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组织与知识管理概念的比较_知识管理工具论文

知识组织与知识管理概念的比较_知识管理工具论文

知识组织与知识管理之概念比较,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知识管理论文,概念论文,组织论文,知识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知识是“人们在社会实践中积累起来的经验”[1],属认识的范畴。但是知识不能单从 经验中来,爱因斯坦深刻地指出:知识只能通过将智力创造同所观察到的事实相比较而获得 。因此,知识是对信息的积累、推理、验证,从中得出系统化的规律、概念或经验,是人类 改造世界言行的结晶。

知识组织是指对知识客体进行诸如整理、加工、引导、揭示、控制等一系列组织化过程及 其方法。Lotus认为,知识管理是系统地平衡信息和专门知识,以提高组织的创新能力、反 应能力和生产率[2]。知识组织与知识管理的异同如下:

(1)两者概念形成的时间不同。1929年,英国著名分类法专家布利斯就曾使用过“知识组织 ”这一概念,以后在图书情报界长期作为研究课题加以研究,但这些研究在情报检索语言以 外的领域并不系统。知识管理的概念则产生于20世纪90年代初,早期是作为对业已失败的全 面质量管理(TQM)和业务流程重组(BRP)的补救措施而提出的。

(2)两者形成的领域不同。知识组织的概念形成于图书馆界,知识管理的概念形成于管理学 领域,因此,前者带着胎生的,以文献组织、加工、开发为核心的烙印,研究视野不够宽, 后 者更多地融入了管理学、系统论、信息论等理论,带有强烈的创新态势。

(3)两者研究的对象不同。知识组织的研究对象是知识的表达与组织和现代技术的统一体, 知识管理的研究对象是人和各种信息载体及工具的统一体,是建立在高度发达的信息技术和 规范的人力资源管理基础之上的。

(4)两者在知识管理和知识发现的侧重面不同。两者都是用一定的方法将知识因子和知识关 联揭示出来,以便于用户理解和接受。前者更注重于为实现主观知识客观化和客观知识主观 化而对知识客体进行的一系列组织化过程和方法,主要研究的是知识的整理、加工、揭示、 控制、导航等。后者除了对知识进行该类管理外,还进行着知识发现,主要目标是采用有效 的算法,从大量现有的或历史知识集中发现并找出最初未知、但最终可理解的有用知识,并 力争用简明的方式显示出来,从而进一步致力于知识的创新与传播,并将其体现在服务系统 中 。

(5)两者在研究策略方面有所不同。在研究策略方面,知识组织的目标是知识的社会化,是 将个体化、有序化的客观知识再次进行组织,这是一种客观知识主观化过程中的知识组织, 从而力争达到更广范围地在全社会中的知识共享的目的。知识管理则在前者的基础上,加强 了人格化策略的研究,它将知识与管理的开发者和用户紧密地联结在一起,通过直接的面对 面(包括人-机界面)的接触来实现知识的共享,其最高境界是一种人性化的、自然的管理方 式。

(6)两者在知识管理要素方面不同。在两者管理要素中,知识组织主要是知识共享要素,属于“组织的知识管理范畴”,知识管理则还具有知识创新的要素,属于“科学的知识管理” 范畴。

(7)两者的体系框架不同。在两者的体系框架中,知识组织是建立在信息技术系统和学习型 组织之上的,并形成知识系统,达到满足社会与用户需求的目的。知识管理则具有基本相同 的 体系框架,其中最主要的区别是通过创新后的满足需求的目的。

结论:知识组织着眼于知识的整序、组织等活动,其核心是知识控制;知识管理着眼于生 存环境的变化,其核心是知识创新。

标签:;  

知识组织与知识管理概念的比较_知识管理工具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