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财经类法学应用人才培养途径探索论文

创新财经类法学应用人才培养途径探索论文

创新财经类法学应用人才培养途径探索

刘南阳

河南警察学院,河南 郑州 450000

摘 要 :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高等院校的数量和模式也在进一步增多,逐渐成为了大众化教育。高等院校是为社会输送大量人才的地方,因此就需要培养应用型人才,才能符合社会的发展需求,促进社会的高速发展。本文针对创新财经类法学应用人才培养途径进行分析。

关键词 :财经类法学;应用人才培养

随着高等教育向大众化教育的演变,高等院校的教育更要立足于实际,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在教育中突出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才能体现高等院校大众化的需求,从而提高教育的质量和效益。

一、我国财经类法学应用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培养目标不够明确

现阶段,虽然很多高等院校将教学目标已经转变为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方向,但是培养目标还不够明确,学术教育与职业教育存在着很大的差距。在实际教学中,实践教学环节比较少,学生的专业理论知识虽然很丰富,但是却不会灵活运用。在人才培养目标上重视理论型人才,忽略实践技能人才培养。教学内容上重视科学教育,轻视技术教育。教学方法上强调全面的理论教育,忽略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科学研究上重视理论研究,忽视应用技术研究。

(二)课程设置不够合理

作为高等院校毕业的法学专业人才,不仅要具备丰富的专业基础知识,还要拥有丰富的实践操作能力和职业道德。然而很多高等院校在教学中,过于注重学生专业知识理论的教学,学生的文化课程、实践课程、职业道德、职业规划等严重缺失,导致学生无法适应将来的社会工作。

孩子对父母和自己的亲密关系不满意,所以会逆反,比如父母要他好好读书,越说他越不读。只有和孩子结成彼此非常信赖的共情关系,父母的引导才会顺利地实现。父母和孩子的亲密关系是条隐蔽的信息链,虽是潜在的,却是重要的。比如你在公司和老板说话,表面上是在和老板汇报相应工作,实际上你内心是在期待老板对你的态度、对你关注的方式。

(三)教学方法过于单一

现阶段很多高等院校的教师仍旧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导致课堂教学氛围死气沉沉,学生学习兴趣低下,更无法积极自主地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教师只是单纯的为学生讲述理论知识,让学生采用死记硬背的方式进行记忆,完全是为了考试。考核评价方式也是单纯的采用闭卷考试和课堂出勤率结合,不利于学生主动学习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

(四)缺乏双师型师资队伍

在很多高等院校中,部分专业教师虽然拥有丰富的教学经验,然而无法紧跟时代发展的潮流和步伐,认识不到实践教学的重要性。部分教师虽然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新颖,但是缺乏丰富的教学经验,显得心有余而力不足,教学效果比较差。

二、财经类法学应用人才培养途径

(一)明确教学目标

式中:M是与开关d在同一个环网中的所有开关集合。小部分粒子按规则一进行更新,大部分粒子按规则二进行更新,保证粒子多样性的同时使其跳离局部最优确保粒子快速地收敛,提高算法搜索效率。

随着高等院校朝着大众化发展方向发展,受教育者和社会对高等院校的要求也逐渐趋于多元化和复杂化,对人才的认识和评价标准趋向多样化。它的发展必然也要求高等院校的办学理念、办学形式逐渐趋向多元化,重视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促使学生的全面发展。财经类法学专业的基础课程包括哲学、文学、政治学、管理学、社会学、数学等,专业课程包括法理学、宪法学、中国法制史、刑法学、知识产权、经济法学等等。在实际教学中,要让学生通过相关法学专业课程的学习,能够找准将来的发展定位,掌握我国的法律基本体系和构架,为学生将来的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高等院校培养应用型人才,是为了不断适应我国经济结构的变化,满足高等院校大众化的需求。高等院校在开展教学过程中,就要不断明确教学目标,要结合我国的基本国情,结合社会就业情况,结合学生的学习特点和能力,结合院校的教学水平,制定一套应用型财经类法学人才的培养模式。还要不断转变教师的人才培养思想观念,能够紧紧结合实际情况,促使学生具有丰富的专业基础知识,高超的实践技能,高素质的法律专业职业道德以及创新思维等。

(二)完善课程体系

二是从中央与地方、部门之间利益关系的角度对政策冲突进行分析。一些学者认为政策冲突是由于中央与地方之间或各部门之间受到权力、利益的驱使,“争夺对分工并不明确的某项工作的管辖权”。在中央向地方分权的过程中,一旦缺乏有效的制度机制或法律体系来规范地方政府的行为,就会导致“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地方保护主义等政策利益博弈行为愈演愈烈。

(三)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

在今后的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积极转变自身的教学模式和教学观念,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展开教学。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注重课堂上的互动交流,促使学生积极自主地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此外教师还要多开展各种实践教学环节,来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积极运用各种案例展开教学。教师可以将借鉴国内外先进的教学方法来开展教学,教师可以引用当前比较经典的案例,尤其是社会高度关注的问题,借助实际教学内容来吸引学生的关注度,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使学生能够灵活运用自身所学的基础知识来解决实际生活中存在的问题。

(四)加强双师型师资队伍的建设

要培养财经类法学应用,首先需要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要求每一位教师都要认识到自身的责任和职责,全面投入到实践教学当中,重视应用型人才的培养。首先要不断调动教师的工作热情,促使教师积极转变自身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模式。其次要鼓励专业教师积极投身于学习培训中,丰富自身的专业知识和教学经验,多去企业或者其他高校学习,提高自身的教学能力。最后还要聘用一些具有丰富理论知识和工作经验的管理人员担任指导教师,为学生的实践实习活动进行指导。

三、结语

综上所述,在进行的财经类法学应用型人才培养过程中,就要不断进行创新,完善教学方法,明确教学目标,完善课程体系,建立双师型师资队伍,做好对学生的评价指导,才能促使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 范成博,付麟,陈一骅.创新财经类法学应用人才培养途径[J].宿州教育学院学报,2018(1):78-80,102.

[2] 邵燕.财经类院校应用型法学本科教育人才培养模式与途径研究[J].法制与社会,2016(12):236-237.

[3] 王梅生,杨冬梅.创新财经类法学应用人才培养途径探索[J].中外企业家,2017(12):205-206.

中图分类号 :G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4379-(2019)04-0294-01

作者简介 :刘南阳(1996-),男,汉族,河南商丘人,河南警察学院,本科生,研究方向:法学。

标签:;  ;  ;  

创新财经类法学应用人才培养途径探索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