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围手术期疼痛管理现状论文_李彬彬

(岳阳市一人民医院骨关节科 湖南岳阳 414000)

摘要:目的 观察分析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围手术期疼痛管理的护理现状。方法 研究选取在本院2015年7月至2018年6月接收的98例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患者,随机分观察组49例(实施疼痛管理措施)、对照组49例(常规护理方法)。比较两组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患者各项术后情况。结果 对照组在术后1d的VAS评分数据及不良反应发生率上均劣于观察组(P<0.05),而对照组与观察组在术后3d及7d的VAS评分数据上基本无差异(P>0.05)。结论 实施疼痛管理措施可有效改善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患者的生活质量水平,降低术后疼痛感,疗效较佳。

关键词:疼痛管理;围手术期;全膝关节;人工置换术

前言:膝关节中若出现关节病变情况,对患者身心健康有严重影响,临床治疗该病多应用人工膝关节置换手术进行诊治,但该术式术后创伤大[1],多需辅以相应有效的护理措施进行治疗,本文研究分析了围手术期疼痛管理措施在该病护理中的具体效果,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定本院2015年7月至2018年6月接收的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患者,合计98例。随机分为两组,一组为实施疼痛管理措施的观察组(49例),另一组为应用常规护理方法的对照组(49例)。年龄上,观察组患者39-74岁,平均年龄为(57.79±5.25)岁,对照组患者40-76岁,平均年龄为(58.81±6.19)岁;性别上,观察组男35例,女14例,对照组男37例,女12例;将以上资料进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纳入排除标准

1.2.1 纳入标准

①临床诊治判定纳入98例患者均符合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病况。②意识清晰且无严重脏器功能问题。

1.2.2 排除标准

①未经本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者。②精神疾病,存在沟通障碍者。

1.3 方法

1.3.1对照组方法

常规护理方法。主要包括日常用药指导、饮食指导、生命体征监测等护理内容,此外医护人员需根据患者个人情况予以相应镇疼药物治疗。

1.3.2观察组方法

疼痛管理措施。主要分为三个步骤,内容如下:⑴组织形式,包括医护人员成立疼痛管理小组、制定相应的疼痛管理计划等;⑵培训内容,根据年资层次不同的医护人员的个人护理能力予以相应培训措施,包括培训对患者病理生理内容、疼痛的影响因素、常见原因及相关概念等,且需培训非甾体类药物或镇痛药的各种用药途径、用药剂量、拮抗反应及相关禁忌等。此外每月月末需组织医护人员参加疼痛控制管理的交流会,交流、讨论、总结本月所得,以便下月更好地为患者服务;⑶实施流程,依照患者具体病况予以相应围手术期疼痛管理方案且需对患者个人疼痛情况进行相应测评,了解其对于自身疾病的认知程度,再展开相应疼痛健康教育指导。后医护人员需按职责分工在患者围手术期护理过程中应用疼痛干预措施,包括减少患者日常康复训练时的躯体疼痛、嘱咐患者按时服用镇痛药物,可一定程度上提升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此过程中可参照VAS评分标准评测其患者疼痛问题,若评分小于等于四分时,可予以患者理疗、音乐疗法、活动肢体、体位改变及冷敷等常规治疗方法缓解疼痛[2],若评分大于四分时,需通知医生且予以相应镇痛药物进行治疗。

1.4 观察指标

观察记录两组术后1d、3d及7d的VAS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各项数据。其中VAS评分标准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进行疼痛评测,应用十分制,分数越低表明患者疼痛情况越轻。

1.5统计学处理

数据处理使用SPSS 21.0软件,计数资料上,两组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用“%”表示(x2验算);计量资料上,两组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患者术后VAS评分情况用“均数±标准差”的方式表示(t验算);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比较两组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患者术后VAS评分情况

疼痛管理结束后观察组在术后1d的VAS评分数据上优于对照组(P<0.05),而在术后3d及7d的两组VAS评分对比上差异不大,无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1所示。

表1.对比两组术后1d、3d及7d的VAS评分(单位:分)

2.2比较两组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患者的不良反应情况

疼痛管理结束后对照组嗜睡及头晕各2例,恶心3例,尿潴留6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6.53%,观察组头晕2例,恶心1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12%,观察组数据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较大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疼痛是伴随相应组织损伤且使人感觉不适的一种主观感受,大多数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患者对疼痛治疗知识了解程度不高,且对术后疼痛心理准备不充分,自身常处于焦虑、紧张的状态,易出现内分泌紊乱情况,导致抗镇痛物质及致痛物质增加且降低患者内源性抑痛物质,引发更为强烈的疼痛敏感[3]。大量临床资料表明术后疼痛控制程度不高会导致患者护理满意度下降、增加心理负面情况、延长康复时间、提高住院费用,且对术后并发症及患者身心健康均有一定影响。因此采用有效、科学的护理措施较为重要,疼痛管理措施可在手术开始前对患者进行针对性健康指导,帮助患者了解自身疾病相关注意事项且对其自身掌握疼痛能力有所增强,围手术期护理后还可对患者术后疼痛程度有所缓解,可间接提升其生活质量及治疗依从性,该疼痛管理内容主要有三大优点:①患者有更多时间与护理人员交流,了解自身疾病最新控制措施及后续治疗手段;②增进医护关系,提升患者行为依从性;③在界定疼痛程度后,患者可根据自身疼痛程度予以相应干预措施,减少药物镇痛的依赖性[4]。总体上,疗效较佳。如上文结果所示,观察组术后1d的VAS评分为(4.11±2.19)分,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12%,两项数据均优于对照组且差异较大(P<0.05)。通过以上对比亦可证明疼痛管理措施的疗效较常规治疗效果更佳。

综上所述,在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患者的治疗过程中应用疼痛管理措施,可有效缩短患者康复时长,改善患者术后疼痛问题,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杨礼庆,马超,杜帅等.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围手术期疼痛管理现状[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17,25(3):247-250.

[2]吴湘萍,陈晓东.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围手术期护理研究[J].中华全科医学,2016,14(12):2123-2125.

[3]黄式环,林少虹,卢琼芳等.全程疼痛管理对人工膝关节置换术术后患者疼痛及膝关节功能恢复的观察[J].现代临床护理,2013,12(9):49-52.

[4]阮小燕,卢耀甲,桑学涵等.快速康复外科在人工膝关节置换术围术期管理中的应用[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6,20(22):97-99,103.

论文作者:李彬彬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8年2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20

标签:;  ;  ;  ;  ;  ;  ;  ;  

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围手术期疼痛管理现状论文_李彬彬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