行政企分开和政资分开,转变政府职能,改革政府机构,把综合经济部门逐步调整和建设成为具有权威的宏观调控部门,建立起计划、金融、财政之间相互配合和制约,并运用税收、信贷、利率、贴息、价格、折旧等经济政策和手段调控经济运行的机制;把专业经济管理部门逐步改组为不具有政府职能的行业管理组织,或改组为国家授权经营国有资产的机构。就建立市场体系来说,继续深化流通体制改革,建立起主要由市场形成商品价格的机制;培育和规范生产要素市场,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对资源优化配置的基础性作用;制定和完善市场规则,加强市场监督和管理,发挥市场中介的作用,形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此外,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和完善,社会再就业工程的实施,经济立法的健全,都需要通过深化改革,为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架桥铺路。

第六,注重科学管理,提高管理水平。科学技术和科学管理,不仅是搞活搞好企业的两个轮子,也是宏观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两个轮子。微观管理的科学化,即一个企业完善的经营管理、质量管理、成本管理、劳动用工管理,可以做到人尽其才,物尽其用,提高资源的配置水平,提高产品的质量和档次,加快资金周转,降低资源消耗,减少积压和浪费,大大提高经济效益。宏观管理的科学化,也就是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宏观调控的高效化,约束和监督机制的完善化,可以大大提高宏观经济效益,减少甚至避免决策失误造成的巨大损失,减少盲目建设、重复生产造成的大量资源浪费,并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最佳结合,实现可持续发展。因此,向管理要质量,向管理要效益,向管理要生产力,向管理要可持续发展,也应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的题中应有之义。

标签:;  ;  ;  ;  ;  ;  

可持续发展战略与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_经济增长方式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