腮腺手术切除术中两种解剖方式对面神经功能的影响论文_张路赢

张路赢 湖北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 430000

【摘 要】目的:探析腮腺手术切除术中,应用不同解剖方式,对患者面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择取本院在2013 年10月-2015 年10 月期间收治的腮腺良性腺瘤患者100 例,按照患者入院时间,将患者随机划分为逆行解剖组与顺行解剖组,每组各50 例。对顺行解剖组患者行经面神经总干顺行解剖术式,对逆行解剖组患者行经下颌缘支逆行解剖术式,对比两组患者的面神经功能损伤发生率、面神经功能恢复时间。结果:顺行解剖组患者的面神经功能损伤发生率、面神经功能恢复时间均优于逆行解剖组患者,数据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本次实验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结论:对腮腺良性腺瘤患者行腮腺手术切除术时,采取经面神经总干顺行解剖术式,可以有效降低患者面神经损伤发生率,提高患者面神经恢复效率,治疗价值十分显著,值得临床应用及推广。

【关键词】腮腺手术切除术;解剖方式;面神经功能【中图分类号】R47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0867(2015)-08-031-01

面神经的主要组分为副交感神经纤维、运动神经以及感觉神经,负责泪腺分泌、下颌下腺分泌、舌下腺分泌以及面部肌肉运动、舌体味觉。从解剖位置而言,面神经、腮腺均具有较强的特殊性,在对腮腺良性腺瘤患者行切除术时,极易损伤患者的面神经,进而导致患者面神经功能不全[1]。本院为探究腮腺手术切除术中,不同解剖方式对患者面神经功能的影响。对腮腺良性腺瘤患者行两种解剖术式,并取得了较好的实验结果,现进行如下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择取本院在2013 年10 月-2015 年10 月期间收治的腮腺良性腺瘤患者100 例,对患者进行临床检测,确保患者首次接受手术,且面神经功能正常。病理表现为18 例其他良性肿瘤,32 例腺淋巴瘤、50 例多形性腺瘤。发病区域为42 例耳前区,58 例为耳垂下。按照患者入院时间,将患者随机划分为逆行解剖组与顺行解剖组,每组各50 例。其中,顺行解剖有19例为女性患者,31 例为男性患者,年龄范围在15 岁-67 岁之间,平均值为(44.3±5.6)岁,肿瘤直径为8 例>4cm、11 例介于2cm-4cm 之间,21 例<2cm;逆行解剖组有20 例为女性患者,30 例为男性患者,年龄范围在17 岁-66 岁之间,平均值为(44.2±5.7)岁,肿瘤直径为7 例>4cm、13 例介于2cm-4cm之间,20 例<2cm。对比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解剖方式对顺行解剖组患者行经面神经总干顺行解剖术式,对逆行解剖组患者行经下颌缘支逆行解剖术式,详情见讨论。

1.3 观察指标观察并对比两组患者面部神经损伤情况,即颞支、颧支、颊支、下颌缘支以及面神经总干损伤情况,并对术后患者进行跟踪调查,记录并对比两组患者面神经功能恢复时间。

1.4 统计学方法以SPSS19.0 统计学软件分析腮腺手术切除术不同解剖方式对患者面神经功能的影响数据,以均数±标准差( x ±s)表示计量资料,以T 检验;以%表示计数资料,以χ2 检验,若P<0.05,则表明两组数据比较具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

2 结果顺行解剖组患者的面神经功能损伤发生率、面神经功能恢复时间均优于逆行解剖组患者,数据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如表1 与表2:

3 讨论

本次实验结果与曹钟义、钱永、张绚等人[2]的研究结果具有良好的一致性,即对腮腺良性腺瘤患者行经面神经总干顺行解剖术式,相对比经下颌缘支逆行解剖术式而言,可以有效降低患者面神经损伤概率,提高患者面神经功能的保全度。除此之外,顺行解剖组患者在术后三个月,损伤的面神经功能完全复原,时间数据显著优于逆行解剖组患者(P<0.05)。本次实验中,对逆行解剖组患者行经下颌缘支逆行解剖术式:首先,消毒与铺巾;其次,以手术刀,按照s 型切开患者的皮肤、皮下组织与颈阔肌,将患者腮腺区的肌皮瓣翻起并暴露于患者的腮腺前沿处;再次,由于患者的下颌缘支走向与患者下颌骨下缘平行,且处于患者的咬肌表面,因此,医师可以参考患者的下颌角,观察患者的咬肌表面与腮腺前下缘的相交区域,找寻患者的下颌缘支,然后对其进行有效分离;又次,分离患者的下颌缘支后,以横切方式,切除患者的腮腺浅叶,将患者的面神经颈面干充分暴露出来,并顺沿其找寻患者的面神经总干,继而找寻患者的颞面干与分支。

对顺行解剖组患者行经面神经总干顺行解剖术式:首先,消毒与铺巾;其次,以手术刀,按照N 型切开患者的皮肤、皮下组织与颈阔肌,将患者腮腺区的肌皮瓣翻起并使其充分暴露;再次,参考患者肿瘤直径,以上下两个方向延长切口,顺沿患者胸锁乳突肌的前缘区域,对腮腺进行分离处理,直至患者的乳突尖[3],继而向上,直至患者的外耳道软骨,对患者的腮腺行钝性分离处理;又次,在患者的乳突尖稍前区域,切深1cm,对患者的腮腺进行钝性分离;又次,找寻患者的面神经总干,顺沿患者面神经总干,寻找患者的面神经劲面干、面神经颞面干;最后,参考患者的肿瘤部位,对相关面神经分支进行有效解剖处理。

结语:对腮腺良性腺瘤患者行腮腺手术切除术时,采取经面神经总干顺行解剖术式,可以有效降低患者面神经损伤发生率,提高患者面神经恢复效率,治疗价值十分显著,值得临床应用及推广。

参考文献[1]刘洪,李超,樊晋川等.腮腺手术切除术中两种解剖方式对面神经功能的影响[J].中国肿瘤临床,2014,01(17):1120-1124.[2]曹钟义,钱永,张绚等.腮腺手术中面神经解剖术式与面神经功能损伤的临床研究[J].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2012,28(05):630-632.[3]李志.腮腺切除术与术后面瘫的关系[J].中国现代医生,2010,48(15):143-144.

论文作者:张路赢

论文发表刊物:《系统医学》2015年第1卷第8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1/18

标签:;  ;  ;  ;  ;  ;  ;  ;  

腮腺手术切除术中两种解剖方式对面神经功能的影响论文_张路赢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