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传统模式在回收小电量用户的电费时显得特别困难,催收成本也一直是困扰电网企业的一个难题,尤其是当小电量客户位于较偏远的地区时。随着新时代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微信、支付宝等支付方式由于自身快捷简便的特点得到快速的普及,在“互联网+”模式下进行小电量用户的电费回收也成为当前的电费管理手段之一。在这种管理模式下,不仅能减少欠费、催缴等现象的产生,同时还能对小电量用户进行监督和统计,且可以减少偏远地区用户缴费的困难性和复杂性。
关键词:小电量用户;电费发行;电费回收
1小电量用户的定义及可能发生的背景
供电单位是把用户的电量使用情况当作考核标准来对小电量用户进行分类的,并根据用户电费回收的难度来确定该用户是否为小电量用户。例如某省根据该省的实际用电情况,将小电量用户定义为每月用电量大于零小于等于10度电的用户。
小电量用户一般都发生在房屋长期空置、无人居住但电器待机、家用电器功率极小及偏远地区等背景下。第一,流动人口的数量会直接影响到小电量用户数量的增加,随着社会不断的发展和变化,社会流动人口的数量变得越来越多,而他们原居住的地区则长期无人居住,而偶尔用电则会导致小电量的产生。第二,随着人们经济上的富裕,为了改善生活居住条件,并且受到房地产行业的影响,人们在拥有一定资金后会选择购买新房,这也导致了严重的房产空置现象出现。第三,随着智能电表的普及,由于电流扰动和电表灵敏度的影响,在没有用电的情况下也可能会导致小电量的产生[1]。第四,现如今的电费结算广泛应用电能量数据采集系统,这样也减少了过去抄表工由于小电量用户用电量极少而不抄表的现象。第五,一些偏远山区、贫困地区的居民用户的用电量每月本身就特别少。
2小电量用户的用电量分析
图1是某省的小电量用户2017年的用电量情况
从以上数据我们可以看到每月的小电量用户占全月用户占比平均在4.558%左右,电量月平均占比0.026%的数值虽然并不是很大,但这4.558%的用户有可能变成潜在的欠费用户,原因是用电量小,产生的电费也较少,很多用户的缴费意识也比较差,还因为前面提到的小电量用户存在的原因,这部分用户往往没有在系统中留存真实可用的电话号码,导致催费短信无法及时送达,因此就需要业务人员到现场催费,造成催缴成本增加。因此需要利用互联网的管理手段,加强监控分析,管理好这部分小电量用户,利用多种途径的回收手段确保这部分用户的电费回收。
3对小电量用户的管理功能设计
相关人员可以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来对小电量群体展开管理。可以把用电类型、供电单位、用户编号等一些关键的信息纳入到小电量管理体系中,提高对小电量用户重视,这样才能及时处理各类问题。
针对小电量用户可以制定相应的收费政策,例如给小电量用户每月缴费设定一个值,若他们当月所使用的电量小于制定数值时,那么计算出来的电费可以不发行,数据进行保存,目的是为了方便统计当月发生的实际电量,若某月使用的电量超过制定数值时,系统则应该自动统计之前未缴费用并标识清楚进行电费发行。为了减少年终用电量统计的风险,年末最后一次电费不管用户的电量是否达到数据,其都应该统计之前包括当月未缴费用强制发行电费,这样才能减少催缴费用的成本。
4目前已经推广的互联网缴费方式
传统的电费回收方式有电力机构柜台坐收,金融机构柜台代收,非金融机购的便民服务网点的代收,都需要用户到相关的营业厅缴费。从用户角度出发每月电费过低,用户本人会思想麻痹,主动缴费意识淡化,导致欠费的发生,同时也加大了催收成本。
走收,是针对广大的边远地区,用户缴费不方便,有供电单位主动提供上门收费的一种方式,虽然这样可以有效收回电费,但针对小电量用户每月只有几块钱的电费,收缴成本就显得过大。
互联网+模式的缴费方式,这种方式灵活,渠道众多,网银,微信,支付宝,电E宝,掌上电力等,这应该是解决目前小电量用户电费收缴困难的主要渠道,但这有赖于客户要有采用互联网支付的主动意愿,而往往这些小电量用户对这种信息化缴费手段意识薄弱,贫困地区的老人智能手机的应用率又普遍偏低。
供电单位的电费核算和回收效率会直接影响到企业未来的发展,所以对于那些拖欠电费的用户一定要采取相应的措施,这样才能保障供电单位顺利的发展。通过对比不难发现,无论采用哪种方式都需要供电部门通过对小电量用户用电情况的掌握,有针对性的进行积极宣传,制定相应的最合理的催缴方案和计划才能做到低成本高效率的电费回收。
5结束语
互联网支付方式的快速普及加快了电费回收的效率,对于正常电量用户电费回收成本越来越低,对于小电量用户的电费回收成本变化却不大,供电企业接下来应加大互联网支付电费的宣传力度,并加强对小电量用户的管理,如此才能降低供电企业电费回收总体成本,并进一步降低供电企业年末电费回收的压力。
参考文献:
[1]胥超,李英惠,于佰建等.气温及抄表时间对售电量的影响[J].山东电力技术.2017(1):201-203.
[2]寿杰.互联网+模式下小电量用户电费管理的探讨[J].通讯世界,2017(23):186-187.
[3]刘鸣宇.“互联网+”运营模式下小电量用户电费智能统计方法研究[J].电子制作,2018,365(24):25-27.
[4]何灵,何永贵.“互联网+电网”模式下智能CRM模型与营销策略研究[J].华北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3):35-40.
[5]郑尚龙."互联网+"技术在电力智能配网运维系统中应用[J].建材与装饰,2019(17).
论文作者:程可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2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8
标签:电量论文; 电费论文; 用户论文; 互联网论文; 用电量论文; 成本论文; 方式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2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